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单元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022403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单元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单元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单元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单元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单元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单元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单元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了解佛教的产生与传播。本课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大河流域孕育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曙光,鉴于篇幅限制和知识的空间与时间跨度极大,所以只能展现了每个文明古国最有价值的闪光点或鲜明的突出点。例如“神奇的金字塔”一目主要讲述埃及的统一和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一目主要讲述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实质;“种姓的国度”一目则讲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产生和传播。二、学生分析本课内容生动有趣,特别说到金字塔问题,学生

2、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望都会很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创新、合作精神。因此,在讲述“金字塔”时,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课前指导学生分组进行专题探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提供一些精彩的视频资料即可。学生较难理解的是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与实质和佛教的教义。优秀生则容易用死记硬背来完成这两部分学习,但遗忘很快,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则可能会把它弃之不顾。其实,例如释讲汉谟拉比法典时,可以创设情景,通过如“请你当法官”的现场活动,逐步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至于“种姓制度”,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只是文字容易记错。教师要结合四个等级的含义让学生在理解中进行记忆。三、教

3、学目标分析(一)基本知识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主张“众生平等”,后来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汉朝时传入中国。(二)能力与方法从世界地图中找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的地理位置,了解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与古代文明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理解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贵族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历史见

4、证。通过了解佛教的教义,分析佛教教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埃及的金字塔,认识到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人民的历史见证。金字塔高超的建筑技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分析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认识到它们都是奴隶主奴役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一)重点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都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古印度奴隶社会的鲜明特点:种姓制度。(二)难点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实质。理解佛教的教义,并分析佛教教义的

5、进步性和局限性。(三)教学方式利用形象思维刺激法,让学生感受直观的形象刺激,来诱导学生思维深层次地分析问题。例如通过flash的活动世界地图,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然地理环境与亚非文明的内在联系。采用自主学习课堂模式,通过学生自主探究金字塔之谜,把个人思考探索与开展同伴合作相结合,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感悟教学法使学生自主地进入角色,如通过“让你当法官”的活动中,使学生从活动中自我判断和实际判决产生的差异,来真切感受并悟出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特点和实质。在诱思探究理论的指导下,采用讨论法来让学生分析佛教教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四)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

6、进行教学,课件中设计flash活动世界地图、介绍胡夫金字塔的视频、互动式活动选择题等丰富内容。并准备实物投影仪,以供学生自主介绍金字塔专题探究时用。五、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组织学生探究神秘的金字塔之谜,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分组进行专题探究:第一组,探究金字塔的建筑之谜;第二组,探究金字塔与天文数学的惊人巧合之谜;第三组,探究金字塔与物理化学相关的神秘力量之谜;第四组,探究木乃伊制作之谜。要求:由组长统一分工安排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历史小报每组在上课时必须上交一份本专题探究成果的手抄报,并推荐一位解说员在课上进行展示和讲解。在分工合作之中,必须做到人人参与,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二)导入设计教

7、学导语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大河流域孕育了人类社会早期的文明,先后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四大文明古国相继形成。到底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四个呢?它们的地理位置大概是今天的哪个地区呢?它们又各有什么最有价值的闪光点或鲜明的突出点呢?好,现在让我们来进入历史时空,一起学习和探究这些内容吧。(三)教学结构1找寻四大文明古国(采用层层设问法来完成教学)1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那么谁能说出其它的三个文明古国呢?学生: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注意提醒学生由于当时版块和今天有一定区别,所以不要漏掉在其前面加上“古”字)2这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大概是在今天的哪几个地区呢?现在屏幕上有一

8、幅用flash做的活动世界地图,哪位同学能上台在图中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呢?鼓励学生上台操作,找出四大文明古国。(点击中正确位置的,该版块会变色并突出,同时出现该地方的主要大河及其流向。)学生操作完毕后,要及时加以表扬,并使学生知道:古埃及埃及,古印度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古巴比伦伊拉克。3大家经过观察会发现,这四大文明古国在地理位置上都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都有一些大河流过古中国:黄河和长江; 古埃及:尼罗河; 古印度:恒河和印度河; 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4你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巧合吗?为什么?学生:不是巧合。因为在大河流域附近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2神奇的金字塔1埃及奴

