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CH10组织变革类型和方式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111941178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管理CH10组织变革类型和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组织管理CH10组织变革类型和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组织管理CH10组织变革类型和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组织管理CH10组织变革类型和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组织管理CH10组织变革类型和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管理CH10组织变革类型和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管理CH10组织变革类型和方式(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組織管理 CH10 組織變革的類型與方式 1 組織變革 n指組織從他們現在的狀態轉變到期望的未來狀態, 以增進其效能的過程。 n目標就是要發現新的或改良過的方式來運用資源與 能力,以增進組織為利害關係團體創造價值的能力 。 n一個正在衰退中的組織,可能需要重整其資源以改善其對 環境的適應力。 nEX:1990年代的IBM、GM。 n一個成長的組織,也可能需要改變其使用資源的方法,以 發展新產品或發現現有產品的新市場。 nEX : Wal-Mart、Target。 2 Lewin 變革力場理論 (force-field theory) n主張組織中存在兩組相抗衡的力量,抗衡的結果影 響組織的改變

2、。 績效水準 時間 變革的阻力 變革的阻力 變革推動力變革推動力 P1 P2 變革 3 問題一:漸進式變革與革命式變革有 何不同? 組織變革可分為兩大類: n漸進式變革(evolutionary change) 是逐步的、漸進的、有特定焦點的。 n革命式變革(revolutionary change) 是迅速的、激烈的、涉及整個組織的。 4 漸進式變革 (evolutionary change) n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去進行各項改善與調整,而 能慢慢適應環境的變化,簡單來說,就是以內 部改造來激發員工的活力,改良企業的體質。 n漸進式變革所採用的工具 n社會技術系統理論 n全面品質管理(TQM)

3、n建立賦權的彈性工作團體 5 革命式變革 (revolutionary change) n可能造成劇烈的變動,包括全新的做事方式、新 目標與新結構,且對所有組織層次發生影響。 n革命式變革所採用的工具 n 如:流程再造、結構重整、與創新。 6 1、社會技術系統理論 (sociotechnical systems theory) n是一項指出改變角色和任務或技術關係對於提升組 織效能之重要性的理論。 n此理論源自於一項英國煤礦開採工作改變的研究。 n當改變任務和角色關係時,管理者必須體認到逐步 調整技術系統和社會系統的需要,而不至於讓團體 的規範和凝聚力遭到破壞。 7 2、全面品質管理 (tot

4、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n是一種持續性與經常性的投入,透過組織所有功能 部門的共同努力,去發現改善產品和服務品質的方 法。 n透過改變跨部門間的關係來改善品質。 n需要員工與管理者採用新的角度來看待他們在組織 中的角色。 n讓員工與管理者都能分享因為實施TQM所獲得的利 益。 8 Citibank 使用TQM提升顧客忠誠度 Citibank使用TQM來加強對顧客需求的回應。 1.著重辨識顧客不滿意因素。 n成立跨功能團隊,將每項顧客服務所涉及的部門和人員等 細節加以分析。 2.管理者負責減低工作流程的複雜性,並找出最有 效處理顧客需求的方法。 9 3、彈性工人與

5、彈性工作團隊 n彈性工人 1.是員工需要同時去開發和獲取組裝多種產品所需的 技能,每一位工人均可接手任何其他工作 2.因此組織得以快速地回應環境的改變。 n彈性工作團隊 1.是指製造過程中,負責特定階段的所有操作任務的 一群工人。 2.先前都只對自己執行的任務負責的生產線工人,被分 成幾群,然後共同被指派負責某個製造階段。 3.管理者的角色不再是監督者或命令者,而是促進者, 讓工作團隊得以順利地執行他們的工作,並改善工作 流 程。 10 11 GM和Toyota賦予工廠新生命 n1963年,Fremont汽車工廠生產力和品質不佳,員 工濫用藥物和酗酒,缺勤率高,以致需僱用數百位 額外員工讓生產

