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11978393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0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拓展训练 2020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一、选择题1图1为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宇宙半径,宇宙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 ( ) 图1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升高 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降低 宇宙在不断地收缩 宇宙在不断地膨胀A B C D2下列关于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太阳形成在前,地球形成在后 太阳形成在后,地球形成在前 地球运动特征与太阳系的形成无关 地球运动特征与太阳系的形成有关A B C D3天文学家认为,恒星在诞生之初会像人类的同卵多胞胎一样有着一个或多个孪生“兄弟”。最近,一颗编号为“HD162826”的恒星被确实

2、为太阳的孪生“兄弟”。以下不能用以确认“HD162826”为太阳孪生“兄弟”身份的是 ( )A质量和太阳相近 B年龄和太阳相同C化学成分和太阳相似 D形成位置和太阳相吻合4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学史上有着许多观点,其中就有一种叫做“宇宙胚种论”的观点,它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通过适当的途径到达地球,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着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各种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由此,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 ( )A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B错误的,因为事实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

3、非生命物质C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D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设,至今既不能否定也不能证实5有很多事实能够作为支持生物进化学说的证据。如图所示,这些生物在结构上具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这些相似之处和生物进化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图2A这些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B这些相似的结构被称为同源器官C这些证据被称为比较解剖学证据D这些相似之处表明变异是定向的6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A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B产生了有利变异C产生了不利变异 D产生了不可遗传的变异7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植被呈现层次分布,高大的乔木下生长着低矮的灌木,灌木下生长着草本植物。造成这种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生态

4、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空气8图3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若A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关系是 ( )图3A.ab B.ab C.a=b D.ab9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10.“桑基鱼塘”是桑茂、蚕壮、鱼肥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对该系统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图4 A物质可多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B该生态系

5、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C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减少D各级产物均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11生态系统一般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C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 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12关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某生物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B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若有丰富的食物就能不断地繁殖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二、非选择题13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数目,结果如表:数据/类型工业污染区深色蛾浅色蛾

6、深色蛾浅色蛾释放数目154只164只472只496只再回收率58%25%6%42%(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_现象(填“遗传”或“变异”)。生物的变异是_的。(填“定向”或“不定向”)(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 _的结果。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 D动物聪明的表现(3)各种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但只有少数个体能存留下来,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_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进行着_;在斗争中,具有_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具有_的个体被淘汰,这就是达尔文的_学说。14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

7、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后,现在想要两个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亮亮家就有这种打算。请你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亮亮的爸爸妈妈都是双眼皮,而亮亮是单眼皮,在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_。(2)双眼皮和单眼皮属于人的眼皮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_。(3)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相对于控制单眼皮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则亮亮爸爸的基因组成是_;亮亮妈妈的基因组成是_;亮亮的基因组成是_。(4)若亮亮妈妈再生一个孩子,孩子为单眼皮的概率是_;孩子为女孩的概率是_。(5)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目的是_(“降低”或“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近亲是指_。15如图为生物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简明

8、地表示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年代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分析回答:图5(1)树根A代表_,它形成于_中。(2)A由于_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3)鸟类和哺乳类共同的原始祖先是 _。C所表示的生物类群是_。请写出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_。(4)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5)观察进化树,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_。 AC与蕨类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苔藓植物远 B图中所示脊椎动物中,两栖类是最低等的 C研究生物进化常用

9、的方法之一是比较法 D鱼类的结构比B的复杂16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阅读回答问题: 图6(1)造礁珊瑚虫体内生活着一种海藻叫做虫黄藻。造礁珊瑚虫生长发育需要的氧气及有机物由虫黄藻提供,而其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磷等无机物则提供给虫黄藻。虫黄藻与造礁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_。各种珊瑚,都向见光面扩展,背光面即使有充裕的空间,也不会向这个方向发育。通常在1020 m深且阳光充足和温暖的浅水区,珊瑚虫才得以充分发育,造出珊瑚礁。珊瑚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方向和范围的原因是_。(2)珊瑚礁和珊瑚岛上生活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可以看作是一个_。如图为海岛珊瑚礁发展过程中,不同年份,珊瑚礁体积、生物种类和生

10、物数量的变化。由曲线可知,三者变化规律为_,本图可以反映出_之间以及生物之间能相互制约、相互依存。17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千里松林”。从1863年塞罕坝开围放垦,森林植被随之遭到破坏,后来又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山火连年,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20世纪90年代后期,塞罕坝人用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使之成为国家一级旅游资源。 塞罕坝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维管植物659种,312属。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分

11、别为刺五加Acanthopanaxsen ticosus(Rnpr.Maxim.) Harms、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和沙芦草(Agropyron mongo licum Keng);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6科261种,鱼类5科32种,昆虫114科660种。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其中兽类7种,鸟类39种,鱼类1种。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净化水源1.37亿立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

12、99.2万人呼吸;林区空气负离子平均含量比北京城区高出5倍。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年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至460毫米,林区空气湿度比林区外无林地的空气湿度高出50%。(1)历史上的塞罕坝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是具有一定的_能力的。但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却由森林变为荒原,说明这种能力是_的。(2)在塞罕坝的“草蝗虫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生物数量最少的是_。(3)刺五加、蒙古黄芪、野大豆和沙芦草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4)对生活在

13、塞罕坝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林业科学家通过给部分动物个体戴上卫星定位项圈,收集数据,分析并研究它们的活动范围和行为习惯,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5)如果要探究空气中负离子对某一种动物的影响,你在设计实验时要同时设置负离子含量低的空气和负离子含量高的空气,原因是_。(6)根据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结合材料,请你为塞罕坝的保护工作设计一条标语:_。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一、选择题1B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的半径在逐渐增大,说明宇宙在不断地膨胀,所以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半径在增大的同时宇宙温度在降低,所以正确。2C根据“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可知,太阳的形成早于地球;而从理论依据上可知,地球及太阳系其他行星的运动特征与太阳系的形成有关。3A由于恒星在诞生之初有一个或多个孪生“兄弟”,即它们的年龄、化学成分、形成的位置等相类似;宇宙中质量和太阳相近的恒星有许多,A项不正确。4D“宇宙胚种论”的观点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通过适当的途径到达地球。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着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各种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确实能够通过这些作出“宇宙胚种论”假设。但是假设毕竟是假设,由于事实证据太少,至今也不能否定也无法证实。现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