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1842101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将第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Mn-55 Fe-56 Cu-64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 硅太阳能电池B. 燃料电池C. 太阳能集热器D. 燃气灶【答案】D【解析】【详解】A.硅太

2、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B.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C.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错误;D.燃气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2.用高能原子轰击的靶子,使锌核与铅核熔合,生成一个112号元素的原子的同时向外释放出一个中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112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B. 此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C. 科学家合成的112号元素是金属元素D. 112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B族【答案】A【解析】【详解】此112 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70+208-1=277。A.此112 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70+208-1=277,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77

3、,但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错误;B.此反应原子核发生了改变,属于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B正确;C.112 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第IIB族,属于过渡元素,是金属元素,C正确;D.根据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该元素位于第7周期第IIB族,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3.下列关于电子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 CC14的电子式为B. CaC12的电子式为C. CO2的电子式为D. 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为【答案】A【解析】【详解】A. CC14分子中C原子与4个Cl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每个原子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其电子式为,A正确;B.CaC12是离子化合物,Ca2+与

4、Cl-形成离子键,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要间隔排列,故2个Cl-不能合写在一起,因此电子式为,B错误; C.CO2分子中C原子与2个O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使每个原子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C错误;C.HCl是共价化合物,H原子与Cl原子间共用1对电子,形成过程表示为,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的131I和127I互为同素异形体B.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C. CO2、H2O、N2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D.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从1逐渐增加到8【答案】B【解析

5、】【详解】A.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的131I和127I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A错误;B.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因此可以在该区域找到半导体材料,B正确;C.在H2O分子中H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有2个电子,C错误;D.第一周期的元素只有2种,都是非金属元素,除第一周期外,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从1逐渐增加到8,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5.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XYZWA. Y的氢化物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B. YO2是

6、一种有毒气体,属于酸性氧化物C. Z的最简单氢化物比Y的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更强D. XW2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e-稳定结构【答案】D【解析】【分析】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由位置关系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Z、W处于第三周期,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设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有(2+8+x)=3x,解得x=5,则Z为P元素,则X为C元素、Y为N元素、W为S元素,据此解答。【详解】A. Y是N元素,可形成氢化物N2H4,在该物质分子中,N原子之间形成了非极性共价键,A错误;B.YO2为NO2,该物质是一种有毒气体,但由于其与水反应产生HNO3,同时产生了NO,

7、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C.Z、Y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YZ,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的氢化物就越稳定,因此Z的最简单氢化物不如Y的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强,C错误;D.XW2是CO2,该物质分子中,C原子与2个O原子形成了4对共用电子对,从而使分子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e-稳定结构,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及在周期表的位置关系综合应用的知识,根据Z原子电子数与电子层数关系进行元素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NaHSO4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

8、比是1:1非金属单质中不含离子键,一定只含共价键稳定性:H2OH2S,沸点:H2OH2SNaCl和HCl溶于水破坏相同的作用力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于非金属单质中,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中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离子化合物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因此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若阴离子、阳离子为复杂离子,还可能有共价键,正确;NaHSO4是盐,由阳离子Na+与阴离子HSO4-构成,因此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1:1,正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获得电子,或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因此非金属单质中不可能含离子键,若为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则含有共价键

9、,若为单原子分子,如惰性气体,就不含共价键,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OS,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因此物质的沸点:H2OH2S,错误;NaCl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破坏的是离子键;而HCl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破坏的是共价键,因此破坏的作用力不相同,错误;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于多原子或双原子非金属单质中,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如Na2O2,或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如H2O2等中,正确;可见说法正确的为,因此合理选项为A。7.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的“水”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

10、O10+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 每生成48lgNa2Mn5O10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 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 AgCl是还原产物【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海水中电池总反应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可知,Ag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MnO2作正极,负极反应式Ag+Cl-e-=AgCl,正极反应式为5MnO2+2e-=Mn5O102-,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据此解答。【详解】A.负极反应式为Ag+Cl-e-=AgCl,正极反应式为5MnO2+2e-=Mn5O10

11、2-,A错误;B.根据5MnO2+2e-=Mn5O102-可知,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48lgNa2Mn5O10的物质的量为1mol,因此转移电子数为2NA,B正确;C.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Na+不断向“水”电池的正极移动,C错误;D. Ag失电子作还原剂,则AgCl是氧化产物,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8.化学上存在许多的递变关系,下列递变关系完全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NaMgAlCl;离子半径:Na+Mg2+Al3+Cl-B. 稳定性:HFHClHBrHI;熔沸点:HFHClHBrHIC. 熔沸点:LiNaKRb;密度:LiNaK

12、RbD. 酸性:HC1O4H2SO4H2CO3;非金属性ClSC【答案】D【解析】【详解】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因此原子半径NaMgAlCl,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Cl-Na+Mg2+Al3+, A错误;B.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性,氢化物还原性越弱,故稳定性:HFH2ONH3CH4;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增强了分子之间作用力,其熔、沸点最高,对于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所以熔、沸点:HFHIHBrHCl,B错误;C.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使物质的熔、

13、沸点逐渐降低,所以熔、沸点:LiNaKRb;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的密度呈增大趋势,但K反常,比Na低,故密度:LiKNaRb,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lSC,所以酸性HClO4H2SO4H2CO3,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9.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短周期元素中,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则它们一定是同主族元素B. 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为第B族C. 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的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为同族元素D. 第n周期第n主族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答案】B【解析】【详解】A.如He是2号元素,Ne是10号元素,二者位于短

14、周期,原子序数相差8,但它们都是惰性气体元素,A错误;B.第IIIB副族的元素含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因此第B族元素种类最多,B正确;C.He、Be、Mg等都是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He是惰性气体元素,Be、Mg等是第IIA族元素,C错误;D.第一周期第IA的元素为H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0.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丁)r(乙)r(丙)r(甲)。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乙和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据此推断,下述正确的是A. 乙的单质至少有三种同素异形体B. 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

15、元素C. 丙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内存在氢键D. 乙和丁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丁)r(乙)r(丙)r(甲)。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乙和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若丁为Al,乙为C,丙为N,满足4+5=33的关系及原子半径、原子序数关系,则甲可能为H,以此来解答。【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甲为H、乙为C、丙为N、丁为Al。A.乙为C,C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0等,因此至少有三种同素异形体,A正确;B.丁为Al,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B错误;C.丙为N,N的最简单氢化物NH3分子间存在氢键,C错误;D.乙和丁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H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