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1877003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润安公学物理组一、本课题的选题依据长期以来,高中物理难教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其一是初、高中物理知识存在着台阶:初中物理只是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定性分析,而高中物理则要求对其作定量分析.其二,刚刚步入高一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对物理知识与方法的掌握参差不齐,且他们面临着学习环境、身心状况及学习方法的改变。虽然初、高中物理课程都在改变,但处理好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高中物理老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广大高中物理教师为高校输送人才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理论基础与意义: 1960年,美国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建构主义教

2、学理论提出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初中教材比较浅显,很多内容适合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而高中教材深度变大,该怎样传承和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不同学段教法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对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杜威的现代教学论的认识。实践意义:目前我国高考竞争激烈,因而高中应试教育气氛也相当浓厚。而初中课程改革实施后,由于物理所占比例少,学生和部分家长对物理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高一物理教与学历来成为高中的难点,老师普遍感觉教学更加吃力。同时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必然使高中物理教学出现新的问题。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三、本课题的研究条件1、“天时”:高中新课程改革刚开始,虽然有些省市的课改走在了前面,但关于

3、初高中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研究还不算多,新课改迫切需要有关方面的研究作为借鉴与指导。2、“地利”:公学很好的软硬件设施是我们的研究的丰富的资源基础。3、“人和”:学校领导支持,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且关系融洽。四、课题基本内容1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及教材对知识要求的研究.2 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心理、情感的研究.3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及习惯的研究.4 高中物理教学评价对师生影响的探究.五、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设计各类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座谈   2、文献研究法:查阅文献,通过Internet查阅资料,借鉴和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3、个案研究法: 建立部分高一学生

4、的成长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过程4、比较研究法:比较各类型学生与各种教学手段的情况,寻找其中的规律,探求合适的教学方法 5、经验总结法:及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八、课题研究计划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1月-2008年2月召集课题组成员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明确各自任务,课题开题  第二阶段:开始阶段2008年2月-2008年5月1 广泛查阅资料,阅读新教材,研究新课标。2 各小组讨论并设计调查问卷,学生成长个案记录表。3 挑选学生个案研究对象第三阶段:深入阶段2008年7月-2008年12月1通过查阅、调查以及实践,收集素材。以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了解高中学生物理学习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5、,了解学生物理学习现状,查阅在初中阶段学习成长情况,了解学生在高中各科学习情况及探究其他学科学习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影响等。总结以往高中物理旧教材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学生的物理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并对之进行反思。研究高中学段物理新教材的教法和学法,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同时,在高一高二分别挑选学生作为跟踪个案由各成员分别负责。2.整理分析,得出阶段成果。根据自己的实践和以上的素材收集在每学期末写出阶段小结或案例或论文。3具体安排补充:(1)每学期进行2次左右问卷调查并及时统计,每月至少对学生个案记录1次(2)2008年1月-2008年9月,完成物理初、高中教材差异,知识要求差异的研究,完成教学评价对

6、师生影响的研究,总结衔接手段。(3)2008年1月-2008年10月,完成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心理、情感上研究,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及习惯的研究,并加以实践,总结有效教学手段。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资料整理、讨论总结,呈现研究成果。各成员写出学生成长案例、感受、论文等,课题组长完成结题报告。九、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1、素材资料库:本课题研究的各种调查方案和数据(放到网站上)2、论文:本课题研究的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或教学设计(争取汇编成集)十、课题组人员分工组长朱佩玉 成员李金生 梁超 网络保障:赵亮十一、课题经费安排本课题研究经费1500元,经费安排如下:调查、差旅费:500元课题人员各项活动费:1000元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