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1934333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58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名称: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 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01 年 12 月 规划委托单位: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规划编制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编制单位法人代码:事证第 151000001285 号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 级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21082) 院院 长长: 樊樊 晟晟 高级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 总 工 程总 工 程 师师: 覃继牧覃继牧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樊樊 晟晟 高级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 工程负责人:工程负责人: 黄东仆黄东仆 高级城高级城市规划师市规划师 工程协办人:工程协办

2、人: 卫蜀萍卫蜀萍 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师 参加编制人员:参加编制人员: 岳岳 波波 张张 澎澎 规划成果专用章: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 序 言 九寨沟是世界著名的自然风景胜地。自 1984 年元月正式开放,同 时进行的风景区总体规划于 1985 年 10 月完成,1987 年 1 月由建设部 批准。 10 多年以后,风景区取得了稳步的发展,内外条件发生了很大变 化,也暴露出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受风景区管理局的委托,我院承 担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工程组于 1999 年 6 月进场,总体规划大纲于 同年 12 月通过评审。按 2000 年元月正式实施的风景名胜区规

3、划规 范的要求,工程组于 2000 年 10 月完成评审方案。并于 2001 年 10 月通过由建设部和省建设厅共同组织的正式评审。2004 年 12 月,通 过部际审查会议。按各次会议纪要及核心景区规划等相关要求, 形成本次成果。内容包括: 文字方面文字方面: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 图纸方面图纸方面:1. 区域风景名胜关系图 2. 县域风景名胜体系规划图 1:150000 3. 综合现状图(高程分析、植被分布) 1:40000 4. 综合现状图(游赏、接待服务、保护) 1:40000 5. 景源评价图 1:40000

4、 6. 规划设计总图 1:40000 7. 保护培育规划图 1:40000 8. 风景游赏规划图 1:40000 9. 典型景观规划图 1:40000 10. 游览设施规划图 1:40000 11. 道路交通工程规划图 1:40000 12. 基础工程规划图 1:40000 13. 居民社会调控、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 1:40000 14. 近期发展规划图 1:40000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3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 规划文本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2005.3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 目 录

5、 第一章 总 则 1 第二章 风景区范围、性质和目标 1 第三章 分区、结构和布局 2 第四章 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 4 第五章 保护培育规划 5 第六章 核心景区规划 8 第七章 风景游赏规划 9 第八章 典型景观规划 16 第九章 建筑景观规划 19 第十章 游览设施规划 21 第十一章 基础工程规划 22 第十二章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30 第十三章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32 第十四章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33 第十五章 分期发展规划 34 第十六章 规划管理配套措施 38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发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的

6、功能和作用,有效地保护和 合理地开发利用与科学地经营管理风景区,特制定本规定(文本) 。 第二条 本文本适用于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地块和各类用地的保 护、土地使用、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文本与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图纸同时使用,二者不可 分割。 第四条 本文本涉及指标及其它定量数据,是结合九寨沟的性质和特点 而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四川省和九寨沟县有关法规、规 范和标准的规定。 第五条 本文本经建设部批准后即可执行,解释权属四川省建设厅。 第六条 规划年限 1. 近期:20002005 年 2. 远期:20062020 年 第二章第二章 风景区范围、性质和目标风景区范围、性

7、质和目标 第七条 风景区范围 风景名胜区范围界定为:东至红海、黑海以西接西白河及王朗自然 保护区界;南至尕尔纳峰,以九寨沟县和松潘县、平武县县界为限;西 至扎玛且莫普德峰南北两侧山脊线;北至塔藏永和塘到藏康永定关段北 侧分水岭。外围保护地带范围为:东至风景名胜区范围西界,西至松南 (松潘至九寨沟县)公路以西分水岭,南至九寨沟县与松潘县县界,北 至拉来坝到唐鸟河与许夏沟交汇处一线。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面积 720 平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 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 600 平方公里。 第八条 风景区性质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属山水型,湖泊、瀑布亚类;以高山深谷碳酸盐 堰塞湖

8、地貌为特征,以彩湖叠瀑为主景,与藏族风情相融合;供观光游 览为主,兼科普、科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 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第九条 风景区发展目标 通过对九寨沟自然风景环境的科学、严格的保护培育,游赏路线的 合理安排,游览设施的合理建设,居民的合理调控,达到保护开发 利用管理三环节的良性循环。力争到九寨沟创建成为从风景质量、 保护水平、管理水平、游赏组织到游览设施水平均达到一流水准的以生 态为导向的世界著名的自然风景胜地。 第三章第三章 分区、结构和布局分区、结构和布局 第十条 风景区分区 九寨沟风景区由两大功能区组成,即沟口以南的风景游赏区和白河 流

9、域的游览设施区(漳扎旅游镇) 。而风景游赏区则划分为五个景区。因 而风景区综合划分为以下六个区:游览设施区、树正景区、诺日朗景区、 剑岩景区、长海景区、扎如景区。 第十一条 风景区结构 风景区结构为风景游赏区(五个景区)和游览设施区(旅游镇)两 部分结合而成。风景游赏区以南北向的树正沟及其支沟则查洼沟、日则 沟、扎如沟为骨架,沿河谷地带为允许游览区,其余地区为自然保护区 的核心区;游览设施区则沿东西向的白河河谷地带分布;两部分的结合 点为沟口,设有游人中心、管理中心、沟口客运中心,沟口一带是风景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3 区最重要的枢纽点。 第十二条 风景区布局

