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988322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l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 中的作用 l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 1. 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 关系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 能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地理环境 微专题一 大气 岩石 动物(生物) 植物(生物) 土壤 水 地形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 互联系的整体 水循环 大气大气 陆地海洋 水汽 输送 径流 输送 降水 蒸发降水 蒸发 生物循环 植物

2、微生物 环境动物 岩石圈循环 岩浆岩 变质岩沉积岩 岩浆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l 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 有机物的能力 l 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 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 、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 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 l 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 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 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l 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 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 功能 地理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 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 作用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

3、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l图中体现的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 的新功能是 循环功能 转化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A. B. C. D. l图中地理要素产生的新功能,一起参与 作用的圈层是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大气圈 A. B. C. D. 8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微专题二 9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 变化性统一性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统一的变化过程 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 的演化过

4、程,保证了自 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 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 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 共同的家园地球 地理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变化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l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l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 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5、的实践意义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的湖畔、河边和海滨 ,偶见规模较小的沙 丘群。其形成的主要 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 丰富、多风、植被稀 疏。右图所示区域中 ,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 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 是著名的风口,冬春 季节风力尤为强劲; 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 地区。 15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实践意义 (1)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 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 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

6、: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 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 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 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 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 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 沙在此沉积 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 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 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 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 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 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 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16 基础落实练 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完成12题。 1.东北平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土壤特征不同,起关键作用的箭

7、头是( ) A. B. C. D. 解析 土壤差异主要是气候差异所致。 练出高分 12345678910 11 12 D 17 2.能表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箭头是( ) A. B. C. D. 解析 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即深受陆地环境 中的水文要素影响。 B 12345678910 11 12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事象发生变化会给其他 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大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12345678910 11 12 解析 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一旦遭到

8、破坏会造成诸多环境 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 等,故甲是森林破坏。 答案 C 12345678910 11 12 4.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 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 12345678910 11 12 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 完成56题。 5.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 ) A.降水稀少 B.地下水丰富 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 解析 结合漫画信息,植物根系发达,是为了尽可能多的吸取地下的 水分,说明该区域环境干旱,降水稀少。 A

9、12345678910 11 12 6.图中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地区是( ) A.西藏地区 B.华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知,图示景观在我国西北地区最为典型。 C 12345678910 11 12 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78题。 7.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积 能力提升练 12345678910 11 12 解析 从湖泊消亡过程图中可以看出,从第1幅图到第3幅图, 湖泊周围的植被明显减少,受其影响,水土流失可能会加剧; 从第1幅图到第3幅图,湖泊深度越来越浅,沉积物越来越多,

10、 直到消亡。 答案 D 12345678910 11 12 8.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 解析 湖泊消亡引起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会发生变化,即“牵 一发而动全身”。 A 12345678910 11 12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 “我国沙漠地区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12345678910 11 12 9.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 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B.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11、 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解析 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处,由此可知图示湖泊为内流湖,其周围环 境受湖泊影响由近及远为草甸(丙)半固定沙丘(乙)移动沙丘 (甲)。 B 12345678910 11 12 10.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解析 图示草甸分布范围不均,在湖泊东南部分布较为宽广, 说明此方向受湖泊水汽影响较大;在湖泊西北部范围较狭小, 说明受水汽影响较小。故风由西北吹向东南。 C 12345678910 11 12 11.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

12、区各环境要素的关联性,请填写下 列相应内容:降水_;气温日较差_;地表水 _;地貌多_;土壤有机质含量_; 植被_。 12345678910 11 12 解析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 ;河流欠发育、地表水少;风力作用强,多戈壁、荒漠;土壤有机 质含量少;植被稀疏。 答案 少 大 少 戈壁、荒漠 少 稀少 12345678910 11 12 (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解析 黄土高原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由于植被破坏, 加速了流水对黄土高原的侵蚀作用。 答案 植被遭到破坏,加速了流水对

13、黄土高原的侵蚀。 12345678910 11 12 (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简要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解析 归纳上面案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独 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 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12345678910 11 12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 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 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 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 扩大约1倍。

14、材料二 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 洲分布示意图。 12345678910 11 12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解析 根据湖岸线的变化可判断A地到B地地势的变化。 答案 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泊逐渐萎缩 ,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 (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 势特点来判断) 12345678910 11 12 (2)简述罗布泊面积缩小直至干涸的原因。 解析 罗布泊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是人口的增加、生产的发展、对 水的过度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答案 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利用了部分河水; 中游地区河道不稳定,造成大量河水浪费;加上人为滥伐流域内的 野生植物,破坏天然植被,造成下游水量减少,湖水补给匮乏。 12345678910 11 12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解析 随着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 ,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减弱,三角洲位 置后退。 答案 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要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 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 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12345678910 11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