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杜牧精编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896530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杜牧精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赤壁》杜牧精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赤壁》杜牧精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赤壁》杜牧精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赤壁》杜牧精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壁》杜牧精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杜牧精编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赤 壁 杜牧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 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 ,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 ,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 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其诗、赋 、古文都负盛名,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2、,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

3、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内容:咏史诗 体裁:七言绝句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戟:古代兵器。折戟:折断的铁

4、戟。 销:销蚀。 将:拿起。 认前朝:辩认出是前朝的遗物 一支折断的铁戟沉在江底沙中还没 有完全销蚀,自己拿起它又磨又洗发现 辨认出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铜雀台,曹操暮年享乐之地,台上住 姬妾歌妓。 春深:春色浓。 二乔:三国时东吴美女, 大乔乃孙策妻,小乔乃周瑜之妻。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大乔 小乔两位美女恐怕都会被锁进铜雀 台里了。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

5、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东风不与周郎便”指什么历史事件? 指赤壁之战时周瑜借东风用火攻 大败曹兵。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 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扫扫平河北,北征三 郡乌乌桓,消灭灭袁氏残余。 建安十三年元月,曹操回到邺邺郡,训练训练 水军军,准备备 南征,统统一天下。 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操率大军军十余万南征刘表

6、, 八月,刘表病死,九月,曹操兵不血刃取得荆荆州。 刘备败备败 走长长坂坡,被曹操派遣的精锐骑锐骑 兵追上,刘 备军备军 主力被歼灭歼灭 ,刘备侥备侥 幸逃到夏口,与关羽、刘 琦等汇汇合。 赤壁之战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赤壁之战 与此同时,孙权的使者鲁肃与刘备取得联系,刘备 派诸葛亮为使前往孙吴,准备联合抗曹。诸葛亮以 高明的外交手段成功缔结了孙刘联盟,联合抗曹。 孙权派都督周瑜统率吴军精锐三万人,迎战曹操于 乌林、赤壁。 曹操为了方便训练水军,提高水军战斗力,将战

7、船用 铁索相连,周瑜发现曹军弱点,设计施以火攻,火船乘 东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 。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军丢盔弃甲,败走 华容。 时周瑜年仅33岁!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赤壁之战 从曹操南征到引军败走近半年的时间,而赤壁之 战持续则一个多月,这次战役周瑜以三万精锐大 败曹操十余万大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 的经典战例。这次战役也是对三国历史影响最大 的战役。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

8、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体 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见解? 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 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 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 政治见解: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 机遇。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作者借赤壁之战的历史,抒 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周瑜:雄姿英发 东风 机遇 客观条件好 赢得了赤 壁之战的 伟大胜利 杜牧:英姿勃发无东风 无机遇 无法赢得 像赤壁之 战这样的 伟大胜利 表达了诗人英

9、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铜雀” 代表曹操 “二乔”代表东吴 的命运。 运用借代的修辞,以 小见大,委婉又深刻 ,别出心裁。 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 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历史 的慨叹,写出兴感之由,为后 两句咏史抒怀

10、做铺垫。 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折戟沉沙铁未销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5.前后两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 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 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兴感 之由 感慨 咏叹 未销蚀的铁戟 是前朝之物 若非东风之便 历史将会改写 议论,表现英 雄无用武之地 的抑郁不平之 气 叙事 借古物来兴起

11、对 历史的慨叹 杜牧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赤壁是东汉 末年周瑜大败曹 操的地方,在湖 北赤壁市长江南 岸。但诗人所咏 的赤壁是湖北黄 冈的赤鼻矶,即 东坡赤壁。诗人 借题发挥,表明 自己对历史事件 的看法。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 重要类型。名为咏史,实为咏怀。 赤壁之战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 历史兴亡之感才是本诗所要表达的 情感,只是表现得形象含蓄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