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融合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1904027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融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信息融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信息融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信息融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信息融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融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融合课件(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融合在电机故障诊断中信息融合在电机故障诊断中 的应用的应用 目录 研究背景 电机故障信息分类及传统方法 基于信息融合的电机故障诊断技术 D-S证据理论的应用及算例分析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 展和普及,电机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已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综 合信息处理技术,它以可靠性理论、信息论、系统论为理 论基础,涉及到诸多学科与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 兴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行业的重视。电机故障诊断过程 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取电机运行时的状态信息,并对电机性 能进行评价,在电机故障诊断过程中,如何对大量信息进 行处理和综合利用是电机故障诊断

2、技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 题。 信息融合技术是当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热门技术,目 前在电机故障诊断领域,这一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电机故障信息分析 电机故障诊断的首要问题在于指出不同故障的各自特 征,这需要对电机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在故障诊断过程中 ,根据电机状态信息的物理特征来划分: (1)电机振动(如电磁振动, 机械振动等); (2)电机噪声(如电磁噪声、空气动力噪声、机械噪声 、轴承噪声和电刷噪声等); (3)电机运行中的过程量和过程参数 (如电机工作时的 电流、电压、频率、阻抗、输入输出功率、转速、转矩等 过程量和过程参数等); (4)其它信息(如电机表面温度、漏磁等)。 这些信息从不同侧

3、面、程度和层次反映了电机运行情况。 传统的电机故障诊断系统结构图 该诊断是基于单个参数、单个特征的。该故障诊断系 统通过对某个可观测参数的特征提取判断是否存在故障特征 从而做出诊断。诊断的可信度由模型的精度和信号处理的分 辨率决定。在电机故障诊断领域中,由传感器所反映出的信 息包含了大量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主要有: 传感器信号的不确定性 信号采集和信号处理中的不确定性 电机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诊断过程的不确定性 基于信息融合的电机故障诊断技术 电机故障自电机发明以来一直是研究人员和制造商关 心的问题。同时传统的电机故障诊断技术存在本身固有的 不确定性,尤其是对于大型复杂的电机机组。在电机故障

4、诊断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之所以能将数据融合技术应用 于故障诊断,是基于下面原因: 1.传感器类型和数量多,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增大; 2.信号与特征之间的非线性; 3.故障诊断中的不确定性。 电机故障的信息融合方法综述 利用信息融合技术进行电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很多,主要可 归纳如下: (1)信号处理 包括加权平均、自适应滤波、时域相关技 术、频谱分析、时频分析、高阶谱分析、神经网络等技 术,可对信号进行变换和重构,在不同的分析域中观察提 取信号中蕴含的不同特征。 (2)参数优化 将不同的过程参数和信号指标进行重新组 合和优化,产生更好的反映诊断对象的参数,其中的方法 包括:尺度共轭法、遗传算法、多变

5、量分析等。 (3)统计和模式识别 包括人工神经网络、统计决策理论 、聚类分析等。 (4)智能诊断 这是一个决策级的融合过程,神经网络、 贝叶斯推理、D-S证据理论、模糊推理等可被用于电机的 智能诊断。 使用D-S证据理论 对于不确定性信息的处理,D-S证据理论方法提供了有 效的手段。 D-S证据理论是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其具有坚实的数学基 础直观性强易于描述广泛用于信息融合和不确定推理等领 域它能依据不确定性的信息进行推理因此更加准确全面地 认识和描述诊断对象增加电机故障诊断的信任度 。 D-S证据理论具有很强的处理不确定信息的能力,它不需 要先验信息,对不确定信息的描述采用“区间估计”而不是“

6、 点估计”的方法,解决了关于“未知”即不确定性的表示方法 ,在区分不知道与不确定方面以及精确反映证据收集方面 显出很大的灵活性。 D-S证据理论 u定义 1 令某条件E(或证据)下所有假设的有限集合U = x1 , x2, ,xn为识别框架,U的所有子集所构成的集合为幂集 ,记为 2 U。 u定义 2 给定一识别框架U,U的幂集 2U 上的一个映射 m:2U0,1在满足下列条件: (1) (2) 时,称 m( A)为A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或概率赋值。它表 示对命题A的精确信任程度。 u定义 3 AU,如果 m( A) 0,则称A为信任函数Bel的焦元 。 u定义 4 设信任函数Bel的焦元为 A

7、1, A2, An,则称 为Bel的核。 u 定义 5 给定一识别框架U,m:2U0,1是U上的基 本概率赋值(或可信度分配),定义函数: Bel:m:2U0,1 称函数Bel是U上的信任函数。 其中, 表示A的所有子集的可能性度量之 和,也就是表示对A的总信任度,从而可知: u 定义6 给定识别框架U,称 为A的似然函 数,记为pl ( A)。也即 那么,称 Bel ( A), pl( A)为A的信任区间。 u 定义 7 【Dempster组合规则】设 Bel1 和 Bel2 是同一识 别框架U上的两个信任函数,m1和m2分别是其对应的基本 概率赋值,相对应的焦元分别为A1,A2,.,Ak和

8、B1,B2 ,.,Bk。又设 那么,合成后的基本可信度分配函数m: 2U0 ,1表示如 下: 在上式中,若K1,则m确定一个基本概率赋值;若 K =1, 则认为 m1 和 m 2矛盾,不能对基本概率赋值进行组合。由 定义7给出的证据组合规则称为Dempster组合规则。对于多 个证据的组合,可对证据进行两两综合,最终得出组合结 果。 D-S 证据理论的推理过程 在数据融合中应用D-S证据理论进行推理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主要 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在深入分析决策问题的基础上,构造系统的命题集,即系统识别框 架; 2.针对目标信息系统,构造基于识别框架的证据体 Ei , i= 1,2,.,N;

