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概论及肿瘤诊断(1-6章)修改汇总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948585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学概论及肿瘤诊断(1-6章)修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肿瘤学概论及肿瘤诊断(1-6章)修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肿瘤学概论及肿瘤诊断(1-6章)修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肿瘤学概论及肿瘤诊断(1-6章)修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肿瘤学概论及肿瘤诊断(1-6章)修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学概论及肿瘤诊断(1-6章)修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学概论及肿瘤诊断(1-6章)修改汇总(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肿 瘤 学 概 论(1 -3章) 东营市人民医院 东营市立肿瘤医院 王旬果 13864768818 目的要求 o1、掌握肿瘤学概念、良恶性肿 瘤区别、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 掌握恶性肿瘤的特性。 o2、熟悉肿瘤病因学、肿瘤的生 长和转归。 o3、了解肿瘤的发展史、了解肿 瘤的发展和转归。 一、肿瘤 的 概念 肿瘤(tumor)是机体细胞在不同致癌因素长期作 用下,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所 形成的新生物叫肿瘤。 定义要点:1.不同致癌因素,病因多种多样。 2.致癌因素长期作用。 3.机体细胞过度增生,不受机体调节 。 4.分化异常,即异型性。 重点 二、肿瘤命名和分类 (一)命

2、名 一般根据组织来源和生物学行为。命名原则: 1.良性肿瘤:在来源组织名称后加“瘤”字,如纤 维瘤、腺瘤,有时还结合形态特点,如乳头状囊腺瘤。 2.癌(carcinoma):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在 来源组织或器官名称之后加一“癌”字。 3.肉瘤(sarcoma):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在来 源组织或器官名称之后加“肉瘤”,如纤维肉瘤、骨肉瘤 等。 4.母细胞瘤(blastoma):来源于胚胎、未成 熟组织或神经组织,如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等。良性的应冠以“良性”二字。 5.有些恶性肿瘤由于成分复杂或由于习惯沿袭, 在肿瘤名称前冠以“恶性”二字,如恶性畸胎瘤、恶性 脑膜瘤、恶

3、性神经鞘瘤。 6.其他:尚有按姓名含有肿瘤的成分及习惯叫法 等,如Hodgkin、癌肉瘤、白血病、精原细胞瘤等 (二)分类 1.肿瘤的分类常以它的组织发生为依据。每一类 又按照其分化程度及对机体的影响不同分为良性和恶 性两大类。 (1)上皮组织:鳞状上皮、基底细胞、腺上皮 、移行上皮。 (2)间叶组织:纤维结缔组织、脂肪、平滑肌 、横纹肌、血管、淋巴管、骨、软骨、滑膜、间皮。 (3)淋巴造血组织:淋巴瘤、白血病。 (4)神经组织:神经鞘膜瘤、胶质细胞、脑膜 组织等。 (5)其他: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瘤)、胎盘滋 养叶细胞(葡萄胎)、性腺或胚胎剩间中全能细胞( 畸胎瘤)。 2.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

4、性肿肿瘤恶恶性肿肿瘤 组织组织分化 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组织 的 形态态相似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组织 的形态态 差别别大 核分裂无或稀少,不见见病理核分裂像。多见见,并可见见病理核分裂像。 生长长速度缓缓慢较较快 生长长方式膨胀胀性和外生性生长长,前者常有包 膜形成,与周围组织围组织 一般分界清楚 ,故通常可推动动 浸润润性和外生性生长长,前者无包膜,一般 与周围组织围组织 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动, 后者每伴有浸润润性生长长 继发继发改变变很少性发发生坏死、出血常发发生出血、坏死、溃疡溃疡 形成等 转转移不转转移常有转转移 复发发手术术后很少复发发手术术等治疗疗后

5、较较多复发发 对对机体影 响 较较小,主要为为局部压压迫或阻塞作用 ,如发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严重 后果。 较较大,除压压迫、阻塞外,还还可以破坏原发发 处处和转转移处处的组织组织 ,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 染,甚至造成恶恶病质质 重点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区别并非绝对 o有些肿瘤(交界性肿瘤)的表现介于两者之间,如膀胱的乳 头状瘤具有良性细胞形态,但容易复发,甚至转变成恶性肿瘤。 o良性肿瘤如血管瘤多无包膜,界限不清,切除后容易复发 。 o良性肿瘤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如发生在心 脏的间皮瘤,仅数毫米大小,但可引起心律紊乱而导致患者猝死 。 o恶性肿瘤并非预后皆差,如皮肤基底细

