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培训资料重症支原体肺炎有效治疗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112021246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培训资料重症支原体肺炎有效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专业培训资料重症支原体肺炎有效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专业培训资料重症支原体肺炎有效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专业培训资料重症支原体肺炎有效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专业培训资料重症支原体肺炎有效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培训资料重症支原体肺炎有效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培训资料重症支原体肺炎有效治疗(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例分享 新华医院急诊科 于洋 一般情况 女,16岁 身高:166cm 体重:55kg 主诉 发热伴咳嗽、咳痰9天,加重伴气急2天 现病史 患者入院前9天剧烈运动后淋雨、受凉后出现发热,伴寒 战,体温最高达40,伴咳嗽、咳痰,黄痰,量不多,无 胸闷气促,无心悸、胸痛。来我院急诊就诊,查血常规 :CRP 160 mg/L。 肾功能:BUN 2.9 mmol/L,SCr 43.4 umol/L 肝功能:ALT 177.0 u/L,AST 370.0 u/L,总蛋白 51 g/L,白蛋白24.3 g/L 实验室检查 DIC:PT 11.40 s,INR 1.05 ,APTT 27.0 s ,纤维 蛋

2、白原 4.56 g/L, D-D二聚体 10.12 mg/L; proBNP 123.70 pg/ml ; 肌红蛋白 63.90 ng/ml,CK-MB 1.2 ng/ml,肌钙蛋 白 0.027 ng/ml; 甲型流感病毒初筛试验 阴性(-) 胸部CT 发病第一天 入EICU第1天 胸片 入院诊断 重症肺炎、ARDS 肝功能不全 治疗方案 机械通气,P-SIMV,FiO2 85%, PEEP 12cmH2O, SO2 90-93%; 抗感染(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奥司它韦) 抗炎(血必净、乌司他丁) 免疫调节(胸腺肽、丙球) 脏器保护 完善病原学等检查 病情演变1 病情好转 体温下降,37.

3、5-38 气促缓解,25-30次/分 呼吸机参数: FiO2 60%, PEEP 5cmH2O, SO2 90- 95%; 生命体征平稳 病情演变2 病情恶化(入EICU第三天) 再次出现高热,39 气促明显,RR 40次/分 呼吸机参数: FiO2 90%, PEEP 12cmH2O, SO2 85- 90%; 气道里大量黄色稀水样痰液 原有病情、ARDS加重? 院内感染?(VAP? ) 入EICU第1天 入EICU第3天 PICCO 床旁超声 病原学检查 结核抗体检测 阴性(-) ,肺炎支原体抗体 阳性(+) ; 嗜肺军团菌IgM 阴性,肺炎衣原体IgM 阴性,腺病毒IgM 阴性,呼吸道合

4、胞病毒IgM 阴性,甲型流感病毒IgM 阴性 ,乙型流感病毒IgM 阴性,副流感病毒IgM 阴性; HIV初筛实验:阴性,TP-Ab (-) CMV-IgM 28.10 U/ml,CMV-IgG 90.90 U/ml; EBV-CA-IgM 160.00 U/ml,EBV-CA-IgG 244.00 ; 真菌涂片、培养(-),G试验(-); 痰培养:鲍曼不动杆菌+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菌,PDR 免疫指标 IL-10 34.70 ,(TNF-a) 15.30 ,IL-2 1838.0 U/ml,IL-8 69.70 pg/ml,IL-6测定 22.10 pg/ml CD4 40.80 %,CD4绝

5、对值 185.00 个/ul,CD8 36.00 % ,CD8绝对值 163.00 个/ul,CD4/CD8 1.13 % 自身免疫抗体(-) 治疗方案调整 调节呼吸机参数,提高PEEP,改善氧合; 白蛋白+利尿,减轻肺水肿; 激素(甲强龙 40mg q8h); CRRT清除炎症介质+液体平衡; 加用抗病毒(更昔洛韦)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细菌培养 病情转归 氧合好转,呼吸机参数逐渐下调,第9天拔 管改为无创通气; 入院第23天转出ICU,第36天出院。 入院第8天 入院第9天 入院第28天 出院随访 心肺功能 肺通气功能中度限制障碍,换气功能中度 降低。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1.根据轻微三尖瓣

6、反 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为40.9mmHg2.左室收 缩功能正常。 讨 论 重症支原体肺炎(SMPP,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流行病学 成人CAP 10-30%,儿童 15-35%,前三位。 多为散发病例,每隔3-7年可发生地区流行,人群 密集处易暴发流行。 儿童重症肺炎中MP感染比例呈上升趋势,广州市 儿童医院曾对173例死于重症肺炎儿童肺组织进行 尸检,通过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及免疫组化 法分别检测出MP感染135例(78%)和114例(66%) * 。 * Clin Pediatr(Phila),2008,47(8):791-

7、796 发病机制 直接损害和免疫机制 MP细胞毒素、SIRS、免疫功能 CD4/CD8 耐药机制 大环内酯耐药 粘液-纤毛损害机制 肺不张 混合感染 细菌、CMV、EB等病毒 临床特点 稽留热 病情进展迅速,肺部体征少,影像学明显:肺双 侧或单侧大叶高密度实变、胸腔积液、坏死性肺 炎、闭塞性支气管炎、肺不张、双肺弥漫性间质 性浸润。 肺外脏器损害: 发生率25-50% 皮疹、血液、胃肠道、肝脏、心脏、CNS等 诊断标准 在确诊MPP基础上,将符合下列标准中前3条中的任意2条和 (或)后2条中任意1条作为重症MPP的诊断标准: 明显气促或心动过速伴或不伴有血压下降(收缩压 75mmHg)、三凹征

8、及发绀等; 有效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周以上无效(持续腋温 38.5或肺部影像学无好转甚至进展),或持续发热时间 超过10天以上; 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大片状阴影,占据一个肺段或肺叶以上 范围,可累及单叶或多叶病变; 出现胸腔积液、肺不张、坏死性肺炎/肺脓肿等肺内并发 症; 出现严重低氧血症(PaO2 60mmHg)或合并其他功能严 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力衰竭、心肌炎、消化道 出血、明显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 病原学诊断 MP培养(困难) MP-IgM 7-10天产生,3-4周高峰,持续2-4个月 持续高滴度1:160 恢复期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 MP-IgA 较前者出现晚,特异性强,持续时间长 冷凝集:阳性率低、假阳性。 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