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1887778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第一章 导论一、填空题 1.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具有可供交换的 剩余产品 的出现、国家的产生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2.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的对外贸易常被称为 海外贸易 。3.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可以分为 出口 和 进口 两个组成部分。4.一个国家或地区其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就是 ,也可称为贸易余额。5.大多数国家(地区)在统计有形商品时,出口额以 FOB价格 价格计算,进口额以 CIF价格 价格计算。6.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称为 对外贸易量 。7.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 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所占的比重。8.国际贸易商品

2、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构成。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的总和。.对外贸易额.商品贸易额.进口贸易额D.出口贸易额2.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是指实际进出我国( )的商品总金额。.关境B.保税区C.自由贸易区D.国境.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交易,对第三国来说这属于( )。.三边贸易.转口贸易.易货贸易D.直接贸易4.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D.本年度出口额高于上年度出口额5.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

3、的比重.各国或各地区的进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种商品在一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7.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的比重。.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对外贸易总额占国际贸易额D.外商投资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8.对外贸易量是以()来表示的。.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额的增长

4、比例.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D.现价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9.划分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的标准是()。.商品形态不同.贸易过程中是否使用单证.是否以现汇方式作为清偿手段D.关境和国境10.()不反映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现汇贸易.间接贸易.无形贸易D.有形贸易11.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是()。.社会大分工,地理大发现.出现货币,出现商品生产.社会分工的扩大和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国家的产生D.世界市场的形成12.对外贸易量可以反映一国()。.贸易的实际规模.贸易商品的实际构成.贸易的实际利益D.比较优势(参考答案:1.C 2.D 3.B 4.B 5.D 6.C 7.A 8.A 9.A

5、 10.C 11.C 12.A)三、多项选择题1.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良好的商业信誉B.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出现剩余产品C.国家的产生D.完备的组织结构E.纸币的出现 2.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A.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D.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E.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及其在全球的排名3贸易差额的取值包括( )A.贸易顺差B.货物贸易差额C.服务贸易差额D.贸易逆差E.贸易平衡4对外贸易按商品形态的不同,可分为( )A直接贸易B转口贸易C间接贸易D有形贸易E无形贸易5

6、.对外贸易按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可分为( )A.直接贸易B.间接贸易C.有形贸易D.无形贸易E.出口贸易(参考答案:1.BC 2.ABE 3.ADE 4.DE 5.AB)四、判断题 1.输入本国的货物未经加工制造再输出时,称为复出口。( )2.国际贸易额即世界各国进出口总额加总。( )3.当出口额减去进口额为正值时,可称为贸易盈余、贸易顺差或出超。( )4.货物的生产国与货物的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货物买卖的行为,称为转口贸易。( )5.国际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而国际贸易量是以数量表示的。( )6.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则是转口贸易。7.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一国

7、进出口交易的地区分布或国别分布。( )8.对外贸易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 )9.对一国的外贸和经济发展来说,长期的贸易顺差并不一定绝对有利。( )10.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11.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计量单位不同。( )(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一、填空题 1 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的延伸,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结果。2

8、的内部分工与外部分工构成了国际分工重要的组成部分。3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彼此交换,这样对所有交换国家来说都是有利的。斯密的这个理论也被称之为 。4赫克歇尔和俄林不仅认为不同国家不同的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而且还进一步论述了国际贸易将会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即所谓 。5. 世界市场是由 、市场客体、销售渠道、运输通讯及管理组织等多项因素构成。6世界市场的标的是指世界市场上交易的各类商品,它包括货物、服务和 等。7所谓 ,是指企业不通过国内中间商(或机构),而直接将产品销往国外客户的一种进入世界市场的

9、方式。8一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接受的并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就是这种商品的 。9 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为了在国际经营业务中最大限度地减轻赋税,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为了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10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是围绕着 上下波动的,而具体的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却是由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最终决定,即由国际市场上买主和卖主之间的竞争所决定。(参考答案:1国际分工 2跨国公司 3绝对利益理论 4要素价格均等化说 5市场主体 6要素 7直接出口 8国际市场价格 9调拨价格 10国际生产价格)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于( )。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第二次

10、产业革命时期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的学说都是主张( )。 公平贸易 自由贸易保护贸易管理贸易中国生产一只手表要8个劳动日,生产一辆自行车需9个劳动日,泰国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要13个和11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说( )。中国应集中生产和出口手表中国应集中生产和出口自行车泰国应集中生产和出口手表泰国不宜参加社会分工4俄林认为( )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成本的国际绝对差价格的国际绝对差成本比例的国际绝对差价格比例的国际绝对差5亚当斯密和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基础是( )。各国间商品价格不同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各国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不

11、同各国间要素价格不同6依照“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进行分工的思想是( )提出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7资本充裕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说法源于( )。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说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说里昂惕夫之谜8能够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价格是( )。世界封闭市场价格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价格政府贸易协定价格9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的价格称为( )。垄断价格协定价格调拨价格经济贸易集团内价格10商品交易所里形成的价格属于( )。自由市场价格封闭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半封闭市场价格11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包括( )。商品交易所拍卖网上交易

12、市场博览会12在国际市场上,属于“自由市场”价格的包括( )。协定价格垄断价格商品交易所价格调拨价格(参考答案:1B 2B 3A 4B 5C 6B 7C 8B 9C 10A 11C 12C)三、多项选择题1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A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B工业制成品比重下降C初级产品比重下降D初级产品比重上升E商品结构未出现明显变化2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包括( )。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自然条件D政府行为E资本流动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深化表现为( )。A发达国家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B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逐步增强C发展中国家被日益排除在国际分工体系之外D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分工趋于加强E服务业国际分工逐渐形成4世界市场是由( )等因素构成。A市场主体B市场客体C销售渠道D运输通讯E管理组织5影响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主要包括( )A垄断B经济周期C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D商品的质量与包装E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参考答案:1AC 2ACDE 3ABDE 4ABCDE 5ABCDE)二、判断题 1产业革命的完成使得英国等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和现代工厂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形成。( )2二战前,工业制成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才是工业国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