9、3.根据所收集各证据体的资料,结合识别框架中各命题集合的特点, 确定各证据体的基本可信度分配 mi (A j), j= 1,2,.,k; 4.分别计算单证据体作用下识别框架各命题的信度区间Beli ,pli; 5.用 D-S 合成规则计算所有证据体联合作用下的基本可信度分配 m( A j)和信度区; 6.根据具体问题构造相应的决策规则; 7.根据该决策规则得出决策结论。 证据理论在信息融合中的推理过程图 D-S证据理论的应用及算例分析 对于一台电机,假如发现振动情况,那么振动的类型 可能是机械振动或电磁振动,那么是哪一种情况还是兼而 有之呢? 分析 我们选取用三个独立的传感器来检测电机的两种可

10、能故 障,且假设机械振动为故障A,电磁振动为故障B, 那么: 识别框架为:故障A和故障B; 幂集为:故障A、故障B、故障A,故障B; (其中故障 A,故障 B表示可能是故障 A 也可能是故障 B ,实际上就是无法准确区分这两种故障,故用不确定代替) 假定经过三个传感器某次检测后判断得到关于故障A和B的可 信度分配如表1所示 表 1. 三个独立传感器所测结果可信度分配 故障A故障B不确定 传感器1m1(A)=0.84m1(B)=0.1m1()=0.06 传感器2m2(A)=0.6m2(B)=0.3m2()=0.1 传感器3m3(A)=0.75m3(B)=0.2m3()=0.05 根据定义7的公式

11、,我们可以计算传感器1和传感器2融合后 的各故障的可信度分配 按照D-S证据理论的合成规则,将传感器1和传感器2融合 后的结果与传感器3的判定结果再进行融合,得到最后的 融合结果: 融合结果见表2所示 同样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 表2.三个独立传感器所测结果可信度分配与融合结果 可以看出,每经过一次证据理论的融合,诊断结果的准确 度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不确定度大大降低。所以在 一定程度上采用传感器数量的增多能进一步提高诊断 应用中发现,尽管D-S证据理论的应用有一定的优势,但 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总结如下。 优点在于: D-S 证据理论具有比较强的理论基础,即能处理随机性 所导致

12、的不确定性,又能处理模糊性所导致的不确定性; D-S 证据理论可以依靠证据的积累,不断缩小假设集; D-S 证据理论能将“不知道”和“不确定”区分开来; D-S 证据理论可以不需要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密度。 小结 缺点在于: l 证据理论具有潜在的数据复杂度; l在推理链较长时,使用证据理论很不方便; l当基本概率赋值有一个很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结果很大的 变化,甚至出现矛盾 ; l当 D-S 证据理论在处理两个相互矛盾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时,得到的结果不理想。 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 由于单纯使用D-S证据理论,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于是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 D-S 证据理论相结合的电机故

13、障综合诊断模型, 这样可以提高故障诊断的判决精度,有效 的减少误判和漏报。神经网络的结构选取还可以根据具体 的研究对象选择更合适的结构形式。比如可以采用BP 网络 、径向基网络、自组织网络、集成神经网络等。 比如在测点很多的情况下,将各测点的信号可由各自 对应的神经网络先诊断,这就将所测到的高维征兆信息空 间分解成若干低维的征兆空间,从而完成单测点的局部诊 断,而后将各神经网络的诊断结果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 决策融合,最终得到综合诊断结果。 参考文献 1侯新国,夏 立,吴正国.电机故障诊断中的信息融合利用问题研究. 海军工 程大学学报,2004,6 2孙向作,潘宏侠.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电

14、机故障诊断. 微计算机信息(测控 自动化),2008, 9 3付 华,冯爱伟,单亚峰,徐耀松,王传英.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电机故障诊断. 辽 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8 4稽 斗,王向军.一种电机故障信息融合诊断方法研究. CSCAS 2007 5倪国强,梁好臣.基于 Dempster-Shafer 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北京理 工大学学报.2001.26(3).610 6王 琳.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应用.硕士学位论文,华北电力大学,2002 7王耀南,李树涛.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其应用综述.控制与决策,2001,16 8 刘青松,钱苏翔,严拱标.基于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技术在电力系

15、统中的应用. 微计算机信息,2006,3 9 张建文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10马志刚,张文栋,王红亮D-S改进算法在数据融合中的应用.微计算机信息 ,2007,23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的红外小目标识别 第1组成员:安婷婷 黄萍萍 纪 洁 融合方法 研究实例 改进方案 针对红外小目标难以识别且可 信度低的问题, 我们结合已有的识别算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红外小目 标识别方法, 将小目标的灰度和速度信息作 为主要识别证据, 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小目标的轨 迹信息作为补充证据,以提高识 别置信度。 通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法 达到证据积累

16、的效果, 大大提高了红外小目标的识别 可信度。 对复杂场景下的红外小目标探测 识别技术 一直是监视和告警技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目标距离较远时,目标在光学 系统中所成的像是小目标(点和斑 点目标)形态, 而且目标的对比度比较低。 小目标与面目标相比, 由于成像面积小、信号弱、信噪 比低、背景复杂、具有一定的运 动性, 所以检测识别小目标成为当前一 个既热门又困难的课题 。 背景介绍 一般的,空中小目标包括:真实目标(T)、诱饵(D)、 随机噪声(N)和红外辐射星体(S)四种。 空中小目标可以用来作为识别证据的信息主要是 运动信息和灰度信息。 首先利用运动信息区分出真实目标和诱饵与随机噪声 、红外辐射星体的不同,这样识别框架为TD,N,S, 再利用红外小目标平均灰度之比的信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