6、線不受影響。 n1983年,GM和Toyota成立合資公司,合作將 Fremont重新營運。 n1984年,NUMMI工廠在日本管理團隊的控制下重新 開始營運。 12 如何解決? n將工人區分為350個彈性工作團隊,每個團隊成員5-7人,加 上一位團隊領導人。每個工人都要會做其他工人的工作。 n所有工人都被訓練學習工作分析程序,以具備自主改善工人 和任務關係的能力。 n團隊成員設計各項團隊中的工作,記錄每項工作所需時間, 嘗試尋找更好的任務執行方法。 n新的工作團隊不只自己做工作分析,還負責監督產品品質。 n管理者提供基層員工支援,不是監督也不是指導員工。 n不裁員政策,高度密集訓練員工,利用

7、彈性工作團隊來讓員 工控制生產線,而不是管理者。 13 小結 n組織若從事革命式變革,即是採取一個由上而下的 變革策略(top-down change strategy),組織會等 到他們認為不變革的成本將超過克服組織慣性的成 本時,才會提出變革的總體規劃。 n漸進式變革(evolutionary change)仰賴由下而上 的變革策略(bottom-up change strategy)。 n管理者若意識到組織變革的不確定性,最好是透過 不斷調整策略與結構的漸進式過程來管理變革。 14 問題二:什麼是企業流程?為什麼流程再造 會成為當今普遍被採用的組織變革方式。 n企業流程(business

8、 process)是指任何打通功能邊界的活動 ,如訂單處理、存貨控制、或產品設計。 n這些活動對於快速將商品與服務配送到顧客手中,或者對於 提升品質和降低成本而言是重要的。 n流程再造(reengineering)涉及從根本上再思考企業的流程 並做大幅度的重新設計,以達到關鍵且立即性績效指標的躍 進,如成本、品質、服務、與速度等。 n採取流程再造要先忘記現存任務、角色與工作活動的安排, 以顧客(非產品或服務)為再造過程的焦點。 15 16 流程再造三大原則 n依產出而非任務來組織,儘可能由一個人或一個功 能負責一個流程的所有活動,以免任務在功能間移 轉及發生需要整合的情況。 n讓使用流程產出的

9、人來執行該流程。建立規章及SOP 控制流程。 n將決策分權到決策發生處,增加回應性。 17 Hallmark Card公司 nHallmark Card公司在美國佔有55%的市佔率,但 1990年代開始出現以低價方式或批發商店販賣較特 殊種類卡片的競爭者。 n雖然Hallmark Card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創意團隊 ,超過700位員工,每年設計24,000張卡片,卻要花 費三年才能將一張嶄新的卡片推向市場。 n消費者需求的資訊很久才會傳到卡片設計師手上, 低效能導致公司無法即時對競爭者做出回應。 18 如何解決? n將100位主管組成團隊,提出100個提升效率與效能的相關建 議。希望公司的企

10、業流程做完全改造。 n過去採用功能別結構,現在成立跨功能團隊結構,來自不同 部門的設計、文案、編輯工作者編入同一團隊,提高效率。 n所有團隊成員在卡片一開始設計時就一起工作,並同時幫助 對方評估產品,以及提供團隊成員關於消費者需求的相關資 訊。 n引進電腦化的尖端採購系統,立即了解各店內銷售的卡片種 類和數量,使團隊持續設計出消費者需要的卡片。 19 問題三:為什麼在進行結構重整後, 有時候必須跟著實施流程再造? n結構重整(restructuring):是只管理者透過任 務與職權關係的改變,以及重新設計結構與文化 ,來改善組織效能的過程。 n近年最普遍的重整方法為 n精簡(downsizin

11、g):縮減組織層級,裁 掉管理者和員工,以降低科層成本的過程。 n一但新的、有效率的任務與角色關係被建立起來 後,完成目標要進行的各項工作也須重新安排。 20 問題四:說明行動研究的主要步驟 n行動研究:是一種產生與獲得知識的策略,管理 者可以使用它來定義組織所期望的未來狀態,以 及規劃變革專案,並使組織能達到該狀態。 行動的評估 確認期望的未來狀態 行動的執行 組織診斷 將行動研究體制化行動研究的主要步驟21 行動研究的主要步驟 n組織診斷: n管理者需要去確認需要被解決的問題為何,以及應該採用 何種變革方式。 n管理者必須從組織中各接以及外部人員(如供應商與顧客 )身上蒐集資訊,以利了解問

