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947501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pt(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三年7考 高考指数: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人类活动自然原因 环境问题 由环境 污染演 化而来 的问题 自然 资源 衰竭 问题 环境条件变化,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 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 概 念 类 型 环境 污染 问题 生 态破 坏问 题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部分资源趋于_,_拥有量减少 (1)成因:人类长期_自然资源。 (2)表现: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 (3)后果:资源不能满足人类需求。 2._,生物多样性受损 枯竭人均资源 大规模地开采和破坏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 漠化 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

2、下降 主要 类类型 主要污污染物 危 害 水污污 染 _、工业废业废 水、_、化肥及 畜禽粪粪便等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_ _或破坏_,造 成水质恶质恶 化 大气 污污染 气溶胶状态污态污 染物和 气体状态污态污 染物,常 见见的有_、 硫化氢氢、_ _、一氧化碳等 影响人类类和动动物的健康,危害 植被,腐蚀蚀材料,影响气候, 降低能见见度,引发发_ _、臭氧层层空洞和酸雨等 生活污水 农药体健康 人 生态环境 二氧化硫 氮 一氧化 应 温室效 主要 类类型 主要污污染物 危 害 土壤 污污染 有机污污染物、_ _、放射性元素、 _等 使土壤的性质质、组组成及形状等 发发生变变化,并导导致土

3、壤自然功 能失调调、_ 重金 属 病原体土壤质量恶化 【点睛】(1)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产 生,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2)人口的增长可以导致环境问题,但并不是环境问题形成的根 本原因,其根源在于人类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 人类 面临 的主 要环 境问 题 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的类型 资源枯竭,人均资源减少 ,生物多样性受损 ,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 【问题导引】 1.为什么说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2.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之间有什么联系? 1.环境问题的发生机理 环境问题是人地矛盾的产物,从发生机理上看,环境问题产生

4、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 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 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图: 2.各类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人 类 超过环境的 自净能力 环境污染 自 然 资 源 可再生 资源 非可再 生资源 补给、 再生、 繁殖需 要时间 蕴藏量 在一定 时间内 不增加 利用超过 极限,恢 复困难 开采过程 就是消耗 过程 环境问题 生 态 破 坏 资 源 枯 竭 排放 废弃物 环 境 提供 (1)环境污染指由于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破坏了自然环 境组成要素原有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导致环境各要素及整个环 境系统的自净能力降低或丧失,并发

5、生严重的质量退化,从而 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2)生态破坏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系统某一组成部分的功能遭到破 坏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系统本身按正常规律运动的能力( 自我平衡能力)降低,异常变化增多,整个环境系统的发展呈现 出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甚至生存的趋势。 (3)资源枯竭侧重于资源本身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生态破 坏侧重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导致的生态失衡现象 ,即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的表现。资源枯竭可导致生态破坏,同 时,生态破坏也会引起资源枯竭。 3.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能影响到其他国 家甚至全球,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因

6、为大气运动、洋流、地 表径流等是不受国界限制的,一国出现环境问题,就可能影响 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如酸雨、国际性河流污染、海洋污染、 臭氧层破坏、气候异常等。 【误区点拨台】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加严重。这是因为大多数发 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足够的经济、技术条 件解决环境问题,同时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 中国家,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 【师生互动】从人口、资源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环境问题产生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拓展延伸】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人口增长过快 对全球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 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多。 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

7、(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 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 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 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从 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 【对点演练】(2010北京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 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 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

8、工业革命初期 ,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 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 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图2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 回答第(2)题。 (2)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 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 (3)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解题指南】本题以世界能源利用发展和世界碳排放分布图为 材料,考查了环境问题及其分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阅 读图文材料,提取有用信息,综合分析比较差异。 【解析

9、】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 信息的能力,1830年前后,曲线的斜率发生明显的变化,表明 了英国煤炭产量增长速度的变化,原因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2)题,读图可知: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为5吨以下/年人, 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为15吨以上/年人,俄罗斯的人均碳排 放量为10.014.9吨/年人,法国的人均碳排放量为5.0 9.9吨/年人,印度的人均碳排放量为5吨以下/年人,再结合 各国人口总量,可以得出正确答案。要注意:碳排放特点从总量 和人均两个方面回答。第(3)题,考查温室效应的原理,该题属于 对世界热点知识全球变暖的考查。 答案:(1)变化:英国煤炭产量在1830年之

