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第1部分:总体部分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1944522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第1部分:总体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第1部分:总体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第1部分:总体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第1部分:总体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第1部分:总体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第1部分:总体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第1部分:总体部分(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普通商密5 年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企业标准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Standar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orationStandar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oration Q/Q/DGDG 1 1- -M0M002.102.120201 12 2 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设计导则 Design Guidelines Design Guidelines for for C Coal oal H Handlin

2、g andling S Systemystem of of F Fossil ossil F Fuel uel P Power ower P Plantlant 第第 1 1 部分部分 总体部分总体部分 Part1:Part1: GeneralGeneral 20201 12 2- -0303- -2222 发布发布 20201 12 2- -0404- -2323 实施实施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发发 布布 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 第 1 部分 总体部分 Q/DG 1-M002.1201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本文件的知识产权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

3、团公司所有,任何单 位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I 目 次 前言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3 4.1 运煤系统的设计原则 . 3 4.2 设计输入内容 . 4 4.3 运煤系统功能 . 4 4.4 设计范围 . 5 5 卸煤设施 5 5.1 铁路来煤 . 5 5.2 公路来煤 13 5.3 设计分界 15 5.4 带式输送机来煤 16 6 贮煤设施 . 17 6.1 系统设计 17 6.2 常见设计方案 18 6.3 设备配置与选择 20 6.4 设计计算 22 6.5 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4

4、7 带式输送机 . 24 7.1 系统设计 24 7.2 常见设计方案 25 7.3 设备配置与选择 25 7.4 设计计算 26 7.5 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7 8 筛、碎设备 . 27 8.1 系统设计 27 8.2 常见设计方案 27 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 第 1 部分 总体部分 Q/DG 1-M002.1201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本文件的知识产权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所有,任何单 位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II 8.3 设备配置与选择 28 8.4 设计计算 29 8.5 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9 9 混煤设施 . 30

5、9.1 系统设计 30 9.2 常见设计方案 30 9.3 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 10 运煤辅助设施 . 31 10.1 系统设计 31 10.2 设备配置与选择 32 10.3 辅助设施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3 11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3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圆形煤场储量表 35 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 第 1 部分 总体部分 Q/DG 1-M002.1201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本文件的知识产权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所有, 任何单 位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III 前 言 本导则是根据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文件关于下达 200

6、9 年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 司新开科技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编制。 本导则是对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T 50660-2011)、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 规程 第一部分:运煤系统 (DL/T 5187.1-2004)、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二部分: 煤尘防治(DL/T 5187.2-2004)等标准在运煤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提出指导性建议,以使设计者能 更准确和方便的应用这些标准。 本导则为系列导则,由七个部分组成:第 1 部分 总体部分;第 2 部分 卸煤设施;第 3 部分 贮煤设施;第 4 部分 带式输送机;第 5 部分 转运站;第 6 部分 筛、碎设备;第 7 部分 运煤

7、辅助设施。 本部分为第 1 部分 总体部分 本导则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本导则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技术标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导则由西北电力设计院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胡军、唐科歧、许一冰、章艳、叶海颖、刘芳、周曼毅、段艳芳、高红旗、 李阳。 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 第 1 部分 总体部分 Q/DG 1-M002.1201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本文件的知识产权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所有,任何单 位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1 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 第 1 部分 总体部分 1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燃煤火力发电厂运煤

8、系统方案设计和设备选型的主要原则。 本导则适用于单机容量为 125MW1000MW 新建、扩建的燃煤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的方案设计。 采用其它固体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GB/T 50660-2011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DL/T 5187.12004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运煤系统 DL

9、/T 5187.22004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 2 部分:煤尘防治 DL/T 52032005 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技术规程 D/DG1-A009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设计导则 Q/DG1-M0012010 管状带式输送机设计技术导则 DTII(A)型 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 3.1 运 煤系统 coal handling system 指火力发电厂将来煤通过接卸、贮存、运输、筛碎等工艺,制备成合适粒径和品质,然后输送 到锅炉房原煤斗的整个工艺系统。其中包括卸煤、贮煤、破碎筛分、运输、配煤等主系统以及杂物 清除、取样、计量及其它

