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假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1875327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假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假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假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假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假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假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假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8 年秋学期假期学情检测试卷年秋学期假期学情检测试卷 初二初二 语文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36 分) 1.卷面分(5 分)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 分) A祈祷(to) 孤孀(shung) 门槛(kn) 气冲斗牛(du) B校补(jio) 哺育(b) 修葺(q) 心有灵犀(x) C殷红(yn) 诘问(ji) 愧怍(zu) 颠沛流离(fi) D纠纷(ji) 赘(zhu) 赤裸(k) 深恶痛绝() 3.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选聘 滞笨 缈小 鞠躬尽萃 B婉转 烦锁 茏罩 目不窥园 C深宵 狂澜 陡峭 仙露琼浆 D班斓 取缔 绸密 忧心冲冲 4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习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绚丽光 彩。 B曲阜作为一座旅游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C从繁华喧嚣的城市走来,漫步在这乡间的小路上,我们感到心安理得。 D 目前,只有少数中小学校将智能机器人教育教学纳入课程教学,可见推动中小学机器 人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

3、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尼摩船 长是一个勇敢顽强、敢于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一个反对压迫与殖民主义的战士。 B.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作品创造性的运用北京市民口语给通俗朴素的 文字增添了许多地方色彩。 2 C.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是鲁迅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些文章是专门为少年 儿童所写,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7.在横线上写上一句话,使

4、之与前后文构成排比句。 (4 分)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是一种快乐的人生体验。欣赏是一封家书,会让你体会亲情 的温馨与幸福, , 。欣赏是 一束鲜花,会让你享受生命的美丽和优雅。 8. 昆虫记是 国杰出昆虫学家 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2 分) 9.古诗文默写(10 分) (1)大漠孤烟直, 。(2)采菊东篱下, 。 (3)木兰是位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形象,她既有着“ ,关山度若飞” 的飒爽英姿,也不乏“当窗理云鬓, ”时流露出来的娇美风姿。 (4)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 (5)杜牧的泊秦淮中游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的句子是:

5、 , 。 (6) 杜甫的望岳中表现诗人勇于登高望远,敢于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 二、现代文阅读(25 分) (一)永远的指南针(13 分) 他是一个喜爱超越自我、逍遥而又勇敢的旅游爱好者。他对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特感兴 趣,常常独自去这样的地方探险。 有一次,在攀登一座其貌不扬的独山时,他的心里很有底,并打算穿过山,到山那边歇 一歇。谁知上的山来,方知此山并不独,而是一片绵延不断的山系。不过,作为一名勇敢 的登山者,这更刺激了他的探险欲望。他是个老探险了,被他征服的山系数以百计,因此, 他面对眼前这座山并没有畏缩不前。 岂料,不妙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了。他先是在坑洼处重重的甩了一跤,

6、擦破了皮肉。走 着走着,又看见不远处的地面上有一团缠绕在一起的麻绳,他想捡起来,以便派上用场, 谁知,正要弯腰伸手, “麻绳”突然活了,伸出火烧火燎的蛇芯子,竟是一条眼镜蛇!吓得 他差点凌空飞舞,跳开眼前的险地。见“麻绳”没有尾随过来,他心头的那块大石头才轻 3 轻落地。 最要命的,不是摔跤,不是惊蛇,而是需要辨别方向时,一摸贴身的内衣口袋,指南针 不翼而飞了!他浑身上下搜了个遍,连指南者的一根毫毛都未逮到。他在周围的地上搜寻, 像大海捞针一样艰难,同样不见指南针的踪影。 没了指南针,该如何走出这绵延不断的山系?从此,他迷路的程度愈加厉害,仿佛“盲 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处处是东西南北中,

7、处处又不是东西南北中。 渐渐地,夜色漫卷起来。山高黑的早,他的内心慌乱不已,如同陷入了四面楚歌中,刀 光剑影将要直取他的咽喉似的。他绝望的想到:看来,我别想活下去了,天要我亡,我不 得不亡。他吃掉最后一点干粮,不吃则罢,一吃,饥饿感又如同延误的炊烟一样猴急地在 他心中升腾。 那一夜,他爬上一棵枝杈粗大且铺展的大树,和衣而卧,睁着眼睛,熬到天亮。 太阳升起的时候,他从树上跳下来,面对着苍茫的山系,依然束手无策。突然间,他发 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山林中,几乎所有的树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边的树叶较之另一 边的树叶繁茂青绿。 “南枝向暖北枝寒” ,蓦地,他昏昏沉沉的脑海中蹦出一句云开雾散的 诗句。

