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教学过程与评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197796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猫》的教学过程与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猫》的教学过程与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猫》的教学过程与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猫》的教学过程与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猫》的教学过程与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猫》的教学过程与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猫》的教学过程与评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猫的教学过程与评析字数:3679来源:内蒙古教育 综合版 2011 年 8 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教学设想:猫叙述的是作者郑振铎三次养猫的故事,三次养猫情趣不同,情感也在不断变化:快乐而辛酸;快乐而愤恨;可怜而悔恨。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留给人深深的思考。 文章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三起三落,饶有趣味,这都为本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蕴含着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一、 新课导入

2、 如果你写一只可爱的小猫咪,你会怎样写?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你会从哪里入手呢?学生自由谈,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切入点,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今天,让我们来看一看郑振铎先生是怎样写猫的呢?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朗读课文,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 2.学生按照对文章的初步理解,完成下列句子: “读_,我看到了一只 _的猫。” 要求:应该符合课文的意思,而且能够在文中找到依据。 生 1:读第一只猫,我看到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 依据:“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面前

3、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师:这一处是猫的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它用朴实的言语创造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猫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够唤起我们的想象小猫逗玩的情态栩栩如生。 生 2:读第二只猫,我看到一只活泼有趣的猫。 依据: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师:这一处作者从性情和本领方面来对第二只猫进行描写,写出了它的“更有趣”“ 更活泼”的性格特点,从而把小猫的可爱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生 3:读第三只,我看到一只可怜的猫。 依据:冬天的早晨,门

4、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留养,它会为冬寒与饥饿所杀。以及后面被冤和死亡。 生 4:读第三只,我看到一只忧郁和懒惰的猫。 依据: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师:这几处从猫的来历、外形、性情等方面进行描写,表明了“我们”对第三只猫的态度:并不喜欢。这为下文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三、 细读课文,定焦第三只猫 学

5、生细读第三只猫按理解填空:“我读出一只_ 的猫。” 教师提示:思考重点是这样几个角度: 大家对第三只猫的态度是怎样的?与前两只猫相比有什么不同?如果不写前两只猫行不行? 生 1:大家都不喜欢第三只猫,它是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因为它是只野猫,前两只猫都是因主人喜爱而要来的。 生 2:第三只猫毛色难看,性情忧郁,不喜欢玩游戏,而第一只猫像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第二只猫会乱跑、爬树、扑蝴蝶。 生 3:第三只猫终日懒惰地伏着,而第二只猫“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大家都不喜欢第三只猫。 师: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可

6、怜猫)作必要的铺垫,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显中心。 四、 精读课文,品味体验情感 1.学生找出自己认为作者情感浓厚的句子;体会“我”的感情。 按照理解填充句式:“读_ ,我体味到_ 。” 生 1:我读“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我体味到一股难以言表的愉悦之情。 生 2:读“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心酸,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我体味到难过、酸辛。 生 3:读“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咒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我体味到失猫的怅然以及对恶人的愤恨。 2.学生朗读、

7、评说,教师择要点引导深入、指导朗读: 如:读“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我体味到一股悲伤的压抑。 朗读指导:重读“好久不”,读得低沉、余味无穷。 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我体味到深深的遗憾与无奈的伤痛。朗读指导:重读“永不”,读得沉郁、果决,读出伤痛。 指名读、齐读、学生同位之间反复朗读等多种手段对文章品读体味。 五、 课堂互动,走进作者内心 1.学生表演品读“ 我心里十分难过”一段。 师提示:注意表演过程中对“我”的难过、后悔、自责之情的把握;“十分难过”“良心受伤”深入到“妄下断语”的过程,要着重通过动作神态体现内心世界;语速由舒缓而稍微加快,语调由低沉到略有升高。用“对于_ ,我想说:

8、_”的方式结尾,表达一种看法:“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从而达到高潮。 生 1: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生 2:对于作品中的 “我”,我想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的好恶、私心、偏见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差错,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过失,在心中留下永远的愧疚。 2. 讨论:如果第二只猫偷吃了芙蓉鸟,“我”会怎样做?结合“我”的教训,说说作品给予我们的启示。 生:“我”会宽恕。给我的启示是:凡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凭个人的

9、好恶、私心、偏见和一时气愤加以处置。 六、 联系生活,诗意表达 郑振铎先生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关爱别人并完善自己呢? 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文章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我们也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要仁爱,不要残忍;要为人着想,不要损人利己;凡事要实事求是,明白判断,不要不做调查,主观武断,否则就会出偏差,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过失。 七、 作业设计 1.思考“我”判断第三只猫偷吃芙蓉鸟的证据是什么?由此写一段感想。 2.小作文:以“我喜爱的一种动物 ”为题,谈谈能否从中受到某种生活的启示。 教

10、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使用了三个句式“读_,我看到了 一只_的猫”“ 读_,我体味到_”“对于_,我想说_”,层层深入,既调动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让学生自由说话、主动说话、积极讨论,又由浅入深逐块推进,让学生静静地思考,理清作品、品味感情、领会深意、感悟人生、学会做人。 【评析】 这一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教师的教得心应手,内容精要;学生的学兴趣盎然,感悟深刻。 1.整体感知。在深读课文时,从整体切入课文,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纵览全文,把握整体。教者起到组织者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猫的特点。再自由择读,抓住具体表现,体会猫的可爱。每一步都实现了高效的阅读教学。 2.阅读自主,行动自由。教学中较好地运用了选择机制,使学生的阅读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如阅读内容的自我选择:我读出了一只什么样的猫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自己的阅历、自己的认识、自己的体验,自由表达带有个性化的理解;如阅读情感的自我选择:读_,我体味到_。学生有权决定谈自己最喜爱、谈自己能谈的。这样做,开拓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空间,给了每一位学生同等参与学习的可能。你的一点,他的一点,相互交流,在教师的点拨勾连下“点”又组成了“面”,升华了学生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