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_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优良种质鉴定评价_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1954974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_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优良种质鉴定评价_项目取得重大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_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优良种质鉴定评价_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_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优良种质鉴定评价_项目取得重大进展(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耗糖量,这表明从田间高效运送甘蔗是困 难的,预计产糖量和总体产量都会明显降低 (图 1) 。 染菌还与不受控制的环境变量有关,例 如空气湿度,潮湿时会增加带到工厂的土壤 数量,从而增加了染菌数(图 2) 。 甘蔗中的大量土壤直接使糖损耗于滤泥 中,也导致葡聚糖的形成,结果是总体产量 减小(图 3) 。此外,甘蔗中的土壤不仅将细 菌带到工厂,也加快了设备的腐蚀。与葡聚 糖有关的另一参数是污水中的损糖量,导致 酒厂产量的明显降低(图 4) 。 蔗螟危害直接引起甘蔗中糖的损耗,并 增加染菌数(图 5) 。 一旦初压汁的乙醇含量提高,总体产量 和产糖量都会降低,而且,用比浊法测定的 糖质也会下降(图

2、 6) 。 与糖质有关的参数糖中不溶物含量 与糖浆颜色及黑霉点数之间都有正相关。糖 的可滤性(过滤速率)与糖的混浊度及糖中 葡聚糖含量之间也都有正相关(图 7) 。 回归分析得出几个具体参数的重要性概 述,用数量表示了工厂的损失。复回归分析 也可能是有用的。不过,要注意避免曲解本 意,数据分析必须考虑所有相关工厂的工序。 陈玉水译自International Sugar Journal20001102 (12): 8688(编校:阳小洋) 云南“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优良种质鉴定评价” 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甘蔗是我国的主要制糖原料,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多年来,由于甘蔗种质资源多样性遗传背景

3、不清和 优良种质贫乏,育种亲本材料比较狭窄,我国一直难于育成具有重大突破的优良品种。深入研究甘蔗种质资 源的遗传多样性并进行优良种质的鉴定评价,将为分子生物技术在甘蔗品种上的改良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 依据,为甘蔗杂交育种提供遗传背景清楚的优良种质材料。1996年至2000年,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中 科院昆明动物所、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单位承担实施了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甘蔗种质资 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优良种质鉴定评价” 课题。针对甘蔗种质资源多样性遗传背景不清和优良种质贫乏的重 要大问题,利用云南甘科所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拥有的丰富甘蔗种质资源优势,对甘蔗主要栽培原种和野生 近缘属种

4、,应用细胞、生化和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优良种质的鉴定评 价,目前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通过四年的研究,对不同地理分布和不同生态环境主要甘蔗栽培原种和野生近缘属种 (5 个属14种)的 染色体分析、叶绿体rbcL基因和核糖体ITS区的序列分析,检测出不同生态群体及属种间遗传分化的特异 性和规律性,构建了分子系统权,探明了属种间的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规律。特别是基于斑茅的叶绿体rbcL 基因和核糖体ITS区的序列分析,检测出斑茅存在特有的变异位点,为国内、外长期争论的斑茅新的分类地 位提供了分子依据。对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细茎野生种、斑茅等主要属种材料的染色体组分析、蛋白

5、电泳分 析及RA PD分析,检测出不同地理分布及不同生态条件下存在较明显的遗传差异,研究出我国甘蔗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的状况,明确了甘蔗细茎野生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规律和明显的地 理分布特点。从分子的实验分析结果提出中国甘蔗细茎野生种可能起源于云南南部的低海拔地区,从而推论 提出云南南部可能是世界野生甘蔗的起源中心之一。 在甘蔗种质资源遗传研究的基础上,项目还对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热带种、地方果蔗品种及其与主要野 生种的杂交后代进行了重要农艺性状(株高、茎径和锤度)的RA PD标记,初步寻找到3条可能与糖分性状 相连锁的RA PD特异片段,为杂交育种和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线索。 该项目于2000年底完成验收,专家认为该项目的研究完成,对加快甘蔗优良种的发掘利用,创造基蔗及 突破性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 斌 46 2001年3月 广 西 蔗 糖 第1期(总第22期) H1V1Amori m等:甘蔗质量对产糖量和酒精产量的影响 NO11, M ar1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