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教案 岳麓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896774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教案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教案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教案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教案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教案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教案 岳麓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视频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变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变革;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通过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教学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

2、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正确处理国共关系的原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之一。 二、讲授新课(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多媒体展示新中国外交关系的创建师:建国伊始,新中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在军事上获得基本胜利,但还没有完全结束。国民党还有上百万的军队残留在西南、华南等人民解放军尚未到达的地区进行负隅顽抗;在新解放区,国民党在溃逃时遗留下来的大批残余力量,同当地反动势力相勾结,以土匪游击战争的方式对我进行捣乱破坏,他们寄希望于帝国主义对中国内战的干涉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妄图卷土重来,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师:在国际上,妄图称霸全球的美国,在其“扶蒋”政策失败之后,仍然不肯放弃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新中国,还竭力阻挠其他国家与中国建交,妄图在政治上孤立中国,在经济上实行封锁,在军事上实行包围。新中国成立后一年之中先后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多媒体展示基本方针:1.“另起炉灶”2.“一边倒”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师: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此,毛泽东主席早在建国前夕就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于1

4、950年2月14日签定的条约,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0年。这个条约取消了1945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订的不平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师: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中国和印度两国代表团于1953年12月31日至1954年4月29日就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在北京举行了谈判,双方基于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经过充分协商获致了协议,并于1954年4月29日签订了本协定。师: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重申了两国签订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所规定

5、的两国之间关系的五项原则。多媒体展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师:周恩来“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它国家的干涉多媒体展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重大意义师: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增加了亚洲和世界各国对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促进了亚洲及世界各国对于新中国的了解和合作,对新中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结成新的国际统一战线是极其有利的;第二,和平共处五

6、项原则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坚决地否定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强权政治,是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策划的强权外交的勇敢挑战;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和提出,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铺平了道路,为国际间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基本准则,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谋求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会获得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 学生:1、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是公正的国际交往准则。2、主张各国不分强弱并且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二)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师: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苏、美、英、法、中5国外交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国联大厦

7、举行。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1954年日内瓦会议,周恩来“舌战群儒”,“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多媒体展示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的意义师:日内瓦会议是我国第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的会议,也正是在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他伟大外交家的风范。 日内瓦会议协议的达成,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树立我国良好的外交形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重用。师: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为什么要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学生:可从万隆会议召开的复杂背景和会

8、议小出现的严重矛盾与分歧两方面来分析。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及与会国之间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议产生了严重的矛盾与分歧。为避免会议走向歧途,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力挽狂澜,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三、课堂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1)新中国建国的第一年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的外交政策。 2、提出:(1)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

9、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四、课堂练习1.选择题(1) 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C ) A印度 B缅甸 C苏联 D美国 (2)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包括( B ) A政治孤立 B经济封锁 C军事包围 D文化围剿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是在( C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五、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知识点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

10、和万隆会议 【教学反思】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一课时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19课,本文主要讲述了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教学中主要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形象的了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课堂展示中获得对知识的体验。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学会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归纳、质疑历史过程,体验历史学习过程。 运动失败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