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练习1 (新版)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902852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练习1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练习1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练习1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练习1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练习1 (新版)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练习1 (新版)华东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义、命题与证明【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 Cx与y的和等于0吗? D对顶角不相等2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A邻补角是两个互补的角B同位角相等 C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两条直线相交,有两个角相等,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若|x+2|+(y-5)2=0则x=-2,y=5 Bxy,则x+2008y+2008 C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D单项式 的系数是 4. 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21,则a1”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2 Ba=1 Ca= 1 Da=25下列命题为

2、假命题的是()A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D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一条边的长与该边上的高的乘积的一半6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A150 B210 C105 D75二.填空题7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可写成 .8请给假命题“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举出一个反例: 9请补全一个真命题:若a2b2,则 10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题设是 ,结论是 11命题“如果a+b0,那么a0,b0”是 命

3、题(填“真”或“假”)12写出两个已学过的基本事实(也称公理)(1) .(2) .三.解答题: 13如果和互为补角,并且的一半比小30,求和的度数14请解释下列几何名词的意思.(1)三角形的中线: (2)三角形的外角: (3)点到直线的距离: 15如图,有三个论断1=2;B=D;A=C,请从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命题,并证明该命题的正确性【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 【解析】C选项不是判断性语句,其他三项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对一件事情做出了判断,是命题.2【答案】A;3【答案】D;【解析】单项式的系数是 ,所以是假命题,4【答案】A; 【解析】要证明一个结论不成立,可

4、以通过举反例的方法来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5【答案】C; 【解析】解:A、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所以A选项为真命题;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B选项为真命题;C、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所以C选项为假命题;D、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一条边的长与该边上的高的乘积的一半,所以D选项为真命题故选C6【答案】A ; 【解析】翻折必有相等的角即AED=AED,ADE=ADE,A=A=75,AED+ADE=AED+ADE=180-75=105,1+2=360-2105=150二.填空题7【答案】如果两个角是同角的余角,那么他们相等.【答案】例如=50,=60,+90【解析】判断“

5、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什么情况下不成立,即找出两个和90的锐角即可9【答案】|a|b|; 【解析】若a2b2,|a|b|,真命题为:若a2b2,则|a|b|10【答案】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 【解析】理解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的定义题设是命题的条件部分,结论是由条件得到的结论11【答案】假;【解析】当a=2,b=1时,a+b0成立,但a0,b0不成立故命题“如果a+b0,那么a0,b0”是假命题12【答案】答案不唯一:(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等.三.解答题13.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180,+30=,=80,=10014.【解析】解:(1)连接三角形的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 (2)三角形一边的延长线和另一边组成的角;(3)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15.【解析】已知:B=D,A=C求证:1=2证明:A=C,ABCDB=BFCB=D,BFC=DDEBFDMN=BNM1=DMN,2=BNM,1=2(答案不唯一,只要能由条件依据定义、定理等到正确结论都可以)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