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977938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 第4讲讲 氧化还还原反应应 考纲展示知识导图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 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 应。 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 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1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化合价 电子 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概 念含 义 氧化反应物质_电子(或化合价_)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_电子(或化合价_)的反应 被氧化元素_电子的过程 被还原元素_电子的过程 氧化产物通过发生_反应所得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通过发生_反应所得的生成物 氧化剂_电子的反应物 还原剂_电子的反应物 氧化性_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_电子的能力 失去 升高 得到 降低 失去 得到 氧

2、化 还原 得到 失去 得到 失去 3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关系 KMnO4、Cl2 NaCl NaOH、H2O H2O (5)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还 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 (6)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只与其得电子的难易有关,而与其 得电子的多少无关;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只与其失电子的难易 有关,而与其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答案】B 2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 质),则该元素(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3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碳酸钠溶液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 铜粉在空气中

3、加热变为黑色粉末 石灰石溶于盐酸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泡 氢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A B C D 【答案】C 【答案】C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并且转移电子的数目相等 2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用箭头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同一元素的电子 转移(或化合价升降)的情况,一条箭头由氧化剂指向_ 产物,另一条箭头由还原剂指向_产物。即: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还原 氧化 失 升高 氧化 得 降低 还原 (2)单线桥法:用箭头表示反应物中原子或离子的电子转移 情况,箭头由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标出电子转移 的总数。即: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

4、转移电子的数目化合价升高(或降低)的原子个数元素化 合价反应前后的变化值。一定要注意是化合价发生变化元素的 原子个数,而不是该元素的所有原子个数。 5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与一氧化氮发生反应:NH3 NO=N2H2O(未配平),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 子个数比为( ) A23 B32 C11 D56 【答案】A 6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3Cu8HNO3=3Cu(NO3)2 2NO4H2O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7下列反应可用于检查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试在横线 上填写所缺物质的结构简式(不必配平):_K2Cr2O7(橙红色) _CH3CH2OH_H2SO4_Cr2(SO4)3(蓝绿色)_ _K2S

5、O4_H2O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氧化产物是_ ;反应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从_价变为_价。 (2)若反应生成1.0 mol Cr3,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是 _。 【答案】(1)K2Cr2O7 CH3COOH 6 3 (2)3NA 这里乙醇被酸性重铬酸钾氧化生成乙酸,橙红色的重铬酸 钾被还原为蓝绿色的硫酸铬,从而在检测仪上显示颜色变化, 达到检测驾驶员是否酒驾的目的。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 4根据电化学原理判断 (1)原电池: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电 极

6、,其还原性:负极正极。 (2)电解池: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 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6其他判断依据 另外,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 、反应物本身所处的状态等其他条件也会影响氧化剂的氧化性 或还原剂的还原性。 【答案】A 【答案】B 【答案】H、Na、Mg2 S2、I Fe2、S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的依据 (2)配平的技巧 正向配平:先从氧化剂、还原剂开始配平。适用范围: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单一而且完全变化。 逆向配平:先从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开始配平。适用范 围:元素的化

7、合价变化不单一或不完全变化。 双向配平:从氧化剂、氧化产物或还原剂、还原产物开 始配平。 整体标价:一种物质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合价 发生变化,应按该物质的组成求出化合价的变化数。 缺项配平: a可能缺的项:一般是反应介质,通常是酸、碱或水, 它们参与反应,但其中元素化合价不变。 b确定方法:先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 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后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确定其他物质 的化学计量数及所缺微粒。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电子转移守恒法是依据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 这一原则进行计算的。电子转移守恒法是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 最基本方法。 配平

8、方程式:Fe(NO3)3 NaOHCl2Na2FeO4NaNO3NaClH2O 【解析】先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用最小 公倍数法配出基本系数(变价物质),然后根据原子守恒再用观 察法配平其他物质(未变价物质)的系数。 Fe:36,32; Cl:01,123。 则有:2Fe(NO3)3NaOH3Cl22Na2FeO4NaNO3 6NaClH2O。 再用观察法配平:2Fe(NO3)316NaOH 3Cl2=2Na2FeO46NaNO36NaCl8H2O。 【答案】2Fe(NO3)316NaOH3Cl2=2Na2FeO46NaNO3 6NaCl8H2O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规律

9、1“质量守恒、电子守恒”规律 (1)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2)电子守恒:即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的 总数。 2“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可总结为: 价态相邻能共存,价态相间能归中, 归中价态不交叉,价升价降只靠拢。 【答案】C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实验探究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考查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近几年高考中相关的 设计更加灵活多变,角度也更加新颖。结合实验探究,在选择 题中分析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以及性质的强弱比较和计 算题目不断出现。 非选择题主要结合实验中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提纯、 计算等

10、内容,以探究性的方式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这种题目不 仅能够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掌握,还能够考查学生 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1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 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考查要点:以实验探究题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 本概念及氧化性和还原性。 思路指导:要设计设计 出正确的实验实验 方案,首先得明确实验实验 目的, 清楚各个实验实验 步骤骤及原理。在实验实验 中注意把握溶液的酸性环环 境的设设置。在选选用试剂时试剂时 要考虑虑不要对检验对检验 的离子产产生干扰扰 ,在语语言叙述时时要关注试剂试剂 的用量(少量、适量、过过量)的把握 ,表达时时要写清三个要点:操作现现象结论结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