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幼时记趣》第二课时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1841823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X 页数:10 大小:5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幼时记趣》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幼时记趣》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幼时记趣》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幼时记趣》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幼时记趣》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幼时记趣》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幼时记趣》第二课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时记趣 (第二课时) 沈复,金坛区建昌中学 高红霞,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 2、学会观察、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文言现象归纳 一词多义 观:昂首观之(看) 作青云鹤观(景象、景观) 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 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神: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 神游其中(感受、想象力) 时:余忆童稚时(时候) 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 以:徐喷以烟(用) 以丛草为林(介词,把) 为:项为之强(因为) 以丛草为从(当做) 之:昂首观之(代词,它,指蚊子) 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 心之所向(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项为之强(代词,指“昂首观之”) 观

2、之正浓(代词,指“二虫”) 驱之别院(代词,指“蛤蟆) 其:使其冲烟飞鸣(代词,代蚊子) 常蹲其身(代词,代自己) 神游其中(代词,代想象中的山林) 而:拔山倒树而来(连词,修饰作用)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省略句 “鞭数十”应是“鞭之数十”,省略宾语。 “使与台齐”应是“余使目与台齐”,省略主语、宾语。 固定句式 作观:当作看 以为:把当作 为所:表示被动,译为“被”,思考:作者在课文中向我们介 绍了哪些有趣的事?,1、总述“物外之趣”,2、观蚊如鹤 3、神游山林 4、鞭打蛤蟆,作者的“物外之趣”是如何产生的?,观察细致 想象奇特,所观之物 物外之形 蚊 鹤 丛草 观察

3、 林 虫蚁 兽 土砾 想象 丘壑 蛤蟆 庞然大物 观 小 为 大,联想和想象是幼时记趣的重要写作特点,课文中这样的句子如:,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并通过作者的心理活动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物外之 趣 ”。,选择文中的句子填空,、眼力极好的句子: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观察仔细的句子: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运用想象的句子: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

4、也。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4、表现童稚的句子:不觉呀然惊恐 5、表现同情弱小的句子: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拓展词句积累,一、带“看”意思的成语: 左顾右盼 东张西望 瞻前顾后 高瞻远瞩 目不转睛 二、带“鹤”的成语诗句: 风声鹤唳 鹤立鸡群 鹤发童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作业: 摘抄文中的精美语句。 课下借阅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的其他篇目或其他名家描写童年生活的佳作。 以闲情记趣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