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2热处理-整体+表面——已加44题答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2021010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2-2热处理-整体+表面——已加44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项目2-2热处理-整体+表面——已加44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项目2-2热处理-整体+表面——已加44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项目2-2热处理-整体+表面——已加44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项目2-2热处理-整体+表面——已加44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2-2热处理-整体+表面——已加44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2-2热处理-整体+表面——已加44题答案(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二项目二 机械零件的选材与热处理机械零件的选材与热处理 第三节第三节 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 热处理相关知识的学习 1.热处理工艺:加热保温冷却 2.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改变钢的性能。 3.热处理的分类 热处理 普通 热处理 表面 热处理 退火;正火; 淬火;回火; 表面淬火 化学 热处理 感应加 热淬火 火焰加 热淬火 渗碳;渗氮; 碳氮共渗; 奥氏体晶粒度的控制 1、加热温度:T越高,晶粒长大越大,奥 氏体晶粒就越粗大。因此,应将钢加热到临 界点以上某一适当温度。 2、保温时间:其影响比温度小。 3、加热速度:速度愈快,晶粒越细。高频 、激光、电子束加热更好。 钢的整体热处理 一般零件生产

2、的工艺路线: 毛坯生产 预备热处理 机械粗加工 最终热处理 机械精加工 预备热处理 : 退火和 正火 最终热处理 : 淬火和 回火 冷却方式不同: 退火炉冷;正火空冷; 淬火水、盐水、油冷; 回火炉冷或空冷(淬火钢) 一、退火 常用的: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 退火的作用: 1、均匀组织,细化晶粒,为后续热处理作准备 ; 2、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 3、消除内应力,防止变形与开裂。 退火方式 作用加热热温度适用对对象 完全退火 均匀组织组织 ,细细化晶粒, 降低硬度,消除内应应力。 AC3+(3050)亚亚共析钢钢 球化退火 使Fe3C球化,以降低硬 度,提高塑性。 AC1

3、+(2030) 共析、过过共 析钢钢 去应应力退 火 消除内应应力。500650所有钢钢种 冷却方式:冷却方式:炉冷炉冷 碳钢退火和正火 工艺规范示意图 球化退火主要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目的是使二 次渗碳体及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球状化(退火前正 火将网状渗碳体破碎),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 加工性能;并为以后的淬火作组织准备。 去应力退火是为消除铸造、锻造、焊接和机加工、 冷变形等冷热加工在工件中造成的残留内应力而 进行的低温退火,称为去应力退火。 二. 正火 亚共析钢: Ac3+(30 50) 过共析钢:Accm+(30 50) 保温,空冷。 其主要目的: 1、低C碳:提高硬度,防粘刀,改善切削

4、加工性能 ; 2、中碳钢: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 3、高碳钢:破坏网状的渗碳体,为球化退火作准备 。 4、有一定的使用性能,对于不是很重要的或截面较 大的钢,可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以降低成本。 碳钢退火和正火 工艺规范示意图 退火与正火的选用 1、从切削加工性考虑: 低中碳钢正火,高碳钢球化退火。 2、从使用性能上考虑: 亚共析钢正火的力学性能好一些。而复杂工件 用退火可防开裂。 3、从经济性上考虑: 正火生产周期短、耗能少、成本低,效率高。 4、从显微组织的均匀性考虑: 退火比正火所获得的组织结构比较均匀,更有 利于后续的最终热处理。 思考: 1、如何消除网状Fe3C? 先正火,破碎网状Fe

5、3C,再球化退火,使Fe3C 球状化。 2、过共析钢能否在完全A化的区域内进行退火? 若不小心被加热到A区域内进行退火了,会出现什 么现象?怎么补救? 不能,将会出现网状Fe3C 3 亚共析钢为什么要加热到完全A化的区域内进行 退火,而不是加热到A+F的区域内进行退火? P137题18(1) 先退火,均匀组织,细化晶粒;再正火,提 高硬度,防粘刀,改善切削加工性。 三、钢的淬火 (1 1)淬火工艺)淬火工艺 加热温度: 亚共析钢Ac3+(3050 ); 共析钢、过共析钢Ac1+(3050) 保温,快速冷却以获得 马氏体马氏体 组织。 常用的冷却介质是 水 和 油。 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介质淬火,

