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946649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题组1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7海南地理卷,911,9分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13题。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A.谷地面积B.河流水量 C.林木产量 D.风俗习惯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A.通风B.避灾 C.采光D.美观3.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砾石多退水快历时长流速缓A.B.C.D.2014广东文综卷,45,8分图1、图2分别

2、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图1 图2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5.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2013海南地理卷,1112,6分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

3、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67题。6.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免崩塌、滑坡7.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A.河流水量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D.林木蓄积量题组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7天津文综卷,10,4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上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8.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上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

4、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800 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2016浙江文综卷,1,4分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读图完成下题。9.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2016上海地理卷,25,2分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5、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与生活。10.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A.B.C.D.2015海南地理卷,1314,6分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1112题。1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A.蒙古高原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1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A.大气成分的差异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D.大洋环流的差异13.2013广东文综卷,10,4分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

6、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 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2013江苏地理卷,1314,4分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5月初超过400 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与全国温度曲线()、黄河流域温度曲线()、江苏省温度曲线()、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比较图。读图回答1415题。14.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A.正比关系B.正相关关系 C.反比关系D.负相关关系15.各地年平均气温

7、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海拔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题组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2013重庆文综卷,45,8分图示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图回答1617题。16.两国相比()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17.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A.国土面积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D.科技发展水平高题组4自然灾害对

8、人类的危害2017北京文综卷,2,4分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8.该台风()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 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 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19.2015广东文综卷,9,4分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20.2015广东文综卷,10,4分下图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A.甲B.乙C.

9、丙D.丁21.2015天津文综卷,13(3),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图中所示甲、乙两地2014年先后发生了地震,相关情况见下表。地点地震时间震级震源深度地形状况植被状况人员财产损失甲8月6日16:306.5级12 km高山峡谷稀疏大乙10月17日21:496.6级5 km丘陵为主茂密小甲地损失比乙地大,主要是由于甲地的地震引发了灾害,此灾害是如何形成的?请利用表中两条信息加以说明。22.2015浙江文综卷,37(1),8分根据下图,完成问题。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藏族传统的乡村聚落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体现了封闭性、内向型和节俭性的高原地域

10、文化。下图为甘南藏族自治州某乡村聚落水系空间形态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区域为()A.地形平坦的高原区B.周高中低的盆地区C.山河相间的峡谷区D.北高南低的平原区2.图中村寨多建在()A.安全性好的山顶B.隐蔽性好的峡谷 C.适宜耕作的河谷D.背风向阳的缓坡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最北端的气温升至0 以上,引发世人关注。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完成34题。3.“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原因是()A.受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 B.极昼时间长,海水热量收入多C.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 D.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

11、剧增4.受“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首现日期推迟的是()A.苔原植物的花期 B.北极鸭的北迁日期C.入海河流的汛期 D.沿海港口的封冻期冻融泥石流是冻土地区最重要的物质运移和地貌作用过程之一。一般发生在坡角为520的斜坡上。当冻土层上部解冻时,融水使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表层物质达成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从而使上层土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融冻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形成冻融泥石流。下图为冻融泥石流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与降雨泥石流相比,冻融泥石流所具有的特点是()A.移动速度慢B.形成规模大 C.破坏力极强D.多为突发性6.与冻融泥石流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12、A.地形B.降水 C.气温D.植被风暴潮,是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导致海面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涨潮时的水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下图是渤海湾2015年3月8日(农历正月十八)潮位和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7.据图推测该日渤海湾所在的天气系统及其位置是() A.台风中心北部B.温带气旋北部C.台风中心南部D.温带气旋南部8.对当天渤海湾风暴潮潮位影响不大的因素是()A.正值天文大潮时期B.位于浅海大陆架C.喇叭口状海湾 D.入海河流顶托作用9.在渤海沿岸,目前最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A.完善预警系统B.兴建防护林C.修筑

13、沿海堤坝D.恢复沿海湿地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下图示意2015年世界总体和部分国家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据此完成1011题。10.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A.原油、天然气、原煤、核电水电等其他B.原油、原煤、天然气、核电水电等其他C.原煤、原油、天然气、核电水电等其他D.天然气、原油、原煤、核电水电等其他11.与印度相比,中国()A.人均能源消费量更大B.天然气使用量较小C.水能蕴藏量较小 D.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更优二、非选择题(共26分)12.(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乌拉圭境内大部分地势平坦,北部和东部有少数低山分布,山区植被破坏

14、严重。2016年4月15日,乌拉圭经历由大西洋登陆的龙卷风而引起的强降水,境内多条河流洪水泛滥,涝灾严重。下图为该国洪水过后某一时刻的等积水深度线分布图。(1)描述该国图示时刻地表积水分布状况并分析其原因。(7分)(2)简述这次洪涝灾害的形成过程。(5分)13.(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厄尔布尔士山脉是伊朗高原北部的重要山脉,北临里海,南部为伊朗高原。M和N两地降水量差异十分显著,M地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而N地降水量为200500 mm。在厄尔布尔士山脉西侧山区分布有面积广阔的落叶阔叶林。下图为厄尔布尔士山脉局部区域示意图。(1)分析M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征并说明其原因。(4分)(2)比较厄尔布尔士山脉南、北两侧聚落分布的差异,并说明其原因。(4分)(3)每年夏季,图示区域厄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