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名词解释归纳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1842379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设计名词解释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室内设计名词解释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室内设计名词解释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室内设计名词解释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室内设计名词解释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内设计名词解释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设计名词解释归纳(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室内设计【名词解释】结构空间:把按照材料性能和力学规律建造起来的空间称之为结构空间。P15结构:结构是形成空间的支配因素,也是构成形式逻辑的决定力量。P16悬挑结构: 悬挑结构用支撑物和挑梁组成的结构体系,分为单向出挑、双向出挑和辐射出挑几种形式。P19空间渗透:两个相邻的空间,如果在分隔的时候,不是采用实体的墙面把两者完全隔绝,而是有意识地使之互相连通,可使两个空间彼此渗透,从而增强空间的层次感。P29形式语言:形式语言或设计语言是设计师或造型艺术家经常使用的词汇,其含义都是指通过使用某种式样交流思想、传达意念。P31比例:所谓比例是指要素本身、要素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在度量上的一种制约关系

2、。P36现代主义建筑:指的是一种建筑风格,专门针对在20世纪初期由德国、前苏联、荷兰、法国、美国等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激进知识分子探索创立的建筑思想和建筑形式。P59现代建筑语言:指的正是以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原则和形式规则为基础的、与现代建筑有密切联系的形式体系。P59现代建筑:指的是现代社会中的所有建筑活动,特别是针对脱离了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影响以来的整个建筑发展阶段的建筑活动,其时间的跨度大约从19世纪中叶直到目前。P59、图形思维:图形思维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是以图解的方式对思维过程的表达;图像思维的认识对象、使用材料和产生的结果具有感性的、直观的、可视的特点,它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形式。

3、P68眩光 :如果在一部分视野中存在着极高的亮度,其他部分就会变得很难看清楚,而引起的不舒适的感觉,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眩光。P77 装饰照明:为了对室内进行装饰处理,增强空间的变化和层次感,制造某种环境气氛,常用装饰照明。装饰照明是只以装饰为主要目的的独立照明,一般不担任基础照明和重点照明的任务。P84显色性:显色性就是指不同光谱的光源照射在同一颜色的物体上时,所呈现出不同颜色的特性。补色:补色是色相环上相对立的色彩,如红与绿、橙与青、黄与紫等,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对比关系。P92室内热环境:室内热环境也称“室内气候”,它是由室内温度、湿度、气流和辐射四种参数综合形成的。P101室内环境污染:由

4、于室内引入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污染源或室内环境通风不佳,使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在数量和种类上不断增加,并导致人体一系列不适症状,称为室内污染。通风:所谓通风,就是把室内被污染的空气直接或经过净化后排至室外,驱除异味、灰尘及烟雾等,同时提供新鲜的空气,从而保持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及其循环以达到平衡形成最适宜的空气环境,并符合卫生标准和满足生产工艺要求。P102吸音:吸音是针对声音缺失而采取的改善室内声音质量的控制性措施,主要是通过在界面上附着吸音材料、改变界面表面的物理特性、设置吸音装置等手段,减少声音的反射,起到提高声音清晰度的作用。P104质感:所谓质感是指材料本身的属性与加工方式所共同表现在物体

5、表面上的视觉感受,是由材料肌理及材料色彩等材料性质与人们日常经验相吻合产生的材质感受。P123肌理:肌理是指材料表面因内部组织结构而形成的有序或无序的纹理,其中包含对材料本身经再加工形成的图案及纹理。P125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由艺术走向科学的新兴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各部分尺度和比例关系,研究目的最初是从美学的角度出发,为造型艺术提供标准的参数。P141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由构思和设计两个环节构成,构思阶段是设计的起点,其要点是根据功能和业主的要求提供创意,为室内环境的风格、特点、品质进行定位。P154住宅:住宅是家庭生活的场所,是维持家庭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6、。P163设计定位:在进行住宅室内设计之前,首先要针对设计目标进行适当的定位。P170【简答题、论述题】简述室内设计的内容。P7 答案:室内设计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建筑、装饰构件的设计,室内家具与陈设的设计和室内物理环境设计。 怎样理解室内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原则?P9答案:室内设计为人们提供的不是一个纯碎的艺术品,而是一个实在的生活空间,人们必须通过这个空间环境的具体使用和对其中的设施、设备的操作,才能体验、感受到设计的价值以及我们为增进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设计者对人性的关爱,对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理解,就融会在这个人为的空间环境之中。因此,只有坚持

7、“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们才能实现设计的真正价值。在室内设计中怎样理解“以人为本”的原则?P9怎样理解室内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原则?P9怎样理解“形式服从功能”的原则?P10 答案:“形式服从功能”是现代主义建筑所倡导的一个基本原则,从功能的要求出发来考虑设计对象的形式问题,良好的使用功能不仅是评价优劣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体现设计者对使用者尊重和关爱的核心问题。室内设计就是针对这些功能要求,提供最恰当的使用形式。你怎样理解形式服从功能的原则?P10如何处理室内空间的虚实关系? P21答案:把“实”与“虚”这两种互相对立的因素统一起来考虑,一个房间究竟以“实”为主还是以“虚”为主,这要依房间的功能和

8、结构形式而定,虚、实的处理与环境、朝向的关系十分密切,凡是朝向和环境好的一面,应当争取处理得“虚”一些,朝向和环境不好的一面,则应当处理得“实”一些。建筑室内空间的分隔大致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 P23答案:空间的分隔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利用结构组件分隔空间所谓结构组件主要指梁、板、柱等建筑构件,它们从水平、垂直两个方面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2.利用隔断分隔空间隔断包括隔断墙、隔扇、屏风、帷幔等。3.利用绿化景观等分隔空间通过设置花池、水体、雕塑等景观对室内空间进行分隔,可以使室内环境洋溢出自然的气息。简述室内空间的处理手法有哪几种?P26 答案:(一)空间的对比与变化两个相毗邻的空

