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防腐蚀1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939918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16.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身防腐蚀1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车身防腐蚀1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车身防腐蚀1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车身防腐蚀1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车身防腐蚀1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身防腐蚀1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身防腐蚀1概要(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05月05日 车身防腐蚀性能分析 涂装工艺处 2 目录 一 二 三 现状 目标 设计结构 四工艺 五材料 3 一现状-召回 4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质量网 投诉 一现状-投诉 5 召回投诉 一现状-投诉 6 6 瑞典腐蚀研究19711979年各国生产的30余种小轿车总计7548辆进行了腐蚀调查。 召回投诉 一现状-调研 7 目录 一 二 三 现状 目标 设计结构 四工艺 五材料 88 二目标-环境 9 微环境 区域 静态停车过程动态停车过程腐蚀强度受关注程度 车身外部 雨从车窗进入,温 差容易产生凝露 由于雨雪进入车身的溅射、使在高 速行驶时,产生潮湿环境 发动机舱 该部件对外面的空 气

2、作用相当敏感, 大气温差产生凝露 由于雨雪及前面汽车喷射物的进入 产生潮湿环境 底盘 雨雪的附着,产生 高湿度的环境 汽车自身溅射物浸入,使车板受冷 ,产生凝露 驾驶仓 环境比较温和,产 生少量凝露 由于雨雪浸入和汽车自身溅射产生 非常湿的状态 注:代表腐蚀强度大小和受关注程度大小,代表最小,代表最大 汽车使用微环境 汽调查数据显示,汽车运行动态时间;静态时间=1:(15-20) 二目标-微环境 10 汽车区域腐蚀强度: 腐蚀强度:标准钢板在单位时间内的腐蚀深度,单位:m/a u按照QC/T 732实验的实车数据 位置 标准样板 车顶(m/a)车底(m/a) 129.0982.89 223.1

3、461.98 317.7268.10 439.6374.68 516.7973.31 615.5174.14 748.3668.94 842.1272.90 920.3579.62 1024.9666.13 平均27.872.3 底盘的环境:车身顶部腐蚀强度=3:1 二目标-微环境 11 某标准规定的标准板腐蚀量: 损伤等级腐蚀量的计算和对比 GB/T 10125 每块参比试样的质量控制在140g40g/范围内说明设 备运行正常 (14040)g/96小时 GMI 60206 冷轧碳钢板,其表面质量应符合C135 213中A级精度 的组的要求板厚1mm (140-160)g/96小时 ISO

4、9227 150mm70mm of CR4 grade steel in accordance with ISO 3574 with an essentially faultless surface (7020)g/48小时 选取140g/96小时作为中性盐雾实验的腐蚀强度,为便于比较,试样的密度选取 7.87g/cm,转换陈厚度(m)计量NSS腐蚀强度 1407.87=17.8 m/96 小时 二目标-微环境 12 整车腐蚀强度换算: “整车腐蚀强度”NSS腐蚀强度=换算参数(小时/年) uQC/T 732实验数据 零件区域底盘外表面 整车腐蚀强度72.327.8 换算参数72.3/17.8

5、*96=39027.8/17.8*96=150 二目标-微环境 13 国外市场汽车腐蚀强度: 年度底盘车身外表面 A区域 (单位:m) B区域 (单位:m) C区域 (单位:m) A/B/C区域 (单位:m) 123831223 2621063362 310115953101 414021274140 517926594179 6210318111210 7240371126240 8269424142269 9299477157299 10326530172328 A区域B区域C区域 北美 日本 拉美 欧洲 澳 洲 二目标-微环境 14 分值Tightness evaluation 密封性能

6、评价 10Dry_water intrusion is neither visible nor measurable 干燥水侵入是不可见的和不可测量的 9 Dry_water at the edge of critical areas. Only_does not come off(water film) 干燥水在临近区域的边 缘;但是水不能脱离(水膜) 8 Wettish_only 1 drop during the entire testing-is drained to the outside in a defined way 潮湿-在整个测 试过程中只有1滴水进入,并且按照定义的方式排

