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1935410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宏观经济学是财务管理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为学习其他课程提供分析方法、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与微观经济学课程共同构成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宏观经济学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培养和增强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基本理念1面向学生,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学生主体本课程主要面向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

2、,注重专业基础理论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注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动手的能力,以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和扩展视野为基本目标。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保证课程标准设计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教学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以终结性评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根本任务。3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

3、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积极调动图书馆、音像、互联网等各类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了解最新的经济学案例,灵活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判断,能分析简单的经济现象。三、课程的设计思路(一)课程设置的依据本课程的设置符合财务管理专业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趋势、形势分析和风险识别与评估的需要,也是财务管理岗位在融资、分配和投资决策时能正确把握宏观经济环境的需要。(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1.本课程目标的设置依据2015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熟悉公司理财、金融业财务管理和商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较系

4、统掌握财务管理、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要求;2.本课程内容的选择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中应具有较强的公司理财、金融业财务管理和商业财务管理的职业能力,具有较好的财务可行性评价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风险预测与识别能力等方面的要求;3.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了解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社会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具有勇于担当、服务和增益于社会责任感的要求。(三)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本课程作为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要重视理论教学,所以应选择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于案例分析。一般经济学原理的讲解要深入浅出,提高教学的效果;重视结合财务管理专业需求和社会责任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指导学生关注和宏观经济相

5、关的热点问题和社会现象,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布置一些教材之外的作业,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宏观意识。该门课程建议总学时为54学时。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能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理解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懂得如何预期和适应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提高其驾驭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二、具体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好“三基”,即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二)能力目标培养和增强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预测宏观经济形势以及

6、风险识别能力,同时,为学习经济管理类其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与人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2锻炼学生语言表达、文字沟通及综合分析能力3培养吃苦耐劳、勇于挑战、永不言败,永远向上的精神4树立成本意识、风险意识,学以致用、与时俱进的理念。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6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流量与存量等内容。教学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3.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4.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5.经济变量的流量与存量

7、重点: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难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教学建议:在与微观经济学对比中学习,理解之间的不同和联系。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6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国民收入的循环及均衡运行的条件,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及其核算、国内生产净值等总量的关系以及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掌握国民收入的五个总量的概念、GDP的核算方法。教学内容:1.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2.经济总流程3.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4.国民收入核算中恒等关系重点:GDP的概念及核算方法。难点:投资等于储蓄的恒等式,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教学建议:用企业微观个体的财务关系理解

8、经济总量中及其相关的关系;提前运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循环。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8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理解均衡产出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乘数论以及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教学内容:1.消费函数2.储蓄函数3.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4.乘数原理5.三部门经济和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重点:GDP的概念及核算方法。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难点:乘数的含义、推导及作用过程。教学建议:首先要让学生要在心里建立一种均衡的关系,这种关系来自GDP不同的核算方法,然后层层递进的将这种均衡关系放在逐渐复杂的社会市场关系当中

9、以便学生理解。第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4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IS和LM曲线的图形推导,理解投资曲线及资本边际效率曲线的含义,理解IS和LM曲线的概念,理解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以及流动偏好陷阱的概念,掌握IS和LM曲线的公式推导和计算,掌握如何用IS-LM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变动。教学内容:1.投资的决定2.IS曲线3.利率的决定4.LM曲线5.ISLM分析重点:IS曲线和LM曲线的推导;IS和LM曲线的移动。难点:ISLM曲线的移动;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陷阱。教学建议:本章的重点讲的是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变化又受商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

10、场均衡双重影响,这这一内容的理解要善于用微观经济学中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所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以及用来理解IS曲线和LM曲线的变动。第五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均衡与调节(8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汇率、国际收支的含义,理解两种汇率制度,并能利用ISLMBP模型分析在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教学内容:1.汇率和对外贸易2.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3.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应用重点:汇率制度及其变化所产生的影响。难点:不同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教学建议:本章的要点就是在前面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汇率因素,这个汇率应该是市场化的汇率,这时要注意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对外的影响力以及外国

11、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内的影响力。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4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情形下的总供给曲线,掌握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概念,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变动的经济含义。教学内容:1.总需求曲线2.总供给曲线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重点: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推导。难点: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变动。教学建议:注意理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基本理论框架特点以及总供给从短期到长期变化的特点。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6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掌握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概念、分类,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掌握菲利普斯曲线。教学内容:1.

12、失业的描述2.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3.通货膨胀的描述4.通货膨胀的原因5.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重点:通货膨胀的原因;失业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难点:菲利普斯曲线。教学建议:本章教学要把握产生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进而认识到这两种现象的危害性,从而加深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在教学中强化学生有社会责任感的意识。第八章宏观经济政策(6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重点掌握财政政策效应和货币政策效应,能够正确根据经济的状况的变动应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熟悉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掌握挤出效应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教学内容:1.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3

13、.货币政策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影响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运用的原理利用及其工具。重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难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创造过程。教学建议:授课中应重点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的原理、工具和效果;注意区分微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6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乘数加速数模型,掌握经济增长的概念、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结论,掌握经济周期概念、特征、阶段。教学内容:1.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2.增长核算3.新古典增长理论4.内生增长理论5.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14、6.乘数加速数模型重点: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含义。难点: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教学建议:在教学中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原因来看待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问题。教学中重点不是复杂的模型的推理,而是每个模型下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予以分析。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1课程的教材以及相应的教辅资料编写应当依据本课程标准进行。2教材应充分体现项目驱动、实践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思想,以财务管理岗位为核心,以财务管理业务操作内容为主体,结合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3教材应以设计完成的项目活动为基础,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角色互换、情景再现、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深入浅出、图文并

15、茂,展现教学内容。4教材在内容上要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教学场地及学习方法建议1教师教学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教学资料,注重“教”与“学”的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过程中应以设计完成的项目活动为基础,通过多情景模拟、角色体验、角色互换、情景再现、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强调学生做中学,突出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3.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团队合作的品质。三、评价建议1教学评价的标准应体现项目驱动、实践导向课程的特征,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以能否完成项目实践活动任务以及完成情况给予评定。2教学评价的对象应包括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等方面,分为应知应会两部分。3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以及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4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