6、双介质淬火, 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等。 淬火工艺规范示意图 思考: 淬火温度对于亚共析钢能否选在Ac1Ac3 之间?过共析钢能否选在Accm以上? 淬火介质 水冷却能力强,工件容易淬硬,使用方便, 价格便宜。但会造成巨大内应力,易变形开裂。 油冷却能力较低,有利于减少变形,降低内 应力。但较难淬硬。 单独使用时,水一般用于碳钢件,而油一般用于 合金钢。(简单小工件) 既能把工件淬硬又能减小淬火内应力的淬火方法 :双介质淬火: 碳钢先水冷至300400 后油冷,合金钢先油冷 后空冷。(复杂工件) 常见的淬火缺陷及处理方法 1、硬度不足 2、变形和开裂 四. 淬火钢的回火 定义:钢件淬火后, 硬而脆

7、,且由于内外温 差、热胀冷缩而造成明显的内应力,易变形 开裂。所以应及时回火。即: 将其加热到 Ac1以下某一温度, 保温一定时间, 然后冷却 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叫做回火。回火是紧接 在淬火后的一道工序,是热处理的关键工序 。 回火时的性能变化规律: 钢在回火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强度、硬度 降低,而塑性、韧性增加。 回火的种类:根据回火的温度将其分为 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钢的回火温度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加热热温度 硬度值值获获得的性能应应用 低温 回火 150250 5864 HRC 保持高硬度、高 耐磨性,消除内 应应力,塑性韧韧 性有所提高。 要求硬而耐磨材 料:高碳钢钢工

8、具、模具、滚滚 动轴动轴 承钢钢、渗 碳钢钢 中温 回火 250500 3550 HRC 较较高弹弹性极限 和屈服强度,且 有一定的塑韧韧性 和中等硬度。 弹弹性元件 高温 回火 500650200330 HBS 有较较高的强度, 良好的塑韧韧性。 重要的结结构件 35钢要达到35-40HRC的性能要求,必须加热 到840度完全A化进行淬火,然后再进行中 温回火。 若10钢也按此工艺路线,加热到840度时是 A+F的组织,其中,F是软相,不管怎么淬 火,都达不到淬硬的效果。 若T10钢加热到840度时是A+Fe3C的组织, 再进行中温回火时,会比35钢更硬一些, 大概为45-50HRC的硬度值

9、。 需经低温回火处理 后使用的零件工具 、模具等。 需经中温回火后使用的零件 需经高温回火后 使用的零件 针对淬火回火后硬度不足的现象,解决办法 如下: 先退火,均匀组织,细化晶粒,再淬火,再 重新回火,但回火温度应比原来低一些。 热处理工序的位置 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工艺路线的安排,特别是热 处 理工序位置的安排对零件的性能和质量有重要影响 。 1.预备热处理的位置 预备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等。其工序位置一般安 排在毛坯成型之后,或机械粗加工之后、精加工 之前。 调质作为预备热处理,主要是为了保证表面淬火或 化学热处理(渗氮)零件心部的力学性能和为易 变形零件的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2.最

10、终热处理的位置 最终热处理后零件的硬度一般较高,除磨削外通常 不需要进行其他切削加工,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 之后,磨削加工之前。 钢的表面热处理 热处理 普通 热处理 表面 热处理 退火;正火; 淬火;回火; 表面淬火 化学 热处理 感应加 热淬火 火焰加 热淬火 渗碳;渗氮; 碳氮共渗; 一、表面淬火 定义: 仅对钢的表面加热、冷却而不改变其成分的 热处理工艺。 表面淬火可采用感应加热、火焰加热、激光 加热等。生产中常用感应加热。 感应加热的原理: 利用感应电流通过工 件所产生的热效应,使工件 表面受到局部加热,并进行 快速冷却。由于交流电的集 肤效应,靠近工件表面的电 流密度大,而中心几乎为

11、零 。工件表面温度快速升高到 相变点以上,而心部温度仍 在相变点以下。 淬火后进行180 200 低温回火,以降低淬火应力 和脆性,并保持高硬度和高 耐磨性。 表面淬火一般用于中碳钢和中碳低合金钢, 如45、40Cr、40MnB钢等。用于齿轮、轴类零件 的表面硬化,提高表面耐磨性,同时保持工件心 部良好的强韧性。 表面淬火也可用于高碳钢,主要是一些承受较小 冲击和交变载荷的工具、量具等。 感应加热淬火所用的电流频率越高, 淬火后工件淬硬层越薄。 二、钢的化学热处理 定义 n将钢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 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面,改变其化学 成分和组织,达到改进表面性能,满足技术 要