7、出 7 Wettish-only 1 drop within one minute-id drained to the outside in a defined way 潮湿-1分钟只有1滴 水进入,并且按照定义的方式排出 6 Wettish_1drop within 10 seconds-is drained to the outside in a defined way 潮湿-10秒钟1滴,并且按 照定义的方式排出 5Wet_the water immediately turns into a runnel 潮湿-水立即成小流 4Wet_water slop within a minute

8、 潮湿-水在一分钟内就溢出 3Wet_water slop within 10 seconds 潮湿-水在10秒钟内就溢出 2Wet-water intrudes right at start of test 潮湿-在测试开始时水同时涌入 1Wet-water intrudes directly on the driver(shock-safety 密封性评价: 二目标-微环境 15 干、湿区域定义: n 乘客舱为干区、车内为干区 n 车门为湿区 n 尾门为潮湿区/干区 n 发盖前围为湿区 n 门槛以下为湿区/干区 n ABCD柱和侧围是干区 二目标-微环境 16 0 无腐蚀 5 大面积腐蚀

9、1 微量腐蚀 6 全面积腐蚀 2 轻微腐蚀 7 严重腐蚀 3 轻度腐蚀 8 非常严重腐蚀 4 中等腐蚀 9 穿孔 参照上图对样车各零部件进行腐蚀等级评估 二目标-外观锈蚀评价等级 17 外观锈蚀等级划分: 等级腐蚀率客户认可度 0无明显腐蚀没问题 1微量腐蚀:1到2个小的红锈点不是十分完美 2轻微腐蚀:一些小的红锈点较明显但可接受 3轻度腐蚀:很多小的红锈点(生锈面积10%)大多能接受,挑剔的客户抗议 4适度腐蚀:中等尺寸的红锈点(生锈面积2515%)腐蚀区域令人讨厌 5中等腐蚀:很多中等尺寸的红锈点(生锈面积5010%)非常明显的腐蚀,每个人都抗议 6大部分腐蚀:大尺寸的红锈点(生锈面积75

10、15%)不可接受但不完全是处理品 7完全腐蚀:大面积的生锈区域或非常大的红锈点不能用的涂料 8严重腐蚀:金属损失金属损失 9穿孔在板上或零部件上打孔 二目标-外观锈蚀评价等级 18 外观锈蚀控制要求: 外表面区域Y(0)Y(5) 高度/中度可见区 当车辆 停在地上,关闭门 窗等开闭件,站在车辆 附近(16英尺)能明显看到外表面金 属板和车身相关部件。表面包括前舱盖、顶盖、后备门 、侧围 、翼子板和保险杠/蒙 皮。以及其他易见的车身附件 10/1010/9 低可见区域关闭门 窗等开闭件,很难看到的外观件,比如低于1/4高度区域,门槛 、挡泥板等10/108/7 第二表面区域Y(0)Y(5) 高度

11、/中度可见区 打开门窗等开闭件,顾客在准备上下车、装卸行李、加油、打开发动 机盖是容易看到 的零件,比如门内板、A/B/C柱、发动 机盖内板、加油口盖等 10/1010/8 低可见区域打开门窗等开闭件,有意识查 看可以看到的零部件,比如门下边沿,门铰链 表面等10/108/7 车身内部区域Y(0)Y(5) 高度/中度可见区 打开储物箱、座椅滑动到最大、没有灰尘等,司机或乘客坐在车内,或者上下车、开 车时 ,容易看到的区域零部件,比如安全带、面板紧固件、头枕杆、手刹、座椅滑轨 等 108 低可见区域 有意识查 看可以看到的区域零部件,比如制动踏板、仪表板支架、或者修理零件拆开 外壳可以看到的零部

