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设计1 川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024238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设计1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设计1 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设计1 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设计1 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设计1 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设计1 川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制定的条件和基本内容。2、识记过渡时期的概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1954年宪法的制定。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及其历史意义;“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及其重大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一化三改”的关系和三大改造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中国人民全力投入和支持工业化建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

2、通过对重工业在“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中突出地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认识国情的教育。2教学方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探究教学法。3重点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难点:对1954年宪法的性质的认识。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活

3、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我国通过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注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又称三大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式进行;1956年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又称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1、计

4、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如钢铁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与此同

5、时,还建立了新的工业部门(如飞机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到1956年,我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此处的几个第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鞍山大型轧钢厂、我国建造的喷气式飞机图片,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加深学生的印象。交通运输业的巨大成就。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课件一定要有动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一方面复习刚刚学过的工业建设成就,同时学习交通建设主要成就。A1957年,武汉长

6、江大桥建成,毛泽东称之为“一桥飞架南北,大堑变通途”,它形象地描述了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B“一五”期间,我国共建成30多条铁路,还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一五”期间,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以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同时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

7、么?(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3、宪法的性质: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4、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三、三大改造1、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

8、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3、“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私”指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4、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5、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活动3

9、【活动】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从新中国成立到“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转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一个长期落后的古老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和更多的问题。此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进行奋斗,开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