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17.孔子拜师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932978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17.孔子拜师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17.孔子拜师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17.孔子拜师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17.孔子拜师教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拜师一、说教材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本单元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孔子拜师介绍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两位大师 孔子和老子,春秋时代思想家的求学故事在今天仍熠熠生辉,教育学生懂得尊师好学的哲理,并以孔子为榜样,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 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 “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几组近义词,如“拜见拜访、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学习时 采用朗读、默读、

2、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二、目标设定:1.会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按正确的笔顺规范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谦虚好学和老子诲人不倦的崇敬之情。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重点词句的意思。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三、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

3、,他们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阅读习惯正在形成之中,对课文的理解比较吃力。因此,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四、教学流程安排及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针对第一个目标就是把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把内容说明白。分成三步来完成:1. 直接出示课题,简单了解古人对姓名、字号称呼的习俗,随机了解大家为什么称孔子、老子,介绍“子”的含义,而后自由初读课文。(要求试读正确,难读的多读,难理解的词可以查字典)。2.自主学习理解词语。(远近闻名 知识渊博 学无止境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迎候 毫无保留 传授

4、)3.检查读书效果,读生字词,学生说主要内容。在自主学习的环节 ,可以问你学懂了那些词,是怎样学的. 随机教给学生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又如“风餐露宿”一词,我这样设计: 指名学生读,正音问“风餐露宿”意思。 出示字典上的意思,学生不十分理解,教给学生也可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 阳。”引导学生想象,“他在路上有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学生感受到求学路上的艰苦。为后面的深入感悟内容,作好铺垫。而后,检查朗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主要内容。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通过以上步骤,第一块-初读课文就差不多就完成了,接

5、着是第二个板块。【围绕中心 品读感悟】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及追问的方式。1.感受孔子求知若渴,不畏艰辛的求学态度。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孔子拜师艰辛的句子。随着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提问:这句话中哪些词触动了你?学生肯定会提出“风 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先引导学生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然后让学生想象这两个词背后隐藏的艰难困苦。如果你家里发生什么是,你的父母会日夜兼程的赶 回来。那孔子呢?引导感悟孔子的不畏艰辛、求知若渴。再让孩子带着这样的体会用心读一遍这两个词,最后把词语又送回句子中感情朗读。通过对“风餐露

6、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的深度体会,再体会“终于”一词。想象一下他到了洛阳会是怎样的心情?你见过风尘仆仆的人吗?2.感悟孔子和老子的人格魅力让孩子仔细读读孔子和老子见面后的对话,体会人物心情。然后分角色朗读,理解破折号,指导朗读。体会“迎候和等候”这一组近义词,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它们 都有什么意思?两个词能互换吗?为什么?引导孩子从课文中寻找有关孔子和老子的介绍来体会二者的谦逊。最后请两组同学上台表演孔子和老子见面的场景。通过 角色体验,更好地走进文本,激发情感。3.体会“学无止境”的意思孔子在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大学问家,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拜老子为师?读孔子的话,结合实际例子进行体会。4.接着学习第三段,谁使你感动,为什么?找到词语,进一步体会孔子的好学以及老子诲人不倦的精神。小结:怪不得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五、板书设计17 、孔子拜师孔子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学而不厌求知若渴学无止境 拜 师 老子 渊博、 迎候 、 爱护晚辈 诲人不倦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