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1875926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第一章中西文化比较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01第一章中西文化比较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01第一章中西文化比较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01第一章中西文化比较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01第一章中西文化比较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第一章中西文化比较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第一章中西文化比较导论(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文化比较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人文大类平台课 1 n苏鑫,女,文学博士,副教授。 n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n群号:333677907 n邮箱:sdsuxin25 2 本课程的属性 n开阔视野(能够超越本专业的范围 ) n增长知识(获取必要的文化常识) n提升素养 n增强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机智灵 活的综合反应和善于比较的思维能 力) 3 本课程学习的目的 n用比较文化的方法,讲解“文化”的基本涵义和本质特 征。 n帮助同学正确而全面地认识中西文化的各自特征,把 握中西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文化的各个层 面

2、上辨析中西文化的各种差异与联系,理解中西文化 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n引导大家正确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中国当代急 剧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中西文化在交流和碰撞中可 能产生的一些新问题。 n面对诸多普遍性的文化现象时,既能客观地理解对方 ,也能自觉地认识自身;既不妄自菲薄,更不妄自尊 大。 4 第一章 导论 1 2 3 5 4 文化的涵义 文化的结构与特征 几个文化热点问题的思考 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意义 课程结构内容说明 讲 授 纲 要 5 一、文化的涵义 人类文化世界文化古代文化 饮食文化酒吧文化茶文化 语言文化 东方文化中华文化 校园文化老年文化 没文化 思考:下列词语中的“文化”的含

3、义相同吗? 主流文化 亚文化 地区文化 小群体文化 知识 6 一、文化的涵义 “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 n易经贲卦中,有 “观乎天文,以察时 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n西汉时刘向说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 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 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n“文化”在中国一开始使用时,就已含有了精神和人 文的指向。 7 一、文化的涵义 n“文化”一词在西方的出现: n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基本含义 是指耕作,以后引申出对动植物的培育等意义 ,这种含义,至今仍在“农业”和“园艺”中保存 着。但自16世纪开始, cultura一词逐渐引申 使用,把

4、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 cultura 。今天英语、法语中的“文化”均写作 Culture,并皆由拉丁语Cultura演化而来。 n这与中国文化一开始在该词使用时,就巳含有 了精神和人文的指向是不尽相同的。 8 一、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人的艺术活动及其结果 艺 术 家 探讨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全部多样性和完整性的表现 民族学家 文化是研究过去各个时代人的活动成果经物质化 而得到的各类事物 考古学家 各个领域学者的文化观: 9 n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 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 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 10 1.文化作为一个多层次,多方面 内容的综

5、合体 n用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和精神财富以 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n克拉克洪认为,文化是个整体,包含器物、信仰、习惯 以及被些习惯所决定的人的活动的一切产品。 n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德保罗斯查尔福:“文化是我们 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精神上、心灵上和物质上的一切事 物文化是一个整体,不仅包括思想观念、发明创造 、人工制品、价值观念、信仰和艺术作品,还包括经济 制度、社会结构和风俗习惯、政治体系、宗教信仰、法 典法规等等。实际上它包括我们能想象的一切事物。” n梁漱溟:“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民族生 活三方面: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 11 .2.作为人类精神现象或观

6、念形态的 总和 n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东西。 n“所谓文化者乃器物背后的观念。而祈祷和礼仪只不 过是一个文化观念之可见及的表现方式而已。”(殷 光海) n美国佛蒙特大学哈维兰教授1984当代人类学:“ 文化不是可见的行为,是人们用以解释经验和导致行 为并为行为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信仰。” n人类学家太洛尔说:“所谓全体的文化,意即一个生 下来由学习得到的或由创造得到的一切心灵建构或观 念。” 12 3作为人的社会行为和习俗 n奇森:“文化是由学习得到的,由社会传递而 来的行为或风俗。一种文化意即有地域限制的 ,多少各不相同的和有独特性的行为系统。” n班纳特和杜明说:“文化是一切

7、群体的行为模 式,我们把这些行为叫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 是一切群体之可观察的特色。” n社会学家里德贝恩说:“文化是以社会符号为 媒介的行为总和。” 13 4.人类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 活动 n文化领地:博物馆、图书馆、剧场、歌剧院 n文化部门的设立等:文化部、文化局、文化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 14 5.历史传承性质,是一个社会的传统 行为方式和全部的社会遗产 n克鲁伯:“一堆学得的和传承的自动反应、习 惯、技术和价值及由之而导出的行为,乃构成 文化的东西。” n日本江孝男:“文化是由后天造成的,成为群 体成员之间共同具有且被保存下来的行为方式 。” n美国学者巴尔格和波尔格说:“一个

8、群体的文 化乃社会遗产的全部及其组织。这些遗产获得 了社会意义,因为各个种族各有其不同的气质 以及群体的历史生活。” 15 6.具有特定功能和价值内涵的文化 n梁启超:“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之有价值的 共业也。” n孙中山:“简单地说,文化是人类为了适应生 存要求和生活需要所产生的一切生活方式的综 合表现。” n马林诺夫斯基:“文化是一个在满足人的要求 的过程中,为应付环境中所面临的具体特殊的 课题,并把自己置于一个更好的位置上的工具 性装置。” 16 7.强调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指导和 规范作用 n克拉克洪和凯利:“所谓文化乃在历史上为生 活而创造出来的一切设计。在这一切设计中, 有些是显明