6、胞癌生长缓慢,几 乎不发生转移,经治疗后能完全治愈。 o 肿瘤的良恶性也并非一成不变,有些良性肿瘤如不及时治 疗,可转变为恶性肿瘤,如结肠腺瘤行息肉可恶变为腺癌。偶尔 ,恶性肿瘤也可转变为良性肿瘤,如儿童的神经母细胞瘤可转变 为良性的节细胞神经瘤。 (三)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1.癌前病变:一般概念-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的病变,长 期存在可能转变为癌,平均为15-20年。 病理概念-细胞增生活跃、不典型性增生。 癌前疾病:是指一类统计学上具有明显癌变危险的疾病 ;如结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2.原位癌:一般指鳞状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的重度非 典型增生,可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

7、膜,是一种早期 癌。 3.非典型性增生:异型增生、间变。表现为细胞数量增多 ,且细胞异型性,但还不能诊断为癌。可分为轻(累及上皮下部 的1/3)、中(1/3-2/3)、重度(2/3以上),轻、中度病因消 除后可恢复正常,重度多转变为癌。 *隐匿性癌:原发癌较小,临床上未能发现,首先发现的 是转移性癌。 常见的癌前病变(要积极治疗!) 癌前病变变(状态态)肿肿瘤名称 乳腺增生性纤维纤维 囊性变变乳腺癌 慢性子宫颈宫颈 糜烂烂宫颈宫颈 癌 粘膜白斑口腔、外阴、阴茎癌 结结、直肠肠息肉状腺瘤结结、直肠肠癌 慢性萎缩缩性胃炎、胃溃疡溃疡胃癌 皮肤慢性溃疡溃疡 皮肤癌 慢性溃疡溃疡 性结肠结肠 炎结肠结

8、肠 腺癌 肝硬化 Barretts食管 肝癌 食管癌 三、病因学 肿瘤的病因非常复杂,目前研 究尚不十分明确,常常是一种致癌因素可 诱发多种肿瘤,而一种肿瘤又可能有多种 病因。 生活中的致癌物 o烟 o酒 o食物烹调 o药品 o腌制食品 o不良嗜好 病因学 化学性致癌因素生物性致癌因素 癌 AB 肿瘤的内因 D 物理性致癌因素 C 外因 内因 外因 外因 外因占全部致癌因素的90%以上 化学性致癌因素 o常见的化学因素:烷化剂、多环芳烃、芳香胺及 偶氮染料类、亚硝胺类和金属类等 o致癌机制:直接作用于基因,导致基因突变;或 者作用于基因水平以上,通过其他环节导致或诱导肿 瘤发生或转移 生物性致

9、癌因素 o乙肝病毒-乙肝高发区也是肝癌高发区,乙肝多在数 10年后发生肝癌 oEB病毒-一旦感染终身带病毒,与淋巴瘤、鼻咽癌 有关 o艾滋病毒-可引起卡波西肉瘤,是一种皮肤癌瘤 o黄曲霉菌-可引起肝癌、胃癌、肾癌、结直肠癌及卵 巢癌 o机制:作用于DNA或RNA 物理性致癌因素 o电磁辐射、异物刺激、损伤 o机制:主要使癌基因激活或DNA损伤, 引起癌基因启动,可以直接作用,也可作为自 由基的间接作用 肿瘤的内因 o肿瘤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及癌基因 o肿瘤与免疫:免疫监视学说 四、肿瘤的特征及特性 1.肿瘤细胞的特征 o异质性:肿瘤细胞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 的相似程度称为分化,即异质性。 o如果肿

10、瘤细胞的形态、功能、代谢、生 物学行为等方面与相应的正常细胞相似高 分化;反之则为低分化。 (1)增殖动力学特征 o正常细胞:增殖受机体控制 o肿瘤细胞:增殖不受机体控制 o一旦正常细胞变为肿瘤细胞,则其增殖 将失控而无限制繁殖增生,直至机体死亡 (2)形态学特征 形态学形态学 2 2 E E 3 3 4 4 1 1 细胞异型性, 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 细胞排列失极 性 细胞幼稚 细胞超微结构 改变,主要是 线粒体、内质 网等的变化 细胞生长活跃 (3)生物学特征 o致癌物质作用于DNA,使DNA结构破坏, 染色体发生断裂、重排、缺失或易位,而DNA复 制过程中出现碱基替代,密码插入及缺失或不

11、等交 换,导致基因突变。 o目前已知的基因100多种,其中包括src癌 基因族、myc基因族、myb、fos、ski、ets-2 、p53等基因。 o癌变过程中,癌基因与染色体的表现:癌基 因与染色体断裂一致,染色体易位与癌基因激活异 质性及染色体脆性部位与癌基因位点一致性。 (4)生物化学特征-对肿瘤诊断、鉴别 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生物化学 特征 糖链结构 的变化 糖原改变 酶学改变 核酸变化 2.恶性肿瘤的特性 自主性自主性浸润性浸润性转移性转移性 即无限制生长浸润和转移播散只有恶性肿瘤 才有转移 重点 五、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 o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 束到下一

