中国文化概论考研复习资料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2024265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考研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中国文化概论考研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中国文化概论考研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中国文化概论考研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中国文化概论考研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考研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考研复习资料(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课程教学教 案 200 200 学年 第 1 学期 课 程 名 称 中国传统文化 课 程 性 质 必修课 教 材 名 称 中国文化 适用专业(方向) 汉语言B 学 生 类 别 外招生 开 课 单 位 华文学院对外汉语系文学与文化教研室授 课 教 师 职 称 讲师 暨南大学教务处 制二00 年 月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授课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1次课) “文化”、“中国文化”界说;中国文化的地理基础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 基本内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大纲导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 为什么会有中国传统文化第一节:中国地理特

2、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二节: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三节: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中国的语言文学艺术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说;中国古代绘画;中国传统戏曲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之道:中国古代的思想和宗教中国古代思想和宗教孔子和儒家中国古代思想和宗教道家和道教中国古代思想和宗教佛教在中国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文化中国传统的历法;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中医;中国的功夫;中国饮食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诗意化、道德化、亲情化考试平时成绩:考勤10%+小作业20%+课堂表现10%=40%考试:闭卷考试60%导言:

3、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什么是“文化”?1、古人:文纹理、修养。化:教化。文化:以文教化2、文化含义:人化,人类化,人化自然:文化最初来自于对英语“culture”的翻译。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物质、精神)文化体系的构成(四层说)物态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艺术文化均属物态文化层,展示的是中国传统物态文化。 制度文化:如家族制度、婚姻制度、官吏制度、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伦理道德。 行为文化: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文学艺术等,如书籍、绘画、书法、雕塑。 2、狭义的文化:即心态文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

4、成果(精神)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化一般来说,从1840年前后中国文化遭遇欧美文化开始,中国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转变成为现代文化。当今存在的中国文化是一种追求现代化的文化。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被西方文化割裂了,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根基。有学者却认为中国现代文化中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子,也有现代文化的创新。不管如何,中国传统文化都成为一种文化遗产,对中国、对世界都有启发作用,值得学习和研究。一般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有: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第一章 为什么会有中国传统文化第一节:中国地理特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中国地理特征:(一)、疆域、政区(1

5、)疆域: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2)政区:现代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二)民族、人口(1)民族: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总称。华夏族指汉族。(2)人口:特点是分布不均衡,人口迁移频繁。(三)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地形成三级分布。西为高原、沙漠。东为平原,这里是中国主要的农业区。西藏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是中国的第二个阶梯;中国的东部平原(四)气候北方:大陆性气候为主四季分明:适合农业生产小麦;南方:亚热带气候:水稻二、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1、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应农业生产,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的。农业文化的一些特点:在思维方式方面,农业文化重实用,重经

6、验,追求稳定、务实的生活方式。在社会生活方面,农业文化重视以家族为核心的宗族观念,进而追求一种人们之间和谐的道德。在宗教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显示出实用性的特点,而且很大程度上宗教要和道德观念结合在一起。2、地理障碍使得中国文化占有绝对统治地位中国北边是寒冷地带,西北是沙漠,西南是高原、高山,东面和东南是大海,这些在古代都是地理障碍。一方面它使得中国古代文化在区域中不会遇到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化比较封闭、保守。重点:什么是中国文化?2、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难点:1、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教学手段与方法:课堂讲授。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1、文化包括

7、几个方面?2、什么是中国文化呢?3、中国的陆地面积有 万平方公里,有 个民族。4、中国的地形分为 级,西 东 ,其中农业区主要位于东部的 。5、中国的地理对中国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辅助教材: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中国文化常识,任启亮,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中国历史常识,王恺,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中国地理常识,焦华富,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中国文化概况 课程授课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

8、部分): 基本内容:第二节: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中国古代经济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体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主要强调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和生活。农耕自然经济也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东周以后至清代,基本上都是每个家庭内,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二、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和变化1、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及其重心转移早在四五千年前,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是黄河中游地域。处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河南)和龙山文化(湖北)遗址,表明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从仰韶遗址和龙山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足以证明这一点

9、。(农作物,农具等) :石镰和蚌镰(龙山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的稻谷,其农业生产技术,远比河南仰韶文化的农业技术水平要高。距今两千多年前,春秋时代到汉代,铁制农具出现,标志着农业的巨大发展。隋代(581-618)、唐代(618-907)以后,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心开始从黄河中下游向长江中下游、江南地区转移。长江中下游区域迅速成为粮食、布帛的主要供应地。而西北地区则成为重要的军事区域,所以“东南财赋”与“西北兵甲”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和融合虽然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但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却一直和北方的游牧文明对峙。互相之间

10、有冲突、战争,也有交流和融合。在中国的古代王朝中,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386581),后世的元朝(1271-1368),清朝(1644-1910)都是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现在的中华民族也是历史上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不同民族融合的产物。三、农耕自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1中国传统文化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但是也包括了其他的一些经济成分,比如手工业:制陶,雕刻玉石,玛瑙,象牙等手工艺制作活动 ,比如家畜养殖业等等。2、农耕自然经济和商业(1)中国的商业发展早熟但是不成熟早熟: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就有了商业的发展。商人就是从这个朝代的历史中得来。商人在中国出现的很早,“商”朝灭亡之后,

11、那些亡国的人,就开始从事了商业;但是商人的地位是被人们看不起的。不成熟:不成熟是指中国农耕经济受多元化结构的影响,始终未能走上成熟的阶段。 统治者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压制。重农抑商,历代皇帝都控制商业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商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等,是对他们社会地位的一种歧视。(2)在对外贸易中,也是一种内敛型的海洋贸易(内敛即收拢,而非开放)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船队满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到外国后,都是把这些特产“赐”给当地的国王,同时接受该国的所谓“贡品”,比如象牙、香料、珊瑚、珠宝等特产,并不计较经济得失,属于一种“货换货,二头乐”的友好交往,其政治上互相往来的意义远比经济上的意义重大。自

12、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受朝廷派遣,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友好和平交流。四、中国农耕自然经济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农耕文明,追求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动,只要付出就有收获,所以人们只要不离开故土,那么就把自己的传统传承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这就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几千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2、农耕经济的早熟性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农耕文明一开始出现就在世界文明史中取得独特的地位,但是由于自身的发展一直处在对过去的重复之中,所以对改变现状,传统文化持有一种保守的态度,所以稳重有余,灵活不足,开放不足,保守有余。3、农耕经济的实用性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农耕文明追求的实用的,不劳不食,“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宋道元景德传灯录)所以对宗教、神灵以实用为取舍、崇拜的标准。只要是能为自己所用的,对自己有利的,就可以接受,比如中国的佛教既有儒道文化的成分,又有外来佛教文化的痕迹。重点:1、中国农耕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在唐代之后又扩展到长江流域。2、中国传统经济主要特点。3、古代中国传统经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难点:1、古代中国传统经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教学手段与方法:课堂讲授。思考题、讨论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