12、題是什麼。 n確認期望的未來狀態: n確認組織要變成什麼樣子。 n管理者必須設計出各種能讓組織賣像所期待未來的行動方 案,以及確認需要實施的變革類型。 22 行動研究的主要步驟 n行動的執行: 1.管理者要先確認變革的主力(包括組織團體與個人層次) 。 2.決定由誰負責執行變革,以及控制整個變革過程。 外部變革代理人(external change agent):具管理變革專業的外 部顧問。 內部變革代理人(internal change agent):熟西組織內部有待改 革狀況的公司管理者。 3.確認採用哪種變革策略能最有效地解凍、改變與再凍結組 織。 由上而下的變革(top-down ch

13、ange):由組織高成主管負責執行 變革。 由下而上的變革(bottom-up change):由組織低階員工所執行 的變革,它是逐步進行的,最後整個組織才都感受到此變革。 23 行動研究的主要步驟 n行動的評估: n對於變革行動的評估,以便了解變革是否達成既 定的目標。 n先訂定評估準則,作為評估的依據。 n將行動研究體制化: n將行動研究體制化(institutionalizing),成為組織中每位 成員的習慣或必須遵守的規範。 24 運用在行動研究專案中的技術 n組織發展(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OD):是 管理者可以運用在行動研究專案中,用以提昇組織 適

14、應力的一系列技術與方法。 n處理變革阻力的OD技術: n教育與溝通 n參與及賦權 n協助與促進 n協商與談判 n操控 n強迫 25 處理變革阻力的OD技術 n教育與溝通:變革阻力主要源自於對未來的不確定 感,內部或外部變革代理人可以透過教育與溝通, 提供給員工變革的相關資訊。 nWalMart有一套電子視訊系統,總部的管理者可以透過這 套系統,將組織未來的改變計畫傳到每一家分店,讓所有 主管員工都可以事先了解。 n當組織成員體認到變革的好處,更可取得員工的合 作,減低其抗拒。 26 處理變革阻力的OD技術 n參與及賦權:參與加上賦權增加員工在決策上的涉 入,也給他們更多改變工作程序以提升績效的

15、權利 。 nClorx工廠的中階主管賦權底下部門,要求重整生產線,員 工突然要負起設計教育訓練課程、將生產線依據顧客差異 重新設計等,而管理者則有多出的心力去發現顧客需求、 處理與供應商的關係, n提升員工的能力及責任,讓員工發揮其天份,增加 認同感,同時減少變革的抗拒。 27 處理變革阻力的OD技術 n協助與促進:幫助組織成員管理因變革改變任務與 角色官吏產生的壓力。 n提供他們學習新任務的訓練 n給他們時間休息,讓他們有時間恢復精神並規劃未來。 nMicrosoft和Apple公司會給具有天份的程式設計師一段休假時間, 讓他們暫離公司,去構思新的產品。 n僱用專長於協助員工應付變革壓力的心

16、理學家或顧問。 28 處理變革阻力的OD技術 n協商與談判:變革會導致衝突,管理者使用協商與 談判可以協助他們接受變革,協商過程中,個人與 團體會看到變革對其他人的影響,有助於他們從組 織的立場去思考變革的好處及重要性。 n操縱:當變革明顯使某個人或團體獲利,且是在犧 牲另外的個人或團體的利益為代價下,管理者要介 入協商過程,對整個過程操縱,確保雙方都同意。 n如操縱政治的手段,合作和建立聯盟。 29 處理變革阻力的OD技術 n強迫:消除變革抗拒的最後手段,強迫關鍵人士接 受改變,以負面的後果威脅他們就範。 n如調職、降級、甚至解雇。 n強迫的好處是使變革推動的更快,但缺點是招致員 工心中的不平與抗拒,導致在凍結的階段更為困難 。 30 個案討論 Starwoods 應用 六標準差(Six Sigma) 改善飯店績效 31 Starwoods 簡介 n世界上最賺錢的連鎖飯店之一,每年獲利高達15%, 打敗競爭對手Hilton、Marriott。 n2001年開始應用六標準差,改善服務品質,給予顧客 優良的服務。 n執行副總Brian Mayer,領導六標準差團隊: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