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习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946684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习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018江西红色七校第一次联考,1315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13题。1.该流域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B. 距河810 km处人口分布最多C. 3 5003 699 m高程处人口最为密集D.高程4 500 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2.该流域可能位于()A.巴西高原B.南部非洲C.藏南谷地 D.北美大草原3.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能资源分布B.

2、取用水方便程度C.交通通达度D.地形地势和坡向一位去西藏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车儿沿着川藏公路前行,只见一个个典型的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布在公路两旁,一条浅浅的小河与公路相依相偎地蜿蜒流淌。”下图示意川藏公路中的一段。据此回答45题。4.川藏公路多沿河修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取水方便B.气温高C.地势起伏小D.聚落多5.川藏公路多建在河谷的北岸,是因为北岸()A.光照条件好,行车安全B.植被茂密,泥石流较少C.沉积为主,路基更稳定D.气温高,积雪比南岸少考点2自然因素对聚落的影响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1820巴伦西亚位于地中海沿岸巴伦西亚湾,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一直有着“地中海明珠”

3、的美誉。公元前138年,罗马人在古希腊人建立的小村落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命名为巴伦西亚沿用至今。目前,巴伦西亚市仍是地中海沿岸重要的商埠、经济、文化中心和西班牙四大工业区之一。下图示意巴伦西亚地理位置。据此完成68题。6.影响巴伦西亚早期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河流C.气候D.交通7.图里亚河被称为巴伦西亚的“母亲河”,其主要原因是该河()A.沿岸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B.流量稳定,内河航运便利C.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D.水系发达,流域面积较广8.巴伦西亚被誉为“地中海明珠”主要得益于其()A.丰富的自然资源 B.优越的地理位置C.发达的工业经济D.先进的农业技术9.2015广东

4、文综卷,11,4分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考点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8河南商丘九校联考,1213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011题。10.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D

5、.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10年都比前10年明显变暖11.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能()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12.2014广东文综卷,11,4分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下图)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的解释是()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2014福建文综卷,34,8分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 读图回答13

6、14题。1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1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A.冰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考点4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3安徽文综卷,27,4分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题。15.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2018吉林、黑龙江九校联考,2526读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1617题。16.与2005年相比,我国2015年

7、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增幅最大的是()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水电17.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A.天然气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2018吉林长春月考,910石油植物是指能直接生产工业用燃料油,或经发酵加工后能生产燃料油的植物总称,其生产的燃料油称为生物石油。我国拥有丰富的石油植物资源。据此完成1819题。18.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划分,石油植物属于()A.矿产资源B.生物资源 C.气候资源 D.土地资源19.制约我国当前对生物石油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是()原料市场需求生产成本科

8、技A.B.C.D. 2018河北衡水中学调研,4143在新疆伊犁、塔城、喀什等地,寒冬采冰储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等到来年夏天出售到市场上。下图为伊犁河及其支流吉尔格朗河示意图,这里曾是伊犁河谷最大的采冰场,但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据此回答2022题。20.新疆伊犁寒冬采冰储藏主要用于()A.制作冰雕景观,发展冰雪旅游B.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保鲜C.获取淡水,缓解用水紧张状况D.夜间纳凉,调节室内气温21.吉尔格朗河成为伊犁河谷最大采冰场的主要原因是()A.水质较好,运输便利B.水量丰富,产冰量大C.水流缓慢,透明度高D.河道较浅,易于开采22.导致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的原因

9、是()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发现新的采冰区机器制冰的大量出现水质污染加剧A.B.C.D.考点5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23.2014广东文综卷,2,4分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 2018河北保定模拟,1011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暴发的由暴雨、积雪融水等引发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碎屑等物质沿坡面向下运动形成的特殊洪流。下图为某区域泥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24.图中表示的是()A.泥石流的供给区B.泥石流的通过区C.泥石流的堆积区D

10、.堰塞湖25.泥石流堆积区的特点是()A.高低不平,大小石块混杂B.地形平坦,沉积物有明显分层C.地势平缓,沉积物分选性好D.波状起伏,沉积物磨圆度好2014重庆文综卷,56,8分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2627题。26.图中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A.年降水量少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27.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A.流速减小B.流速加大C.水位涨落D.水位稳定答案1.C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错;距河12 km处人口密度最大,说明人口

11、分布最多,B错;3 5003 699 m高程处人口总数累积频率变化大,说明人口最密集,C对;高程4 500 m以上人口总数累积频率变化小,说明人口密度变化小,D错。2.C3 5003 999 m高程处,人口总数累积频率变化大,说明人口总数较大,人口密度较大,4 000 m以上人口总数累积频率变化小,人口密度较小,说明人口较少。选项中只有藏南谷地符合。3.B读图可知,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人们沿河居住,主要原因是取水方便,B对;水能资源分布不影响人口分布,A错;当地人口流动小,交通通达度对人口分布影响比较小,C错;地形地势对人口分布影响大,坡向影响比较小,D错。4.D山区公路多沿河而建,部分

12、原因是沿河地带地势起伏小(容易修建),最重要的原因是山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带,沿河修路方便居民出行。5.A川藏公路穿越高山峡谷,谷底较深,光照条件较差,河谷北岸属于阳坡,光照条件相对较好。6.B早期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较差,聚落临河布局有利于取水,所以早期影响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是河流。7.A河流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农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8.B巴伦西亚为地中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9.A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纬度较高,冬季时间长,冻融作用对建筑物的地基破坏大。阳坡冬季白天受到的太阳辐射比阴坡强,气温日较

13、差比阴坡大,故冻融作用比阴坡强。冻融作用越强,对建筑物地基的破坏越大,因此该地区居民点多分布在阴坡上。10.D读图可知,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上升;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低;20世纪70年代以后,每10年的气温距平值逐渐增大,说明全球每10年都比前10年明显变暖。11.B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增强。12.B全球气候变暖最直接的影响是冰川融化,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从而使欧洲西北部冬季温度偏低。13.A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流域朝向南面、东南面的冰川面积大大缩小,而朝向东面、偏北面的冰川面积增大。这是因为气候变暖

14、使得该流域偏南面冰川融化,造成冰川面积缩小。冰川面积变化与地壳抬升无关,也不是受流水搬运、风力侵蚀等的影响。14.C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冰川面积缩小会使河流的流量减少,使得地方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冰川面积减少,冰蚀作用减弱,绿洲的面积将缩小,流域面积也会缩小。15.C水能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量的根本来源均为太阳辐射能,故选项A错误;石油和天然气大多是由缺氧环境下迅速被掩埋的死亡生物生成的,而不是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故选项B错误;伏尔加河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油气开发,比如将河水注入油井和气井,可降低油气的开采成本;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输往西欧主要依靠管道,或通过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往其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输往西欧,故排除选项D。16.C比重增幅应读图中的折线。由图可知,与2005年相比,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增幅最大的是天然气。17.C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上升很快,但短期内无法取代煤炭的能源地位;核电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几乎没有变化,但是2015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肯定比2005年大得多,所以核电的消费总量应该是增加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且2015年能源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