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022621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通过的文件、大会的内容及意义。 (2)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知道大会召开的时间、决定的内容、提出的方针。 (3)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及意义。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理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高从事实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学习,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重点难点: 重点: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

2、制度的建立。 难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民族习惯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深爱自己的祖国但他并不被韩王所重视,而秦王却为了得到韩非,出兵攻打韩国。韩非入秦后陈书秦王“弱秦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韩非因弹劾上卿姚贾,而招致姚贾报复,遂入狱。后李斯入狱毒之。韩非人虽死,但是其法家思想却被秦王赢政所重用,奉韩非子为秦国治国经要,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韩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韩非的思想影响了秦国。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讲授新课:

3、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那么人民当家做主应该采用什么形式呢? 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我们应该寻找一种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形式来治理国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54年期间,在地方召开各级人民代表会议作为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渡的民主形式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展示图片: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形成。大会通过了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被称为母法,规定一切法律必须遵守宪法,不得违宪,否则没有法律效力 大

4、会的主要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经毛泽东提名,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大会召开的意义: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 2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先阅读课本28页小字部分,简单了解宪法的一些内容。 (2)宪法的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下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

5、来,我国实施过四部宪法,现行宪法为第四部。 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政治协商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从这时起至1954年期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权力机关的职能。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新中国成立了最高权力机关。在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的情况下,政治协商会议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小字内容。 教师归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发生了变化,虽然它不再代行权力机关的职能,但它作为统一战

6、线组织仍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政治协商会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主要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对社会主义建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新阶段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中国共产党是

7、执政党,其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规定的参政权。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体现了其他党派的参政、议政的职能,既不同于某些国家的多党制,也不同于某些国家的一党制,符合中国的国情,适合中国的发展,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原因 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合多分少。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融汇成了中华民族,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依赖的政治认同。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0页的内容。 教师总结: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

9、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地区依法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教师归纳: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5个。除内蒙古自治区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相继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西藏自治区于1965年成立。除5个省级自治区外,全国还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了l00多个自治县(旗),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3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

10、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小结: 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出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板书设计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2)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目的 (2)意义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