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1935602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专题一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专题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专题三 运动图象、运动的追及和相遇问题 专题四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专题五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涉及的知识点: 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时间、时刻、位置、位移、路程、速度、速率、 加速度等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是构建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础,要理解它们的物 理意义和应用. 要理解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及位置、速度和速率的区别和联系,这些概 念是最简单、最容易错的内容之一,同学们必须准确掌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其中参考系和

2、质点在考试说明中属类要求,在高考命题中可能在选择 题中出现.本节大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单独命题的可能性不大,但在选择题中同其 他内容组合考查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在其他题型中涉及到对本节知识的考查一定 会有,对本节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同学们必须熟练掌握.重点要理解各物理量的物 理意义和其应用. 北京奥运会在8月10日下午进行的女子双人3米板决赛中,中国组合郭晶 晶/吴敏霞以343.50的总分毫无悬念地摘得桂冠.双人跳除要求高难度动作以外, 还要求参赛的两位选手动作的高度一致,如图所示是郭晶晶/吴敏霞完美一跳的 瞬间,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以水面为参考系,郭晶晶/吴敏霞做自

3、由落体运动. B若郭晶晶以吴敏霞为参考系,二者相对静止. C若以跳台侧面的某静止的摄像机的镜头为参考系, 郭晶晶/吴敏霞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D无论选什么样的参考系,郭晶晶/吴敏霞都是在做抛体运动. 【思路剖析】 1.本题考查对参考系的理解. 2.读题时注意提取有效信息. 解析:由于跳水是在跳板振动后运动员 向上跳起后开始的运动,所以在忽略空气 阻力情况下,相对地面静止的参考系,运动员 做斜抛运动,则A错,C对;两 位选手动作的高度一致,她们以对方为参考系时是相对静止的,则B对,D错. 【答案】BC 【易错分析】本题的易错点是认为选 取静止的镜头 和选取地面为参考 系效果不同而不选C. 【

4、思维拓展】参考系是高中第一个概念,同学们要注意系是指系统,如本题 中若以静止的镜头为 参考系,也就是选取了静止的地面、水面等一切相对镜头 静止的物体组成的系统为 参考系.从现实 生活中提取信息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所谓现实 就是生活中的经验 也是已知条件之一,如本题的跳板跳水运动员 在 跳板上振动后起跳就是题目中没有说明的已知条件. 如右图所示,我国自行研究和生产的高速列车已经成为铁路运输的重要方 面军,在研究列车运动情况中,哪些情况可以将列车视为质点?哪些情况不可以 将列车视为质点? (1)研究列车进站时间. (2)研究列车从北京到广州的时间. (3)研究列车车轮上某点的运动情况. 【思路

5、剖析】 1.对同一物质能否看作质点,条件不同,结论不同. 2.要学会抓住主要予值. 解析:(1)列车进 站时,列车的长度与站台相比不能忽略,所以在研究列 车进 站的时间时 ,不能将列车看作质点. (2)列车的长度与北京到广州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研究列 车从北京到广州的时间时 ,可以将列车看作质点. (3)研究列车车轮 上的某点运动时 ,与其大小和形状有关,这种情况不能 将列车看作一个质点. 【答案】(1)(3)不能看作质点;(2)可以看作质点. 【思维拓展】列车能否看作质点要看列车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运动 情况中能否忽略. 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的是( ) A. 北京开往上海的和

6、谐号动车组D31次列车于10时50分从北京发车 B.某人用15s跑完了100m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D.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开幕 【思路剖析】 (1)时间是两个时刻的间隔,是标量. (2)时刻对的是点. (3)生活中常说的时间同物理中的定义是有区别的. 解析:有的同学常说火车到站时间 是12点30分,发车时间 是10点50分,认 为选项 A正确;某某电视 台什么时间 开播,北京奥运会什么时间 开幕等,所 以选项 C、D正确;当然选项 B自然也是时间 . 出现上述错误 的原因在于对时间 和时刻这两个概念理解不清.其实,我们平 时习惯说 的时间 ,有时指的是时间

7、,有时则 指的却是时刻.如火车发车 和 进站时间 ,实质 上是指的时刻;电视节 目的开播时间 也是指某一时刻开始 ;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8日20时开幕,即是指从20时这 一时刻算起.故本题 中的选项 A、C、D皆指时刻,只有选项 B是指时间 . 【答案】B 【易错分析】生活中习惯讲 的时间 与物理学中时间 的区别,如生活中我们会 问:“新闻联 播什么时间 开始?”回答:“19时.”生活中这一问一答都没错 ,但在物理学习中就错了,19时是时间轴 上的一个点,是时刻不是时间 . 【思维拓展】时间 与时刻比较容易区分,对于时刻所描述的点如何表达,同 一时刻有几种描述方法,同学们要注意其表述形式与

8、时间轴 上对应 的点. 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国兴起,运动员在进行折返跑 测试时,在运动场的一条直线跑道上,每隔5m放置一个空瓶运动员从中间某一 瓶子处出发,跑向最近的空瓶将其扳倒后返回,再扳倒出发点处的第一个瓶子, 之后再折返扳倒前面的最近处的瓶子.依次下去,当他扳倒第6个空瓶时,他跑过 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在这段时间内,他一共几次经过出发点?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运动情境如上图, 设运动员 从D瓶开始出发,以后的运 动中经历 的是E(第一个瓶)、D(第二个)、F(第三个)、C(第四个) 、G(第五个)、B(第六个),显然运动员 跑过的路程是DE段、ED段、 DF段、FC段