9、隶制国家的统一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是尼罗河孕育的成果。当时的埃及大概有四十个小国,之间经常爆发兼并战争,最后形成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独立王国。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征服了下埃及,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美尼斯成为埃及的第一任法老。说起古埃及,大家会马上联想到什么景物呢?学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2金字塔古埃及最著名的历史遗产。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古埃及最高统治者)的陵墓,埃及境内大概有70多座金字塔,其中最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3金字塔的神奇_PPT展示小结:金字塔既体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另一方面也成为法老专制统治、残酷压迫奴隶的见证。3汉谟拉比法典讲到古巴比伦,大家又会联想到

10、什么呢?学生:空中花园(屏幕上显示空中花园的图片)空中花园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50里,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其实古巴比伦除了空中花园外,还有非常著名的文化遗产汉谟拉比法典。1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公元前1894年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到了汉谟拉比在位期间,经过30年的战争,终于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并制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2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内容:序言、正文、结语(提问,让学生作答,之后在屏幕显示每部分的内容。)为了使大家更好的理解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特点和实质,我们进行以下一个短剧“汉谟拉比审判”案例一

11、:根据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的判决:应击落奴隶主甲的牙齿!案例二:赔偿一半的奴隶价钱小结:以上两个案例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中什么特点呢?同态复仇、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实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但是在三千年前,能有这样一部或多或少体现一些法制精神的法典,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了。)4“种姓”的国度1古印度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回忆西周时期中国奴隶社会的等级关系与古印度作比较,并要知道种姓制度每个等级的内容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各等级界限十分森严,不同种姓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和生活方式各有区别,甚至连婚姻也受到严格限制。举例:刹帝利虽掌握军政大权,但等级上低于婆罗门,因此也受到其欺负。哪怕

12、一个100岁的刹帝利见到一个10岁的婆罗门,也要像儿子见到父亲一样恭恭敬敬。如果首陀罗敢以无礼的态度评论前三个种姓的人,则须以十指长的烧红的铁钉插入他的口中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也是为了维护奴隶主利益,是奴隶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由于种姓制度制造了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因而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特别是对婆罗门特权的反对和批判,佛教就是当时反对种姓制度的众多思潮中的一个派别。2佛教的产生和传播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个宗教呢?学生: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好。那么在我们武夷山有哪些与佛教有关的景点呢?学生:天心永乐禅寺、瑞岩寺、三度庙佛教产生的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在日常生活的

13、接触中,你对佛教的主张和教义有什么认识呢?学生:主张众生平等、要求人心向善、积极修行,早登极乐世界佛教的教义: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佛教的教义是非常博大精深,包括四谛、五蕴、八正道、十二因缘,其中教义的核心就是四谛,书本中有一个简单的概括“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就是教导人们如何消除欲望而避免苦的因果。”佛教的传播:佛教后来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广泛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汉朝时传入中国。学生论坛:经过学习,你认为佛教的教义有哪些进步性和局限性呢?学生讨论后,自由作答,教师应多作肯定和鼓励。进步意义:“众生平等”的教义对反对婆罗门特权有一定积极作用局限性:人为修

14、行达到极乐世界,要忍耐,顺从等主张对人民起了麻痹作用,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得到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最后,通过互动性活动选择题来巩固本课的重点知识。(略)六、教学总结本课内容跨越亚非两洲,知识点多。但内容生动有趣,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读物中经常会接触到,所以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知识点的把握,可以分层次要求学生哪些是要达到掌握和记忆程度,哪些只需要了解知道即可。七、教学后记经上课实践证明,本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甚好,学生兴趣极大,反映热烈,参与性积极,对知识点,特别是对难点的理解比预期还好。但要注意一点是,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层次水平来筛选知识点和确定讲解的深浅程度,避免出现时间不够或知识密度过大的情况。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