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1960215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常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正常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正常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正常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正常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常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资料(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概念 病理心理学或精神病理学、异常心理学 正常心理具有三大功能 1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 2进行社会交往、肩负责任 3正确的反映、认识并改造世界、创造条件 异常的心理活则丧失上述功能 无法生活 难以适应社会 破坏健康 学科发展简史 异常心理的早期关注 现代说明 1精神分析 2行为主义的解释 3存在人本主义的解释 如何区分正常与不正的心理 常识性的区分 1 言谈、思维和行为的怪异 2 情绪体验和表现过分 3 自身功能的不完整 4 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非标准化的区分 1统计学的标准偏离正常 2文化角度的比标准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 3社会角度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4精神医学

2、的角度古怪、离奇、无效的观念或行 为 5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个体主观不适的体验 如何区分正常与不正的心理如何区分正常与不正的心理 如何区分正常与不正的心理 标准化的区分 1 医学标准:心理障碍是一种疾病,应该有相 应的病理改变,心理障碍的表现是疾病的症状。 2 统计学标准:心理特征为正态分布,中间的 为正常,偏在两边的为不正常。 3 内省的标准:一是病人自觉有问题或不适; 观察者发现有问题,如语言、思维、行为、情绪等 , 4 社会适应标准:维持生理、心理稳态,适应社 会和环境,改变环境。 心理学的区分标准 1 主观与客观统一性原则 2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的原则 如何区分

3、正常与不正的心理如何区分正常与不正的心理 精神科医生和临床心理工作者常用的方法 1 纵向比较心理特征的比较 2 横向比较文化、环境、社会的协调 性 3 心理活动自身心理活动的协调性 如何区分正常与不正的心理如何区分正常与不正的心理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 心理健康的定义(1964年):身体、智能和 情感上,在与其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 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1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 适应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有幸福感 4 在工作中能发挥自已的能力,生活有效率 良好的自我意识(自知、自重、自爱、自信 自尊) 完好的社会功能(生存能力、学习工作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 良好的

4、应付方式(有意的应付方式、无意的 应付方式压抑、倾诉、发泄、消遣娱乐 、物质滥用、自我惩罚、超脱、升发) 我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我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 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体验标准主观体验和内心体验 操作标准观察、实验、测验等考察心理 活动的过程和效应(效率是核心) 发展标准对个体的心理发展状况纵向考 察 三者综合考察,衡量心理健康 评估心理健康的十标准 心理活动的强度抵御强刺激的能力 心理活动的耐受抵御慢性刺激的耐受性 周期节律性自身节律性的稳定 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清晰度 暗示性强弱 康复能力精神创伤后的康复能力 心理自控能力情绪、情感表达、思维的方向 及过程 自信心过高、过低 社会交往

5、人际关系 环境的适应能力生存,学习 相关概念的内涵和鉴别 概念的区分(临床心理学) 心理正常具备正常的心理功能(无精神病 症状)、无精神病 心理不正常心理异常、有精神病症状、俗 称精神病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均可能在正常的范围内,不 健康并不意味着有病, 鉴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与健康不健康的标 准完全不一样 心理正常 心理不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有精神疾病 心理问题 变态人格 严重的问题 神经症 可疑的神经症 精神病 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 健康心理:是一种状态,心理功能的正常展 现;也是一种应对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 (常模)并有利于机体而波动的状态,心理 健康又是一种活动。 心理健康是一

6、种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不健康心理:非常规的条件下,心理活动失 去平衡,对个体的生存发展和生活质量起着 负面的影响。 健康心理学 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 1977年美国承认“健康心理学”38个分支 结实行的定义: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 的心理学 工作领域包括: 1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的心理学问题 2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 3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 躯体疾病患者的心里特征 主客观认知的改变 注意力的改变(由外至内) 情绪低落 时间感觉发生改变 精神状态偏离正常 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如何对待躯体疾病的患者 对病情进行评估 根据不同的患者如何告知 如何实

7、施治疗 心理治疗的作用 躯体疾病的恢复一包括生理、心理 及社会功能 心理不健康分类的概述 心理健康的咨询与心理咨询的异同 造成混乱的原因 1一些疾病的概念界定不清楚 2心理不健康的概念界定不清 3心理咨询理论构架分歧较大 心理不健康分类的用途 咨询心理学与临近学科的区分 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 限定心理健康咨询的范围 咨询方案的制定 疗效的评估 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的研究 职业培训 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心理问题由现实刺激激发,持续时间断短,情 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 反应尚未泛化的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1 因压力而产生冲突,并有不良的情绪体验

8、(厌烦 、后悔、懊丧、自责) 2 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1月,或间断出现2月 3 不良情绪基本能控制,行为正常,社会功能尚可 ,但效能下降 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以最初事件有关,与其他事 件无关 判断时应注意:刺激的性质,反应持续的时 间、强度、泛化情况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严重的心理问题是由较强的刺激激发,开始情 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泛化的心理不健 康状态 1 刺激强烈、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2 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持续时间26月 3 刺激强与反应呈正相关、早期可能失去理 智、逐渐减轻 4 痛苦情绪由最初刺激引起,但可被相关或类似 刺 激所激发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也可能为神经 症的早期阶段,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者而无 严重人格缺陷者归入此类。 考试成功! THANK YOU VERY MU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