12、求的热处理过程。 化学热处理通常根据渗入元素的种类而命名 ,如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 1. 渗碳 为了增加表层的碳含量和获得一定碳浓度梯 度, 钢件在渗碳介质中加热和保温,使碳原 子渗入表面的工艺称为渗碳。 气体渗碳的工艺过程 将工件装在密封的渗碳炉中,加热到900 950 ,向炉内滴入煤油、苯、甲醇等有 机液体,或直接通入煤气、石油液化气等气 体,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活性碳原子,随后活 性碳原子被工件表面吸收而溶入奥氏体中, 使钢件表面渗碳,并不断向工件扩散而形成 一定深度的渗碳层。渗碳使低碳(碳质量分 数为0.150.30%)钢件表面获得高浓度碳 (碳质量分数约1.0%)。 渗碳用钢通常为低

13、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如 20,20Cr,20CrMnTi等。 钢渗碳、淬火、回火后的性能 表面硬度高 达58 HRC64 HRC以上, 耐磨性较 好;心部韧性较好, 硬度可达30 HRC45 HRC。 疲劳强度高 表层体积膨胀大,心部体积膨胀小, 结果在表层中造成压应力,使零件的疲劳强度提 高。 渗碳件特别适于制造在重载、磨损、冲击条件下 工作的零件。 2. 钢的渗氮 向钢件表面渗入氮的工艺。渗氮的目的在于 更大程度地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提高疲劳强度和抗蚀性。 常用的氮化钢有35CrAlA, 38CrMoAlA, 38CrWVAlA等。 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气体氮化。 其工艺过程是:氨被加

14、热分解出活性氮原子 2NH33H2+2N), 氮原子被钢吸收并溶 入表面,在保温过程中向内扩散,形成渗氮 层。 钢的渗氮的特点: 1)氮化温度低, 零件变形小。主要用于耐 磨性、精度均要求很高的零件。 2)钢件氮化后具有很高的硬度(1000 HV 1100 HV), 且可以保持到600 650 不 下降, 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和热硬性。 3)钢氮化后, 渗层体积增大, 造成表面压应 力, 使疲劳强度大大提高。 4)渗氮时间长,工艺较复杂,渗层较薄。 注意: 由于渗氮工艺较复杂,时间长,成本较高, 氮化层较薄而且有一定脆性. 因此只用于冲击载荷小、耐磨性和精度要求 较高的零件,或要求具有一定耐热性的

15、耐磨 零件,如排气阀、精密机床丝杠、镗床主轴 、汽轮机阀门等。 此外,为了保证工件心部的力学性能,通常 在渗氮前要进行调质处理。 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的比较 处理方法表面感应淬火渗碳渗氮 所用钢种 中碳钢钢、中碳低 合金钢钢 低碳钢钢、低碳合 金钢钢 中碳合金钢钢 处理工艺 调质调质 ,表面淬火 +低温回火 渗碳,整体淬火 +低温回火 调质调质 ,去应应力 退火,渗氮 生产周期 很短,几秒至几 分 长长,约约39小时时很长长,约约 3050小时时 表层深度(mm) 0.57(频频率越高, 淬硬层层越浅) 0.52.50.40.6 表层硬度HRC 526358646872 耐磨性 较较好良好最

16、好 疲劳强度 良好较较好最好 耐蚀性 一般一般最好 常用的加工工艺路线 整体淬火:铸锻焊 退火或正火 粗加工、半精 加工 淬火+回火 磨削。 表面淬火:铸锻焊 退火或正火 粗加工 调质 半精加工 表面淬火+低温回火 精加工(磨削) 渗碳:铸锻焊 正火 粗加工 渗碳 淬火+低温回火 精加工(磨削) 渗氮:铸锻焊 退火 粗加工 调质 半精加工 去应力退火 粗磨 渗氮 精磨 镗床镗杆,在重载荷下工作,精度要求极高 ,并在滑动轴承中运转,要求镗杆表面有极 高的硬度(6870HRC) ,硬化层深 0.5mm ,心部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材 料选用38CrMoAlA。 请选择热处理方法,并编写加工路线(采用 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