8、前人的经验!他笑了,一下子来了精神。他将这个诗句当作准确无误的指南针,顺着树 叶繁茂的一方走去,竟顺利走出了绵延不断的山系,给这一次探险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后来,他老了,再也不能探险了。歇在家里,他回顾起那次探险的经历,感慨万千。他 告诉子孙,多多读书,多多了解未知世界。有了知识,就不会迷路。知识,是人生永远的 指南针 10.联系第段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 。 (4 分) 他是个老探险了,被他征服的山系数以百计,因此,他面对眼前这座山并没有畏缩不前。 老探险: 畏缩不前: 11.阅读前四自然段,概括文中的“他”接二连三遇到了哪些“不妙的事儿”?在处理这些 事情时, “他”表现

9、出了怎样的性格特点?(4 分) 12第自然段“突然间,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奇怪的现象”指什么?(2 分) 4 13你从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3 分) (二)一把伞的温暖(12 分) 混乱的暴雪忽然掩盖了北京的喧嚣。我躲在温热的窗内,铭记这一刻窗外的宁静。 远处施工楼盘的升降机惊扰了我的清梦。那些在大楼上慢慢蠕动的工人,像一根根坚 实的火柴,用微弱的光,点燃了这个原本一如荒漠的城市。 楼下新开了一家快餐店,八元一份自助餐,这是我在北京见过的最便宜的快餐店。很 快,许多为经济所迫的外乡人流进了这个陌生的餐馆。 我时常能看到一帮衣衫泥泞的汉子说笑着朝我所在的楼房走来。他们吃饭的样子偶尔 让人感

10、到心疼。他们兴许也觉得自己吃得太多,不大好意思,到后来起身时,也只是悄悄 地舀饭,不再加菜。 老板是个微胖的中年女人,圆脸大眼,看起来平易近人。她从来不会因为这些工人的 饭量而黑脸皱眉。身在异乡的工人们都从心眼里感激他,暴雪盖天,仍不顾风寒,走一段 艰难的路来这儿吃饭。 餐馆店面太小,容纳不过二十人。工人们向来都是坐在店铺对面的空地上吃饭,他们 尽可能地腾出位置,希望能给这位善良的老板留住新来的顾客。 暴雪当天,女人扛来了一把大红伞。饭前,工人们从施工地上抱来了工具,将伞焊在 了露天的餐桌中央。女人去附近的商店买了包烟,每人发了一支。工人们笑了,坐在红色 的大伞下,喝酒聊天。 第二天中饭时,狂

11、风吹断了伞骨,飞扬的白雪迅速激怒了新来的客人。女人一面抹着 油手从店铺里赶出来,一面弯着笑脸道歉。 几个老实的工人搁下碗筷,转身去了楼盘工地。白雪依旧飘洒,他们来去需要约摸半 个时辰。 客人不断涌入餐馆,此刻正是吃饭的时间。店里的工人不停叫喊,缺了老板,显然忙 不过来。可老板不能脱身,她此刻正紧紧地稳着那把摇摇欲坠的大伞。不到片刻,女人的 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在狂风中举伞可比打菜累多了。 旁边两个吃晚饭的工人说,大姐,我来吧,你进去打菜。女人尴尬地笑笑,说了声谢 谢。新来的客人很快找到了座位,他们对工人的举动很是不解。 一位外套稍微洁净的工人说,让我来吧,我衣服干净些。举伞的工人互相看了看

12、各自 的衣服,笑了。他们迅速退开,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这位衣衫最为整洁的工人。 5 顾客一面吃饭,一面抬头打量这位肤色黝黑的工人。工人虽然一直无奈地低着头,却 始终不愿松开双手。他像一个站岗的哨兵,紧握着手里的钢枪。 赶去楼盘的工人们很快回到了餐馆。此刻安坐伞下的顾客们,终于明白发生了何事。 他们端起自己的碗筷,自觉退到了大楼的屋檐下躲雪。 轰隆隆的机鸣声震动了寂寥的冬天。我坐在窗内,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把被放倒的红伞。 这把脆弱的大伞,为忙碌在天寒地冻里的人们撑起了一片短暂的温暖。 14你如何理解标题的含义。 (3 分) 15第五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突出了女老板怎样的精神品质?(3

13、 分) 16揣摩划线句子“新来的客人”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出来。 (3 分) 17赏析下列句子。 (3 分) 狂风吹断了伞骨,飞扬的白雪迅速激怒了新来的客人。 三、文言诗文阅读(19) (一)课内文言文(16 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 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 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 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 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 理臆断欤? 18本文选自 ,作者 ,字晓岚,直隶献县人, 清代学者、文学家。 (2 分) 1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4 分) 6 (1)山门圮于河( ) (2)阅十余岁( ) (3)求石兽于水中( ) (4)棹数小舟( ) 20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