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2《古风二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习要点 长春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973494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2《古风二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习要点 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2《古风二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习要点 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2《古风二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习要点 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2《古风二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习要点 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2《古风二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习要点 长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2《古风二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习要点 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2《古风二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习要点 长春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风二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学习这首诗,使学生认识作为边塞诗人岑参代表作之一的本诗所创造的雄奇壮丽的意境。2、认识本诗把边塞雪景的描绘和送别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送别诗别开生面的艺术手法。3、学习诗中灵活运用比喻、夸张、对照、互文、对偶的修辞格,使语言鲜明形象的技巧。作者介绍: 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岑参的诗想象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有

2、关资料: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就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基础知识:1、给下列红字注音。珠帘(lin) 狐裘(qi)锦衾(qn) 冷难着(zhu) 瀚海(hn) 阑干(ln)琵琶(p) 辕门(yun) 羌笛(qing) 风掣(ch)2、辨析

3、下列形近字。 3、多音字组词。 4、理解下列词语。白草:一种干熟后变为白色的草。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无数树枝堆满积雪,仿佛春天梨花盛开一样。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狐裘:用狐皮做成的皮袍。裘,皮袍。锦衾:用锦缎做成的被子。衾,被子。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弓。不得控:拉不开。控,拉开。铁衣:指铠甲。瀚海:沙漠。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中军:军中主帅所住的营帐。饮归客:宴饮回去的人,指武判官。 辕门:军营的门。古代军队扎营,用车环围,出入处以两车车辕相向竖立,状如门。这里指将帅衙

4、署的外门。掣:拉,扯。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积累词语。裘衾控阑干置惨淡掣课内学习:1、概括课文主旨。 分析:这是天宝十三年冬岑参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雪天送别为题材,白雪是全诗的中心线索。全诗以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描绘雪景,勾画了西北边塞壮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情感。2、分析课文结构。分析:全诗共十八句,可分为四层。第一层:开头四句,写高原上风雪奇景。第二层:后六句,描写了风雪严寒的军营生活。第三层:后两句,描写了军中饯别的情景。第四层:最后六句,写雪中送别的情景。3、诗歌前十句描写的是边塞风光,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特点。 分析:可概括为:“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5、漫天皆白,寒气砭骨,万里沙漠,冰崖错落,漫天阴云,浓重稠密。”4、诗歌将边塞雪景的描绘和送别的情景结合起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析:好处是使情景交融,富于感染力。因为写雪景,为送别交代了背景,表达对归人的无限关切之情。5、吟诵下面诗句,挑选句中的一个字仔细品味,说说它好在哪里。(1)胡天八月即飞雪(2)忽如一夜春风来(3)散入珠帘湿罗幕(4)愁云惨淡万里凝(5)风掣红旗冻不翻(6)雪上空留马行处分析:(1)“即”,表明南方人对北方八月下雪的惊讶之情。 (2)“忽如”的“忽”字表示胡天天气变化无常,大雪骤至,出乎意料。“如”是比喻词,引出下文的喻体。(3)“散”写出大雪一朵朵飘散入珠帘的情景,

6、“湿”形象写出雪花沾在罗幕上融化的情景。 (4) “愁云”一语双关,既写出天气又写送别愁思。“凝”写出了天空中大片阴云浓,多,大片大片聚集在一起的情景。(5)“掣”,既写出了风的力量和旗的重量,又写出了拉的动态。(6)“空”与前面“不见君”对照,写出送别友人后的怅惘失落之感。深入探究: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咏雪部分描绘的画面。 分析:北风席卷着大地,把强韧的白草都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农历八月就飞起了雪花。就像是忽然刮了一夜春风,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 大风把雪吹进了珠帘里,沾湿了罗幕,就连狐裘、锦衾这样高级的御寒品也挡不住严寒;将军的角弓被冻得拉都拉不开了,都护的铁衣冰冷得难以着身。2、分析“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分析:精妙的用词一个“忽”字,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千树万树,突出了雪的壮观景象。春意盎然的意境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 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3、体会“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的精妙。 分析: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

8、,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狐裘、锦衾、角弓、铁衣,用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是从人的感受、从侧面来描述边地的寒冷,这样记录边塞奇事,角度也很新颖。4、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 分析:依依不舍。“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

9、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5、诗中列举了哪几种乐器?为什么要列举这些乐器呢? 分析:列举了“胡琴”“琵琶”“羌笛”这三种乐器。列举出这三种乐器的名称,也是很有深意的:朋友就要回乡了,在饯别酒席上演奏的仍然是这些异乡的乐器,一股思乡之情不是委婉地流露出来了吗?“胡琴琵琶与羌笛”,这种纯然是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你觉得此句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分析: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

10、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7、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这句诗的意境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哪句诗相似? 分析: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

11、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8、在古诗中,更是有不少歌咏白雪的名句,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分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之四)9、分析诗歌的写作特点。分析:(1)雄奇壮丽的意境诗人描写西北边陲雪景,运用浪漫奇特的想象,以春风梨花为喻,渲染了雪景的雄奇瑰丽,而一扫阴森可怖之气,写送别,不写黯然销魂,别易会难,却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二句写得深情绵邈,轻松自然,而“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

12、,愁云惨淡万里凝”,写得气势磅礴,壮阔瑰奇。(2)变化多姿的笔法诗的本意在写雪,开头却极力渲染卷地的北风的强劲威力,先声夺人,为雪造势。接着正面写茫茫雪原的瑰丽雪景。然后笔触由远而近,由外到内,通过人的感受写雪的奇寒与人的坚毅。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笔触又由近及远,由内到外,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苍穹。由“瀚海”到“愁云”,又是由下到上的写法。最后二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给人以余音缭绕之感。全诗笔法变化多姿,极富艺术表现力。(3)情景交融的结构整首诗围绕咏雪和送人展开。从始至终贯穿一个“雪”字,同时又与“送别”之情相关。全篇出现的四个“雪”字,分别为送别前、饯

13、别时、临别时和送别后之雪景。这些雪景,不仅起着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的作用,而且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情景交融的充满奇情异彩的雪中送别图。开头以雪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描绘,景象雄奇瑰丽,隐含着对祖国风光、戍边将士的赞美之情。而“瀚海”二句,以夸张的笔墨、磅礴的气势勾画出沙塞景象,既是送别武判官归京的自然景象,又隐含着与友人分手的离情别意,还充满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尤其结束二句中,一个“空”字将诗人内在情感与客观的外界景物紧紧勾连,表达了诗人望着雪地上马蹄印迹时依依惜别、默默沉思、惘然若失的情状。4、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一是准确炼字,特别是动词用得传神。如“散入珠帘湿罗幕”的“散”与“湿”,准确地表达出

14、雪的两种状态:雪花刚飞入珠帘时,是一朵朵乘风飞散进来,故为“散”;而一沾在罗幕上就融化了,故用“湿”。又如“风掣红旗冻不翻”中的“掣”字,把旗的重量与风的力量一并表现出来,有质感,有量感,使人如临其境。二是灵活运用多种辞格。如“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比喻,“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是夸张、对偶和双关;“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不见”与“空留”,“风掣红旗冻不翻”中的风动与旗静,都是运用对比反衬的辞格,这些辞格的运用,使语言更加形象。中考解析:七录明史张溥传【原文】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译文】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