10、1. 风景游赏布局:游人从羊峒进入风景游赏区;树正、诺日朗、剑 岩、长海是重要风景游赏区;扎如是辅助游赏区。而天海景段由于属于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同时海拔超过 4000 米,游人很难到达,因而不作 为风景游赏区。交通方式以车游解决交通、步游观景相结合。 2. 游览设施布局:漳扎镇十公里长的河谷地带是风景区的游览设施 设置区,风景游赏区内不再有旅宿床位设置。风景游赏区功能的单一化 将非常有利于风景区的保护工作。游赏区内的诺日朗和羊峒是游赏区内 的中心服务部,其它重要点设服务部,如树正、长海、原始森林,提供 茶水、休息等服务。 3. 居民调控布局:合理解决居民生产建设与风景区价值之间的矛 盾,是

11、居民调控的核心。应采取下列措施: (1)在一定的期限内将沟内居民的经营活动全部外迁。 (2)对居民点的建筑进行整改,使之与风景环境相协调。对此应制 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和相应的管理办法。 (3)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使居民的认识逐步提高,配合风景 区管理部门的工作。 (4)沟内的居民点均为衰减型,逐步引导部分居民迁出,将沟内居 民总数控制在现有范围内。 4. 保护培育布局: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相协调一 致。风景区的特级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一致,而风景区的一、 二级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一致。保护措施等则互相补充,相得 益彰。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

12、究院 4 第四章第四章 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 第十三条 游人容量 1. 风景区的日容量为 12000 人次。 2. 风景区的年容量为 300 万人次。 第十四条 风景区人口规模预测 1. 游人规模预测 2005 年的年游人规模为 136 万人次, 2020 年的年游人规模为 245 万 人次。 2. 服务职工规模预测 风景区的服务职工人口数为近期 5200 人,远期 7200 人。 3. 居民人口规模预测 2005 年风景区居民人口总数为 3413 人,2020 年风景区居民人口总 数为 3959 人。 第十五条 生态分区 九寨沟风景区的生态状况分为三个等级: 1. 生态不

13、利区:指树正寨一带和荷叶坝一带。目前这里承担着大量 的接待住宿、餐饮工作,而产生的生活污水未按国家有关规范处理,因 而造成相关水域受到污染。大气、土壤植被处于稳定或有利状态。 2. 生态稳定区:指风景游赏区内的其它游人能够到达的地带以及旅 游镇的游览设施设置区和居民建设用地。这些地区的大气、水域、土壤 植被都处于稳定或有利状态。 3. 生态有利区:风景区内除上述两地处的其余地带,大气、水域、 土壤植被均处于有利状态。 第十六条 生态措施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5 1. 生态不利区:经营活动外迁以后,生活污水的来源将大量减少, 再通过污水的达标排放处理,彻底杜绝污染

14、的产生。 2. 生态稳定区:沟内游人所及地带存在土壤受损的隐患。因为现有 摄影点、观景台、游步道尚不完整,因而时有游客踏上自然土壤。通过 游赏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有效管理工作,杜绝该隐患。生态稳定区的建 设工作应以不破坏自然土壤植被、水域为原则,宾馆区则不能使用污染 大气的燃料。 3. 生态有利区:以保持现有自然状态为主。 第十七条 风景区环境质量标准 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应符合 GB30951996 中规定的一级标准。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按 GB38382002 中规定的第一级标准执行,生 活饮用水标准应符合 GB574985 中的规定。 3. 风景区室外允许噪声级应低于 GB309693

15、 中规定的“特别住宅 区”的环境噪声标准值。 第五章第五章 保护培育规划保护培育规划 第十八条 保护模式 风景区采用保护分级方式, 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共四级, 另外加外围保护地带。 第十九条 保护区划分 1. 特级保护区: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作为特级保护区。 即自然保护区范围除去树正沟、日则沟、则查洼沟、扎如沟两岸宽约 1 公里面积外的其余地带,面积计 588 平方公里。 2. 一级保护区:分布于上述四条沟两岸宽约 1 公里面积(即自然保 护区的实验区)内的景点及景点周围相关环境空间作为一级保护区。面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6 积计:12 平方公

16、里。 3. 二级保护区:上述四条沟两岸宽约 1 公里面积(即自然保护区的 实验区)内除去一级保护区外的地带作为 2 级保护区。面积计:43 平方 公里。 4. 三级保护区:漳扎镇作为风景区旅游镇及其相关环境作为三级保 护区。面积:77 平方公里。 5. 外围保护地带:风景区外围相关环境地带。东至风景名胜区范围 西界,西至松南(松潘至九寨沟县城)公路以西分水岭,南至九寨沟县 与松潘县县界,北至拉来坝到唐鸟沟与许夏沟交汇处一线。面积:600 平方公里。 6. 由于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属山水型,湖泊、瀑布、堰塞湖等以水为 主的风景比重大,九寨沟又是嘉陵江源头,因此规划建议由相关专业部 门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按水功能区要求设立水源保护区,重点保护 风景水源。 第二十条 保护要求 1. 特级保护区 (1)对特级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禁止除科学研究外的一切人为活 动。 (2)特级和下述一级、二级保护区均禁止建设各类宾馆、索道和大 型人工设施。 2. 一级保护区 (1)严格保持并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