9、的,有些是隐含的,有些是合理的 ,有些是反理性的,也有些是非理性的。这些 设计任何时候都是人的行为之潜在的指导。文 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 被视为限制人类思想作进一步行为的规定性和 约束性。” 17 一、文化的涵义 综上所述,“文化”是个含义十分丰富的概念, 尽管人们现在大量地使用文化一词,但若准确地抓住文化的 内涵,并对文化给出一个概念或定义难度却很大。 n社会学家劳伦斯罗威尔( Lawrence Lowell)说:“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琢磨。我 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 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规 范它的意义,这正像

10、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着我 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无处 不在”。 18 一、文化的涵义 n为方便之见,这里我们不妨采用辞海对文 化的界定: n“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n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 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19 n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 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 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 所以又称作“大文化”。 n与广义“文化”相对的,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 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 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

11、又 被称作“小文化”。 20 n本课程所说的“文化”是广义上的,作 为一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 包括哲学、思想、艺术、文学、音乐等 领域,甚至包括社会生活和科学领域。 21 二、文化的结构和特征 文化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国内外学者 曾对“文化”的结构层次进行过多种分析,主要有以 下几种观点: (1)两分说: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三层次说:物质,制度,精神; (3)四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行为),思想 与价值(观念); (4)六大子系统: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 言符号,风俗习惯。 现代文化学界基本采用四层次说。 22 物质(态)文化层:文物、农田、城市、

12、工厂、交通 制度文化层:政、经、文、教、军、法、婚姻 艺术文化 价值、心理、思维方 式 图:文化结构 行为文化层(活文化):民俗、语言 观念文化层: 23 需要说明的是,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物 质文化、行为文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并在 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文化的各个层次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互 相影响,互相制约,互为表里,不能割裂。 只是为了考察文化提供不同的切入点,才 分层论析。 24 二、文化的结构和特征 1.民族性 2.地域性 3.规则性 4.传承性 5.变异性 25 三、几个文化热点问题的思考 3-1.关于“文化”的淡忘与失落的危机 n 正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沉沦于外在索取而淡 忘

13、自身一样,文化也几乎处于被淡忘的状态。虽然人 们经常把文化挂在嘴上,但是,对于文化的内涵、价 值和发展趋向等问题,由于淡忘,已经变得混沌不清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不平衡造成了畸型化的 社会发展。 n人类文化自身的危机: n一方面物质文明空前繁荣,另一方面精神危机、道德 沦丧、人性扭曲、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层 出不穷。 26 我们这个社会是怎么了? n毒奶粉、毒牛奶、毒油条、毒大米、毒韭菜 n范跑跑、挟尸要钱 n郭美美 、贪污腐败 n马加爵 、药家鑫 n老人跌倒路人冷漠、虐猫、虐狗 n最严重而深刻的民族文化深层危机,是信仰的危机。 一个民族的信仰若被遗忘、被解构,这个民族也就丧 失

14、了自己的文化身份。 27 n另一个现今带有世界性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空前减少 28 季羡林认为:人类有史以来,总共形成了四大文化圈: 古希腊、罗马一直到近代欧美的文化圈,从古希伯来起 一直到伊斯兰国家的闪族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和中国文 化圈。 汤因比历史研究:“人类历史上产生过21个文化类 型:包括古埃及、苏美尔、米诺斯、古中国、马雅、安 第斯以及西方、拜占庭东正教、伊朗、阿拉伯、印度、 中国、希腊、叙利亚、古印度、赫梯、巴比伦、墨西哥 、育加丹、俄罗斯、朝鲜。另外还有5个中途夭折停滞 的文明:玻里尼西亚、爱斯基摩、游牧、斯巴达和奥斯 曼。 ” 29 米诺斯 苏美尔 埃及

15、安第斯 玛雅 30 赫梯 古印度 希腊 巴比伦 伊朗 叙利亚 31 阿拉伯 印度 32 拜占庭 墨西哥 俄罗斯 育加丹 33 n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大致有6000种,但少数民族语言正 在迅速灭绝,19世纪70年代还有8000种语言,可仅 20多年间就减少了2000种。由于因特网的普及,语 言灭亡的速度还在加快。 n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走进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方能 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在语言丢失的同时,原来 以这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也可能丧失。因此语言的灭 亡意味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n很多弱小民族,为生存,他们不得不放弃固有语言和 文化,加入到世界化的潮流中。 34 n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文化的

16、统一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n从16世纪至今,西方文化一直是现代世界的主流文化 。 n有人指出:今天的全球化是以欧洲近代文明为原点把 世界纳入到一个全人类认同的基本价值和行为规则体 系中的过程,即西方文化体系的过程。 n世界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的地方性语言、风俗习惯和 社会生活方式正在被对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效仿和 跟进之风所吞噬。即使是一些人口众多、文化传统深 厚的国家,如印度、中国,也感觉到了西方文化的强 烈冲击。 35 n法国社会学者皮耶里罗布尔迪耶是新自由主 义的代表学者,他因为担心发生“文化危机” ,而强烈反对文化领域的全球化。 n他说,由于自由交易普遍化,对于文化落后的 国家,保护文化的特殊性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而作家或知识分子在漫长岁月里得到的艺术自 律性,也将因世界化的商业逻辑而受到威胁。 36 n如果文化的多样性受损,积累了数万年的人类文化和 精神世界将受到严重威胁。当文化面临被淡忘或失落 的文化危机时,文化的重建,包括返朴归真与创新, 必然成为文化本身亦即人类本身生死攸关的重要问题 。 n维持本民族文化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