12、件 63 发动机舱区域Y(0)Y(2) 高度/中度可见区当直立站在发动 机舱附近时,很容易看到的构件98 中度/低度可见区域直接看不到的,需要移动位置才能看到的86 车底区域Y(0)Y(1) 高度/中度可见区车辆 在地面上,从车辆 的前后和侧面可以直接看到的区域零部件87 中度/低度可见区域车辆 被吊起时可以看到的区域零部件76 注1:Y(?)表示客户使用年限,Y(0)为汽车交付客户时间 点,Y(5)为客户使用5年的时间 点 注2:X/Y,其中X=金属薄板的最低要求等级,Y=部件和紧固件最低要求等级 二目标-微环境 19 功能失效等级划分: 等级严酷度水平对人员或环境的影响 轻微的 可能潜在的

13、导致系统功能稍有退化,但对系统不会有损伤,不构成人身威 胁或伤害 临界的 可能潜在的导致系统功能退化,但对系统没有明显的损伤,对人身没有明 显威胁或伤害 严重的 可能潜在的导致系统基本功能丧失,致使系统和环境有相当大的损坏,但 不严重威胁生命和人身伤害 灾难性的可能潜在的导致系统基本功能丧失,致使系统和环境严重损坏和人身伤害 功能失效等级划分: 经过10个腐蚀年后,汽车各系统、零部件不能出现穿孔和锈蚀导致的金属损失, 功能失效不超过级损伤 二目标-功能锈蚀评价等级 20 20 分区零件腐蚀性能评价目标持续能能目标年限 功能件主车身不锈穿10年 其他部件不影响功能10年 装饰件 外饰(例如,喷漆

14、仪表板,护板,保险杠等)超过80%6年 二级区域(如,发盖和门护板,后备舱盖内和车 身开闭件内侧) 超过80%6年 盖下(发动机舱)超过80%2年 车身底部(例如,悬挂、制动、排气系统)超过80%1年 耐腐蚀评价标准(案例1) 零件腐蚀性能评价目标持续能能目标年限 可视车身板金(发动机罩、行李厢盖、地板、门槛板)不锈穿10年 内表面(座椅导轨、制动踏板、油门踏板)无红色锈迹5年 次表面(发动机罩内板,行李厢内板,门内板,车身的翻边)无红色锈迹3年 从地面可以看见的发动机罩内零件(动力总成,制动)无红色锈迹2年 车辆底部(制动鼓,油底壳,稳定杆,地板)无红色锈迹1年 耐腐蚀评价标准(案例2) 二

15、目标 21 二目标-车身 工序说明要求 电泳膜厚普通部位 202m 盒装断面 (内部)大于12m 中涂膜厚305m 面漆 色漆over 182m 清漆Over 35m 底涂PVC膜厚 普通国家 350m 腐蚀严 重国家500m 裙边胶膜厚门槛150 翻边涂料腐蚀严 重国家,前后翼子板 60 耐石击中涂前盖顶部+轮罩周围15 前后翼子板边缘15 密封胶 包边 所有开闭件 翻边 车身板材所有外表面 2、侧围外板与腔内加强板间距最小 保持mm; 3、加强板上开孔15mm 20mm间距100mm200mm; (2)孔A与孔B在车身曲面 上开孔情况 车架横梁、纵梁弯曲部位、防火 墙、后座、轮罩等曲面位置

16、需要开 孔部位,与(1)的规则相同,需要 考虑将曲面上距离安装平面的方式 进行对照; (3)当车身内腔有隔断等 阻挡时,孔A与孔B开孔情况 内腔存在加强件或者钣金搭接结构 时,需要合理设定对开孔距离,满 足开孔的涂装能力,需要考虑将曲 面上距离安装平面的方式进行对照 ; (4)考虑二维、三围多孔 位、型面交叉配合的状况 图示灰色代表泳透力不足的区域,按照距离为L= r A+rB的设 计原则,虽然在两孔间没有问题,但多孔配合时,需要考虑对 盲区的处理; 合理分布开孔,避免盲区 1 、背景和现状 三设计结构-电泳 35 1 、背景和现状 三设计结构-电泳 36 1 、背景和现状 三设计结构-电泳 37 l调整型面,钣金间隙5mm以上,车型项目初期阶段可以考虑此方案。 l开孔,长圆孔和圆孔,车身设计前期可参考使用开孔原则。开孔虽然是常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