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2019137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如何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如何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如何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如何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一、当今的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三、当今家庭教育容易出现的误区。四、家长应该怎样做。一、当今的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1、一般心理问题2、严重心理问题3、精神疾病或自杀心理问题严重会导致自杀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显示:自杀是我国14-34岁人群的头号杀手。由这个报告我们可以得知,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一大原因。在中国大陆的一项关于中学生自行报告压抑和自杀意念比例及严重程度的调查显示,有34. 3 %的中学生严重精神压抑,16 %的承认有自杀意念。可见,青少年学生的自杀意愿呈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根据费立鹏等人的调

2、查,中国的自杀率为22.99/10 万,据此估计每年有25- 30 万人死于自杀。这意味着在这个年龄段中死亡的人中,每5 个人就有一个是死于自杀。孩子容易出现的一般心理问题(1)依赖性 如今,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依赖心理问题已越来越多地摆在家长和教师面前的。很多事情自己能做也不做,长大后好吃懒做。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与长辈的溺爱。 (2)自私自利和以自我为中心 自私是儿童偏常人格中的不成熟行为,指儿童过分关心自己,只注意自己的欢乐和幸福,很少考虑他人,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一切以满足自己为主的行为。 (3)自卑 自卑心理使人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又没有勇气赶上去,悲观

3、失望,消极处事,十分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孩子在6到11岁期间,是勤奋自卑两极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孩子能养成勤奋、自信的性格,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她)以后一生的成功,反之会变得一生都自卑。很多孩子由于受挫能力低,一遇到困难就退缩逃避,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开始怀疑、否定自己的能力。以后再稍微遇到点儿困难就放弃努力。早早地在心里给自己贴上“差生”的标签,总觉的自己很差结果会越来越差。大象与木桩的故事 总认为自己不行,一遇到困难就放弃(4)孤僻这样的学生不是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就是经常被老师和家长忽视。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主要表现是喜欢独处,不合群、不愿

4、意跟别人接触,沉默寡言,内心产生压抑和苦闷。往往使自己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学生体验到的是失败的焦虑和苦闷,从而引起“低人一头”的心理。 (5)焦虑1.学习和考试。2.人际关系不良。3.过多批评和指责。同伴矛盾 师生冲突 亲子关系不良 (6)妒忌与攀比小学生年龄小,知识较少,认知水平较低,喜欢表现自己,而自我控制能力又不足。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希望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好,希望得到家长、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因此当看到别的同学得到表扬或超过自己时,内心就会一时失衡,但又不能理性的对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便产生了妒忌。 由于受社会风气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小学生也会盲目的进行物质上的攀比。 攀比1、

5、吹嘘炫耀:我爸是李刚,我们家多有钱,我们家的车是多少万 2、攀比成风3、比谈恋爱(7)逆反不少的小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采取消极抵抗。你越是这样说,他越是不这样做,老是和你对着干。甚至有的班级出现了专门气老师、和老师对着干的学生,其他很多学生还把他当成了英雄。假如哪个学生敢动手打老师,那就在学生私下里被成为“大英雄”。逆反这一现象呈现出了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小学生学习中出现逆反心理也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8)拖拉

6、很多孩子都会有拖拉,拖拉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主观客观)1.能力不足2.不良习惯3.情绪原因孩子在写作业过程中出现情绪问题而影响到写作业速度。如被老师批评了或者与同学闹矛盾了,或者做错了某一件事情,丢失了自己心爱的东西等;父母在孩子写作业过程中过多干涉和负面的批评等;作业难度大、作业量多等,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而拖拉。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拖拉的毛病呢? 1、给予激励。鼓励和表扬是对待孩子最常用也非常有效的方法。当孩子在处理事务不尽人意时,给予的不应该是批评和责骂,而是更多的鼓励和表扬。2、必要惩罚。孩子所作的行为也不是都可以允许纵容的,在孩子的行为超越了可以改善的界限,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也是必

7、要的,甚至对孩子采用比较科学合理的体罚(如打屁股等)。但在应用本办法必须特别注意几点: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可以采用,更不可作为一种主要教育孩子的办法;使用必要的惩罚目的应在于表明一种态度、确立是非观念和树立家长必要的权威。3、树立榜样。要人敬需己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主动参与孩子的活动,跟孩子一起处理孩子感到棘手的问题,既可以增强孩子战胜困难的决心,又可以提升孩子挑战高峰的乐趣,更可以让孩子感悟到团队的力量。4、创造环境。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人。假定所处的周边环境确实有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或其他不容忽视的因素的话,应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晚上孩子在他的房间里写作业,父母看电视的声音

8、最好不要让孩子听到。(9)厌学 产生的原因 目前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生活和学习没有目标,没有成就感,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不用功,贪玩,作业老不做。家长、教师评价成绩差一些的学生时,也常说这个学生又笨又懒,不喜欢学习。孩子就会在内心实际上,有一些学生正是因为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而越发助长了厌学情绪。 调查表明儿童的神经紧张程度增加了510倍,15年前患神经官能症的小学生只有57%,如今则有4070%。其中主要存在心理异常表现的约占30%,患心理疾病的约占15