10、辅助设备和附属建筑。 3.2 敞车 open wagon 具有端壁、侧壁、地板而无车顶,向上敞开的运煤货车。 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 第 1 部分 总体部分 Q/DG 1-M002.1201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本文件的知识产权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所有,任何单 位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2 3.3 煤炭漏斗车 self unloading type coal hopper wagon 由车体上部装入原煤,通过开启车体下部漏斗底门、靠原煤自身重力自动卸出的运煤车辆。 3.4 翻车机 wagon tippler 将铁路敞车翻转一定角度,使煤靠

11、自重卸下的机械。 3.5 翻车机及其调车系统 wagon tippler and shutting system 由翻车机及其调车设备组成,完成运煤车皮重车调入、翻卸、空车的迁移和集结功能的系统, 由重车调车机、翻车机、牵车台、空车调车机等组成。 3.6 敞车缝式煤槽卸煤装置 slot type coal unloading trench for universal wagon 接卸火车敞车且与螺旋卸车机配套使用的底部出口为长缝式结构的混凝土煤沟装置。 3.7 煤炭漏斗车缝式煤槽卸煤装置 slot type coal unloading trench for self unloading ty

12、pe coal hopper wagon 接卸煤炭漏斗车且底部出口为长缝式结构的混凝土煤沟装置。 3.8 汽车缝式煤槽卸煤装置 slot type coal unloading trench for truck 接卸汽车运煤车辆且底部出口为长缝式结构的混凝土煤沟装置。 3.9 露天贮煤设施 open coal storage facility 指煤场上方不设任何封闭的储煤设施。 3.10 封闭贮煤设施 closure coal storage facility 指煤场四周及上方封闭的储煤设施。 3.11 带式输送机 belt conveyor 由驱动装置、输送带、滚筒、托辊、张紧装置、钢支架等

13、组成的连续运输物料的机械设备。 3.12 曲线带式输送机 sweeping curve conveyor 利用普通带式输送机部件实现水平转弯的一种新型连续输送设备,适用于输送机线路的起点和 终点不能直线连接时的情况,采用弯曲的运行线路以绕开障碍物或不利地段,实现少设或不设中间 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 第 1 部分 总体部分 Q/DG 1-M002.1201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本文件的知识产权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所有,任何单 位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3 转载站。 3.13 转载点 transfer point 连接各路带式输送机、或连接

14、给料设备与带式输送机的位置,实现物料的逐级输送。 3.14 悬臂斗轮堆取料机 booming type bucket wheel stacker-reclaimer 由斗轮、回转机构、变幅机构、行走机构、悬臂带式输送机、尾车及金属结构和电气装置等构 成,完成煤场连续堆、取料作业的有轨机械。 3.15 门式斗轮堆取料机 portal-type rotary-wheel stacker-reclaimer 由门架、滚轮、小车、带式输送机、活动梁、起升机构、行走机构、尾车及金属结构和电气装 置等构成,完成煤场连续堆、取料作业的有轨机械。 3.16 碎煤机 coal crusher 将燃煤破碎至锅炉制

15、粉系统所需粒度的碎煤设备。 4 总则 4.1 运煤系统的设计原则 4.1.1 运煤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有关电厂输煤系统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4.1.2 运煤系统设计应与电厂的总平面相协调,并力求做到流程合理、布置紧凑、操作方便,保 证运煤系统的可靠性、合理性、经济性。 4.1.3 运煤系统的设计规模应综合考虑本期容量和规划容量,并结合厂内外的边界条件,在保证 实现系统功能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认真考虑系统的建设规模,使设计方案具有较高的经济性、灵活 性和适应能力。 4.1.4 运煤系统设计应结合工程的特点,积极慎重地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成熟 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布置、新结构、努力提高运煤系统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4.1.5 扩建电厂的运煤系统的设计,应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电厂运煤系统的 设施和能力,以便节约本期投资。 4.1.6 运煤系统设计宜做多方案比较,考虑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最终选择综合性能较好的方案。 4.1.7 运煤系统转运设备(或部件)的选择和布置应满足煤流通畅并易于调节、落差较小、控制 方便、运行可靠、便于维修等技术要求。 4.1.8 煤电联营电厂的厂内卸煤系统、贮煤系统、筛碎系统应与煤矿工业场的有关设施统一考虑, 厂内系统可简化或取消。 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计导则 第 1 部分 总体部分 Q/DG 1-M002.12012 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