9、间,如果在某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借这种差异的对比作用可以反衬出各自的特点,从而使人们从这一空间进入另一空间产生情绪上的快感。空间的差异和对比通常表现为:1.体量的对比 2.开敞与封闭的对比 3.不同形状的空间对比 4.不同方向的对比(二)空间的重复与秩序在统一的整体中,对比可以打破单调、求的变化,而重复与秩序,则可增强形式的统一感。(三)空间的衔接与过渡两个空间如果以简单的方法直接连通,常常会使人感到生硬,倘若在两个空间之间插进一个过渡性的空间,它能够像音乐中的休止符或语言文字中的标点符号一样,使段落分明并且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四)空间的渗透与层次两个相邻的空间,如果在分隔的时候,不是

10、采用实体的墙面把两者完全隔绝,而是有意识地使之互相连通,可使两个空间彼此渗透,从而增强空间的层次感。(五)空间的引导与暗示某些建筑由于功能、地形或其他条件的限制,可能会使某些比较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所处的位置不够明显、突出,需要采取措施,对人流加以引导或暗示,使人们可以循着一定的途径达到预定目标。简述室内空间的五种处理手法。P26 室内空间的处理手法有哪几种?P26室内空间的处理手法一般分为哪几种?P26室内空间的处理手法有哪几种?P26 空间的引导和暗示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P30(1)以弯曲的墙面把人流引向某个确定方向,并暗示另一空间的存在。(2)利用特殊形式的楼梯或特意设置的踏步,暗示出上一

11、层或下一层空间的存在。(3)利用天花、地面处理,暗示出前进的方向。(4)利用空间的灵活分隔,暗示出另一些空间的存在。简述“点”在理论上的设计应用规律。 P32(1)点可以形成聚合、扩散的状态,如向心、离心。(2)点可以构成矩阵。(3)点的有规律的间隔可以形成节奏感。(4)点可以改变面的质感。(5)点可以有大小、形状、纹理的变化,如圆形、方形、长方形、菱形、适合图案等。简述“面”在理论上的设计应用规律。 P33(1)面的转折、弯曲可以构成体或空间。(2)面可以是实的,也可以是中间开洞的。(3)面可以一部分是平整的;另一部分是起伏不平的。(4)面可以有材质的对比,可以是硬的、坚挺的、也可以是柔软的

12、、有肌理的。(5)面可以由点或线聚集组成。在实际应用中,面不会单独存在,总是与点、线的综合运用联系在一起。简述形式语言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P38“形式法则”,不过是在艺术的创作中,就其方法论而言存在一些总的规律。一、整体的和谐与对立面的冲突在一个室内环境中,其设计风格应该以一种形式语言为主体,在一个总体风格的控制下,运用恰当的对比因素,容易造成和谐的效果。对比是通过形、色、质三个方面的变化来实现的。二、秩序感一个或几个有规律的基本形态的重复使用,就构成了秩序,秩序中的基本元素可以有大小、形状、方向和位置的变化。三、夸张与隐喻(一)夸张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为了表达某种意象、强调某种事物的特征,

13、常常采用夸张的手法来创造某种意境。夸张即意味着超越常规,以特殊的手法将所要表达的因素突出出来,形成视觉上的显著点。(二)隐喻隐喻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着力追求的一种文化倾向,它重视建筑的文脉,把建筑视为文化的载体,从符号学或语义学的角度探索形式的含义。四、力的平衡感在形式创作过程中,“力”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美学原则之一。平衡感的产生来自对称和均衡两个方面。简述现代主义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区别。 P59 答案:“现代主义建筑”指的是一种建筑风格,专门针对20世纪初期由德国、前苏联、荷兰、法国、美国等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激进知识分子探索创立的建筑思想和建筑形式。而“现代建筑”指的是现代社会中的所有建筑活动,特

14、别是针对脱离了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影响以来的整个建筑发展阶段的建筑活动,其时间的跨度大约从19世纪中叶直到目前。 简述“现代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异同。P59后现代建筑语言有哪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P64 答案:1、允许形式上的矛盾性和不协调性。2、明显的历史主义倾向。3、使用大众化的商业俚语。后现代建筑语言有哪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P64简述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 P84(一)安全安全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上的。(二)适用适用性是指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照明,满足规定的照度水平及满足人们在室内进行生产、工作、学习、休息等活动的需要。(三)经济在照明设计实施中,要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发挥

15、照明设施的实际效益,降低经济造价,获得最大的使用效率。(四)美观合理的照明设计不仅能满足基本的照度需要,还可以帮助体现室内的气氛,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简述色彩设计的原则。P94答案:一、功能性原则室内色彩的设计必须充分反映室内空间的功能,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反映不同的室内空间特征。二、形式美原则在色彩设计中,要运用得体的色彩语言,创造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环境空间。三、客观性原则环境都是由具体的建筑与装饰材料等客观物质构成的,因此,在色彩的选择和搭配上必然会受到这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四、地域性原则色彩的地域性是指特定地区的自然地貌、气候条件、生态物种等对色彩的长期作用而形成的色彩特征。五、象征性原则色彩的象征本质是以色彩环境存在的普遍反映人的内心世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用色习惯,有着禁忌和崇尚的用色。简述室内材料搭配原则。P138 答案:装饰材料配置的核心问题,是指合理地选择与主题设计相一致的材料和施工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