12、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整个过程。包含静 止期(G0期)、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 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细胞分裂期 ( M 期) 。 o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增殖方式相同,细胞有丝分裂 的过程就是细胞增殖过程。 o生长比率:处于增殖周期的肿瘤细胞数占肿瘤细 胞总数的比率,生长比率高的肿瘤增长迅速。 o倍增时间:瘤体或细胞数增长1倍所需要的时间 。 重点 细胞增殖周期 重点 肿瘤生长 1g的肿瘤1kg的肿瘤病人死亡 从第1个癌细胞发展 到1cm3大小,需经 30代,即细胞周期时 间(TC)30的时间 达到临床确诊条件 肿瘤约10cm3 继续生长 1010亿个细胞亿个细胞10

13、10 9 9 1 1万亿个癌细胞万亿个癌细胞 101012 12 经过经过1010代代 肿瘤生长的影响因素 G0期细胞越多, 肿瘤生长越慢 癌细胞增殖能 力强,细胞凋 亡受抑制,肿 瘤生长快 G0G0期细胞期细胞 肿瘤的血液供应肿瘤的血液供应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 l 血供丰富,癌 细胞分裂活跃 周围围无明显显阻碍,向 周围围均匀扩张扩张 ,多 见见于良性肿肿瘤,多有 包膜或包膜不完整 浸润润性生长长 膨胀胀性生长长 部分恶恶性肿肿瘤亦可见见,早 期肉瘤、甲状腺滤滤泡性癌 ,无论论包膜完整与否,较较 无包膜者预预后好 恶恶性肿肿瘤的特点,癌 细细胞沿组织间组织间 隙或淋 巴管向周围组织围组织 浸润

14、润 导导致肿肿瘤与周围组织围组织 界限 不清,易使手术术切除不彻彻 底而致术术后局部复发发 肿瘤生长方式 取决于肿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肿肿瘤的发发生部位以及机体的防御能力 恶性肿瘤的转移 o定义:转移是指已浸润脱落的肿瘤细胞 ,通过某些途径或渠道,达到与原发灶不相 连甚至远离原发部位生长的过程。 o原发部位生长的肿瘤叫原发肿瘤,转移 到其他部位生长的肿瘤叫转移瘤,也称为子 瘤。 转移的过程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脱落在官腔、在血液、淋 巴管中运

15、行 与微循环内皮细胞粘附停留并穿 出微循环,在新的组织器官实质 繁殖生长形成转移率 癌细胞侵袭突破组织屏障进入 血管、淋巴管形成细胞栓子 淋巴道血管种植 转 移 瘤 转移途径 影响转移的因素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外界因素 肿瘤局部因素 全身因素 肿瘤学总论(肿瘤学总论(4-64-6章)章) o目的要求: o1、掌握肿瘤的诊断分级依据、肿瘤的 疗效判断标准、肿瘤患者临床分期。早期诊 断意义。 o2、熟悉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肿瘤标记物 ,及其在诊治过程中意义。 o3、了解肿瘤综合治疗方法、肿瘤外科 治疗发展趋势。 第一节 肿瘤标志物 o概念:肿瘤标志物是指那些由肿瘤组织 产生的存在于肿瘤组织本身,或分泌

16、至血液 或其他液体,或因肿瘤组织刺激,由宿主细 胞产生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一类物 质。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1、甲胎蛋白(AFP):13.6ng/ml( 化学发光法) o原发性肝细胞癌200ng/m1,且渐升 高,可达400ngm1。急慢性活动性肝炎可 100ng/m1,但随转氨酶恢复正常可逐渐降低。 o妊娠、睾丸及卵巢肿瘤、某些消化系肿瘤 伴肝转移者水平增高。 2、癌胚抗原(CEA):(发光) 4.3ng/ml o对消化道肿瘤如:胃、结直肠、胰腺、胆囊 肿瘤有较好的阳性检出率。 o亦可作为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 断指标。 o在良恶性疾病间可有交叉,对其特异性有一 定影响,但良性病变一般仅有暂时低度增高。 o可作为肿瘤病人的一般追踪随访指标。 3、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r或SF): 23.9-336.2ng/ml o贫血或肝功能异常,可使Fer的水平增高。 o原发性肝癌患者70以上Fer水平增高,与 AFP联合应用可提高阳性率。 o血液淋巴系统,及其它系统实体肿瘤可有一 定程度增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