9、、CG段和GB段的总和,路程是80m,位移是从D到B的有向线 段,则位移大小是10m,在这段时间 内,共4次经过 出发点. 【答案】见解析. 【易错分析】本题在路程求解过程中易错,最好的方法是画运动过 程图,这 样就不易出错. 在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选手尤塞恩-博尔特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 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以9秒69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9秒72的世界纪 录.设高度为H的博尔特正在进行100m短跑就要到达比赛的终点处,有一摄影记者 用照相机拍摄下了运动员冲刺的一幕.已知摄影记 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 16,快门(曝光时间)是1/60s,得到照片后测得

10、照片中人高度为h,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 是L.则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的( ) 100m成绩 冲刺速度 100m内的平均速度 冲刺时1/60s内的位移 A B C D 【答案】C 【思路剖析】(1)要理解速度平均速度的位移的概念. (2)本题只需空性分拓,不要空量计算. 【思维拓展】本题设计 新颖,要求学生能从所得到的照片中提取出有关的信 息.如放大率,对应 拍摄时间 内运动的冲刺时间 及该时间 段内的位移,利用平 均速度公式再求解冲刺速度,需要指出的是虽然1/60s是很短的,但此速度仍为 1/60s内平均速度,相比于运动员 的百米的成绩,我们在平时通常将此速度说成 是最后的冲刺速度,

11、看作瞬时速度了. 解析:照片中模糊部分的宽度就是最后冲刺时的1/60s运动员 号码布对应 的 运动位移,由放大比例关系可知其大小x为 对应 运动员 的最后冲刺速 度为 由以上分析可知C选项 正确. ,L l H xDD为 . 60 60/1 h LH h LH t x v D = D = D D = 返回专题 目录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所涉及的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是研究运动学问题的基础,同学们必须在 充分理解基础上才能熟练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给我们分析问题带来很大方便,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是一个重点内容,同学们必须灵活的

12、掌握和应用这 些规律. 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应用是高中阶段的最重要基础性知识,在高考中单独命题 的可能性有,但题量和分值都不会太大,这不意味着本专题内容不重要,因为是 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涉及到相关内容的考题年年有,经常考,更多的是同其他 内容组合考查,如与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曲线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 中的运动等知识相结合.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为4m/s,2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 10m/s,在这该物体的( )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等于4m/s2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等于7m/s2 【思路剖析】 (1)读题时要注意速度

13、“大小”两字,说明其方向有两种可能. (2)计算加速度时,速度有同向、反向两种. 【答案】BD 【思路拓展】要确立加速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时,一般设初速度的方向 为正,再根据矢量的关系,即同向为正,异向为负 ,才能很好运用加速度 的定义式确立加速度(结果反映的是矢量,不是单纯 数值量).从本例看到 ,加速度对应 于速度的变化量,而非速度. 解析:由于题中没有说明物体到底是做匀加速还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要 对此进行讨论 .设初速度方向为正,则v0=4m/s.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vt=10m/s,由此可知速度的变化量v=vt-v0=6m/s,加速度a= 3m/s2;若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4、,则vt=-10m/s,由此可知速度的变化量v=vt-v0=- 14m/s,加速度a= -7m/s2. 负号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至此,可判定、正确. t v D D t v D D 奥运会公路自行车比赛通常选择路面有起伏和斜坡等各种地形变化的公路 上进行,北京奥运会道路选择成为奥运史上景观最美,文化内含最丰富的比赛路 线.比赛距离通常为:男子220250公里、女子 100140公里. 要注意这些信息的有效性如图所 示为某自行车运动员以5m/s的初速度匀减速地 上一个斜坡,加速度大小是0.4m/s2,斜坡长30m, 该运动员通过斜坡要用多长时间? 【思路剖析】 (1)对于阅读量在的题,要学习

15、提取有效信息. (2)要善于正确设已知量. 【答案】10s 【思维拓展】一般情况下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所以匀减速运动的加 速度为负值 ,对减速运动,还要特别注意讨论 用公式直接地运算出来的结 论是否符合运动的实际 情况.本题中t215s这一解的意义是:若斜坡足够 长,且是骑自行车减速上坡至速度为0后又以原加速度返回,则15s时将再 次到达 【易错分析】本题的易错点是死套公式得出时间的两个解而不知取舍. 解析: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05m/s,a=-04m/s2,s30m, 由s=v0t+ at2,代入数据得:t110s,t215s. 由于自行车减速上坡,经10s到达坡顶,其后的运动不再是

16、a-0.4m/s2的匀 变速运动,所以t215s这一解不合题意,应舍去,即自行车通过斜坡要用 10s时间 . 2 1 x30m处,有些运动,如物体沿光滑斜面冲上去,速度为0后可以以原加速度返 回,则这两个解都有意义,但像本题中的运动(还有像汽车在粗糙水平面上刹车 减速滑行等)物体不可能返回,这一解就无意义,应舍去. 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5分钟后突然刹车.如刹车过程是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刹车后3秒钟内汽车所通过的距离是多少? 【思路剖析】 (1)要注意生活经验为题中的隐含条件,如本题的刹车问题. (2)此题也可通过过程图或图象进行求解. 【易错分析】本题的易错点是:认为 汽车刹车过 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间 t=3s,根据运动学位移公式得s=v0t+ at2=7.5m. 解析:因为汽车刹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