9、%,其主要表现为多动症,学习困难,思维障碍,焦虑,孤独,敌对,抑郁,恐惧等。 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源于不良的家庭教育。二、家庭教育很重要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这种影响要超过学校。 三、五种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链接:父母行为孩子的影响1、溺爱、放纵过分保护、过分溺爱放纵,不论孩子怎么做,都认为是对的,而且从不严格纠正。对孩子能做的事,不让孩子做,什么事父母都包办代替。培养出的孩子缺乏容忍力和自制力,经常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而且不爱自己动手,长大以后会变得好吃懒做,生活自理能力差。极容易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结果:1、孩子胆小、恐惧、焦虑和自卑 。(表现欲)2、骄横、目中无

10、人、得寸进尺和自负 。3、懒惰无能、动手能力差、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依赖性强。4、社会适应能力低。例子1 不会剥鸡蛋的孩子例子2 高考状元被退学2、强权支配家长为孩子画框定调,限制孩子的言行,要孩子的言行符合父母的意愿,不让他们有自己的观点。把孩子培养成完全听话的“乖宝宝”。由于父母过渡的限制,使孩子无所适从,结果变得谨小慎微、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和决断能力,限制了孩子思维灵活性、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平平,有些孩子几乎从来不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在学习上数“捻捻转儿”的,捻一捻转一转。3、歇斯底里对孩子常常持批评态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严格要求并没有错。但是,严格不等于严厉,

11、严格不等于打骂,严格不等于讽刺挖苦。不得方法,适得其反。有的父母甚至经常因为孩子的一点小小错误不分青红皂白先把孩子打骂一顿。有的家长在外面受了气、生活事业不顺心,回到家打骂孩子出气发泄。情绪是会传染的,父母在不经意间常常把坏的情绪传染给孩子。父母严厉惩罚式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造成子女的胆怯、懦弱、退缩、自卑等不良行为,容易引起子女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也可能使孩子形成粗暴、野蛮、敌对、蛮横无理、说谎等不良个性特征,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对抗只用打骂坏情绪是可以互相传染的踢猫效应4、熟视无睹父母认为孩子出现忧伤、愤怒、恐惧、兴奋等情绪无关紧要、不闻不问。父母由于过忙,或者希望给孩子一个自由生活的

12、空间,因此对孩子的事情一般让其独立做主,从不过分干涉。但由于接触时间少,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绪,不能对孩子存在的和面临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合理的有效的疏导,这样容易让孩子感到父母不重视自己,从而使孩子产生一种无助感。使孩子产生自卑和抵触心理5、对比心理。横向对比这样的家长习惯于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但是不能对比较的结果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只看到别人孩子的长处,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说不说就批评、指责孩子。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处处比别人的孩子强。恨铁不成钢,为了教育孩子,指名道姓地以别人的孩子为榜样。,拿别人孩子的优势来对比自己孩子的弱点 。常常说:“看看人家多要强,看看你,赶上人

13、家一半就不错了。”“*学习多棒,你好好向人家学习学习。”“*多懂事干什么都好,你看你就知道玩。”“我是倒霉到家了,贪上你这个不上进的东西。 6、补偿心理。 有的家长把孩子看作是生命中的唯一。有的家长觉得如果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强,自己就比别人强。孩子取得的成绩就是自己取得的成绩。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来实现。把孩子的前程简单的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延续。他们往往不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就试着按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而不是听取孩子的意见,不是让孩子量力而行,其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例:家庭教育报中练琴的孩子 综合性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1、尊重孩子的人格。2、有耐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3

14、、就事论事,而是用事实来批评教育,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不夸大也不贬低。四、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一)家长您不要急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感觉运动阶段 02岁前运算阶段约27岁“我”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AB,BC 形式运算阶段 约11约16岁X Y方程(二)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学习,而是要建立规则意识,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的养成是要跟随孩子一辈子的,规则的建立才可能使孩子将来很好地适应社会。 自然人社会人例: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在你的一生里,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里学到的,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平静的回答说:“是在

15、幼儿园,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例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本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饭前便后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道歉,答应小朋友或别人的事要做到,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三)多陪陪孩子“我开车来接你啦!我带着你一块儿去玩好吗?” “授之鱼不如授之渔 ”(智慧、信仰、意志、爱心 )自己事业的成功只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好孩子才是完满人生。(四)身教胜于言传家长说:“哎呀!我把心都掏给孩子了,天天为他操碎了心,什么地方都想到了都管到了!可效果不好孩子也不领情。” 孩子说:“我太痛苦了,我妈什么都唠叨、什么都要管,我真想离家出走!我快不想活了!” 我们在说教孩子的时候,经常反思一下自己:我们家长自己真的做到了吗?(四)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蹲下来,才会看到孩子的世界 曾经有个妈妈带孩子去逛商场,她觉得孩子一定会喜欢这个热闹非凡的场所,可是和她想的完全相反,孩子在商场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甚至有点害怕,吵着要出去。妈妈不明白,一向喜欢玩的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又漂亮又热闹的商场?这个时候,孩子的鞋带开了,当他蹲下来给孩子系鞋带的时候,她明白了,在孩子的角度,只能看见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