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1节 杠杆专题复习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919164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1节 杠杆专题复习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1节 杠杆专题复习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1节 杠杆专题复习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1节 杠杆专题复习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1节 杠杆专题复习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1节 杠杆专题复习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1节 杠杆专题复习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杠杆知识点一、杠杆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 ,这根硬棒叫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2、杠杆的五要素: , , , , ;动力、阻力的受力物体是 ,所以作用点在 上。 3、画力臂方法:找支点O 画力的作用线(反向延长时用虚线) 画力臂(过支点O作虚线垂直于力的作用线) 标力臂(大括号)【经典例题】例1、画出下列各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F2F1O知识点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 。实验条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 ,使杠杆处在 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1) ;(2)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写成公式: 【经典例题】例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2、实验中(如图1甲、乙)(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图1向 调(填“左”或“右”)。(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填“左”或“右”)移动格。(3)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 。(填“保持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高频考题】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采用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以及重0.5N的钩码若干。 (1)小徐把杠杆中点置于支点上,发现杠杆的左端低右端高,他应该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使杠杆在_方向上静止

3、,这样做的好处是_。 (2)实验中(如图20-1),小徐在A点挂3个钩码,在B点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他就得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你认为他这样就得出结论存在的问题是_; (3)小孙的某次实验(如图20-2),他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又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1.5N,跟刚刚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实是左右两边的_不相等; (4)实验结束后,小马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如果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依然成立,”于是采用如图20-3装置进行探究,他发现当杠杆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受到杠杆_的影响; (5)请你根据第(4)中的回答提出一个提

4、高杠杆机械效率的方法_。知识点三、杠杆分类 【经典例题】( )例1、如图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曲肘将茶杯向上举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B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C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D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高频考题】( )1、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2、下列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3、如图所示,一根一端粗一端细的木棒,用细线悬起来,刚好在水处平衡,如果沿悬挂线锯成两段,则A.粗端较重B.细端较重C.两端一样重D.无法比较( )4、要使如图2的杠杆水平平衡,可采取的做法是图2A支点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B支点两端各增加一个钩码C支

5、点左端增加一个钩码D支点左端减少一个钩码( )5、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在200N和300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减少50N,则杠杆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然平衡D无法确定( )6、如图3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图3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D无法判断7、图4所示的钢丝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它的钳口刻纹是用增大接触面的_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用钢丝钳剪断铁丝时,它是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8、某同学分别用如图5所示的甲

6、、乙两种方法挑着同一物体行走。甲图中肩受到压力 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如图6所示,一个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甲、乙两物体分别用细线悬挂在杠杆的A、B两端,若甲物体重10 N,则乙物体重 N时杠杆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10、如图7所示,重力为9 N的重物G挂在A处,O为支点。要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在B处施加的最小力是乙甲 N。若在C处施加力,此力大小为 N。 图7图6 图5图411、如图8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OA=0.3m,OB=0.2mA点处挂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G,B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

7、置平衡,则物体G的重力大小为 N,力F大小为 N。图12图11图10图9图812、如图9所示,一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A点处挂上一重物,B点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拉着,杠杆正好在水平位置上平衡,若弹簧秤示数为9N,则物体重力为_N。13、如图10,一根轻质杠杆,它的一端可以绕固定点O转动,另一端A用线竖直向上拉着。在杠杆的B点悬挂一个质量为200g的钩码,当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时,线的拉力为_。14、如图11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3AB,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的拉,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则力F的大小为 N,保持力的作用点不变,当力F向左斜时,为使杠杆保持静止,则

8、力F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一位体重为500N的同学在做俯卧撑,如图12所示,A点为重心,则地面对他双手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分别是_和_。16、 根据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中,首先把横杆的_支在铁架台上,再调节横杆两端的_,使横杆在 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2)某同学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的右端翘起,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向_移动;或者调节左端的螺母,使它向_移动。(3)操作时,把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 或在杠杆上的 ,使杠杆 ,其目的是_。知识点四、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

9、动力臂 ,要使动力臂 需要做到:(1)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 ;(2)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 的方向。【经典例题】例1、如图所示,O为杠杆AC的支点,在B处挂一小球,AOOBBC,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1)画出施加在杠杆A点上最小动力FA的力臂LA,并标出FA的方向(2)画出施加在杠杆B点上最小动力FB的力臂LB,并标出FB的方向(3)画出施加在杠杆C点上最小动力FC的力臂LC,并标出FC的方向(4)FA 、FB 、FC 中哪个最小?BCAO例2、如图所示的指甲钳可以看成是组合杠杆,请画出剪指甲时,在A点所用的最小动力并标出其力臂。【高频考题】1画出使杠杆AB在图所示位

10、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2、如上图所示的弯曲杠杆,在B点处挂一重物G,要在A点作用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上画出这个力F的方向3、如下右图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点. 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向上、向下用力撬动大石头最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并比较二次最小力的大小,得到真正的最小力。 向上用力 向下用力已知力臂作力(1)如下图1,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F2的力臂,画出F1的力臂和力F2(2)如图2所示,杠杆OA在F1、F2两个力作用下平衡,图中已画出了杠杆A端受的力F1。如果虚线OO,是力F2的力臂,请

11、在杠杆上标出F2的作用点B,并画出力F2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现静止在图示位置上,已知阻力F2的方向以及动力F1的力臂,在图中作出动力F1。(4) 请画出图4杠杆所受拉力OAO,F1图3(5) 下面图5图6,杠杆在力F1 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L2是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以及阻力F2,图5图6图4图2图1杠杆 参考答案知识点一画图略知识点二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平衡螺母,水平,(1)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2)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略经典例题例1、(1)右 (2)右,2 (3)顺时针转动高频考题1、(1)右,水平,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 F1L1=F2L2,没有多次实验 (3)力臂(4)自身重力 (5)使用轻质杠杆知识点三、例1、D高频考题1、B 2、C 3、A 4、A 5、B 6、C7、粗糙,省力8、大于,大于9、2010、3,211、20,3012、613、1.4N14、40,变大15、300N,竖起向上16、(1)中点,平衡螺母,水平,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2)右,右(3)数量(或个数),距离,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