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1852613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高考大纲及课标要求: 1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掌握洋务运动的基本史实 高考考察觉度 近代经济结构变化的原因.表现.影响 洋务运动背景目的内容影响,知识的细化与要化,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18401949)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2外资企业 3洋务企业的产生 4民族资本的产生 5四大家族官僚资本 学生看下图了解并深入理解近代中国五种经济成分消长变化 问题1图中(1)(2)(3)(4)(5)分别代表那种经济成分,问题2 分析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趋势及政治走向: 答案: 1近代前期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晚清政府和北洋军阀统治走向历史尽头; 2近代前

2、期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并逐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立和深化; 3近代前期洋务经济走向衰落,地主自救道路破产。 4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前进,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运动遭受挫折;近代后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萎缩,旧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完全走向末路; 5近代后期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衰落、消亡的过程中,外国列强和国民党政权走向覆灭;,生看书把知识要点化(阅读课本第一目) 二: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背景原因 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侵入 3洋纱入东南,列强收购农产品 表现:耕织分离,农民手工业者破产 影响:为近代中国民

3、资产生提条件: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动摇封建统治基础 地位: 虽逐渐解体,但在近代中国一直存在并占据统治地位。,知识拓展 师补充分析: 同学们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1中国封建自然经济是在工业文明外部冲击下解体的 2解体过程很不平衡,仅出现在东南沿海局部地区。 3.中国开始半殖民化。 4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封闭状态出现了深刻的变化。 那么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一方面给中国带来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的进程。 从全球史观角度分析:中国近代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自从新航路开辟以来全球化的产物。,三:洋务运动(6090年代 背景

4、(内忧外患) 代表人物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内容: 军事工业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 政局 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筹划海防,筹建三只海军 培养人才兴办京师同文馆选派留学生 失败:甲午战败,宣告破产,知识拓展: 师总结说明,同学们概括的很好,下面我们在掌握洋务运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评价要求观点明确,论丛史出,史论结合。 学生讨论后,师讲析: (1)积极作用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引进了西方西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培养了科技人才。 c一定程度上瓦解的了封建的自然经济,也抵制了外

5、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2)局限性: a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无法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地目的。 b军事工业主要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民用工业为了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 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经营管理腐败。 c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要求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点拨提问: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史实中我们应该吸取那些经验教训?,试题训练课本知识材料化(略)请同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本科小结及板书设计 本科主要学习了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外商企业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9世纪中期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主要原因 A.外国资本经济侵入 B.本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洋务运动的开展 D.农民手工业者的破产 2 洋务运动 背景:内忧外患 内容: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创办海防 近代教育 评价: (六)布置作业: 1分析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2p49阅读思考题小论文形式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