10、后加速增长。 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 了能源的需求;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使 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2)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 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 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接近。(四选其一) (3)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 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 作用增强)。 【变式备选】下列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分类正确的 是( ) 滥垦草地 大量施用剧毒农药 直接排放工业“三废” 不合理的灌溉

11、 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 捕杀濒临灭绝的动物 A., B., C., D., 【解析】选C。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属于 生态破坏的有,属于环境污染的有。 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分布 【问题导引】 1.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2.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典型分布地区有何不同? 1.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人类对资源 大规模开采 与破坏 自然资源的 数量有限性 资源数量锐减 、质量下降 水资源、土地 资源、矿产资 源、能源短缺 资源 枯竭 2.生态破坏问题 表 现现原 因典例或分布 森林的环环境调节调节 功能下降 滥滥伐森林 巴西热带热带 雨林遭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 荒漠化

12、加剧剧 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 的荒漠化趋势趋势 与沙尘尘暴、 巴比伦伦王国的消失 土壤盐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溉等 黄淮海平原的次生盐盐碱化 、内陆陆干旱区原生盐盐碱化 生物多样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环境 遭到破坏或过过度 捕猎猎等原因 过过度捕猎华猎华 南虎、藏羚羊 ,湿地破坏等 3.环境污染及其衍生出的问题 (1)环境污染问题。 污污 染 类类 型原 因典 型 事 例 大气污污染、水体污污 染、土壤污污染 工业业三废废和危害人 体健康的农药农药 任意 排放 泰晤士河的悲剧剧 固体废废弃物污污染 生产产和生活中的大 量垃圾任意堆放 街道垃圾的任意堆 放 噪声污污染交通、工厂等

13、 噪声无形的杀杀 手 污污 染 类类 型原 因典 型 事 例 辐辐射污污染放射性物质质泄漏 原苏联苏联 切尔诺贝诺贝 利 核电电站泄漏 海洋污污染 各类污类污 染物排入海 洋 渤海湾大赤潮、日 本水俣湾事件、海 上石油泄漏 (2)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表 现现原 因典例或分布 全球 变变暖 自然:气候的变变化 人为为:燃烧矿烧矿 物燃料、排放 温室气体、乱砍滥滥伐森林 全球 臭氧层层 破坏 自然:太阳活动动 人为为:大量排放氯氯氟烃烃等消 耗臭氧的物质质 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 出现现臭氧层层空洞 表 现现原 因典例或分布 酸雨 自然:地形造成酸性气体不易 扩扩散 人为为:燃烧矿烧矿 物燃料

14、排放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世界:西欧、北美、 日本 中国:南方地区 【师生互动】我国目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拓展延伸】我国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1)我国北方的沙尘暴愈来愈频繁。 (2)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水旱灾害问题。 (3)我国土地的荒漠化、土地的盐碱化、土壤的侵蚀(水土流失) 问题。 最为严重 的地区 (4)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日趋紧张。 (5)我国三河(海河、辽河、淮河)和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 水质恶化问题。 土地荒漠化西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 土地盐碱化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和长江上游地区 【误区点拨台】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异同 水土流失是在湿润或半

15、湿润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条 件及人为植被破坏导致的。现代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不合理的人 类活动造成严重的植被破坏形成的。而在干旱地区,植被破坏 会导致沙尘暴或土地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都属 于生态破坏问题。 【对点演练】2011年10月17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国 会议在韩国召开,首次在亚洲国家举行,这在亚洲受荒漠化、土 地退化和干旱影响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有着特殊意义。据此回答(1) (3)题。 (1)下列关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亚洲的荒漠化已经得到根治 对亚洲荒漠化进行关注 亚洲的荒漠化主要是自然因素引起的 防治土地荒漠化要加强国际合作 A. B. C. D. (2)在韩国召开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会议,说明( ) 韩国保护湿地和防治荒漠化成效显著 韩国荒漠化面积最大 东北亚地区没有荒漠化土地 东北亚地区的荒漠化正在快速蔓延 A. B. C. D. (3)目前,防治亚洲荒漠化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禁止放牧 B.恢复植被 C.人工降水 D.发展经济 【解题指南】(1)要紧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如亚洲受荒漠化、 土地退化和干旱影响日趋严重等。(2)韩国地处朝鲜半岛南部, 是一个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