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6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1841424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6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6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6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6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6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6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6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考试范围:第1单元、第2单元第3、4章;分值:满分40分)一、 选择题:本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填写于答卷的表格内)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细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生物体。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细胞分裂后,新生的细胞的遗传物质( )A和原来细胞一样 B比

2、原来细胞多一倍 C比原来细胞少一倍 D差不多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3、植物细胞中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A、细胞质 B、线粒体 C、细胞膜 D、叶绿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

3、利用。因此,植物细胞中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叶绿体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4、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A、能进行呼吸 B、能生长繁殖 C、会活动 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5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

4、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正确的顺序是。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6、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下列有关显微镜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对光后,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B、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他判断污点一定在物镜上。C、两台显微镜,1号显微镜目镜10,物镜40,2号显微镜镜目镜15,物镜10,要使视野中

5、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2号显微镜。D.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表示对光成功,A对;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他判断污点一定在物镜上,B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1号显微镜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2号显微镜放大倍数为1510150倍,故2号显微镜观察的细胞数量最多,C对;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

6、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镜头压碎标本。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7、操作顺序、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转动粗准焦螺旋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移动玻片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视野(1)到视野(2)是由低倍镜观察转换成高倍镜观察,其中低倍镜下物象偏左,因此移动装片时应向左移动,因此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向左移动玻片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观察实验

7、8下列哪一条食物链能够成立 A植物鹿羚羊山鹰 B植物鼠蛇山鹰 C阳光草兔狐 D田鼠蛇山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捕食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相邻生物之间存在着真实的捕食关系,并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羚羊、鹿都是植食性动物,都吃植物,二者之间没有捕食联系A错;鼠吃植物,蛇吃鼠,山鹰吃蛇,这与事实相符,B对;阳光是非生物成分,不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C错;该食物链中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D错。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级月考1生物科答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8、的。(将答案填写于下面的表格内。)题号12345678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16分)9、细胞分化形成 。【答案】组织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化形成组织10、在人体组织中,具有保护、分泌功能的是 组织。【答案】上皮【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其中,上皮组织是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主要组织和功能11、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 及其 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答案】生物 生活环境【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

9、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12(4分)根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 _ ,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液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液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而影响观察。(2)欲使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像变得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_准焦螺旋。(选填“粗”或“细”)(3)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_ 。【答案】生理盐水 气泡 细 细胞核【解析】试题分析: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

10、临时装片时,为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要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上升和下降,在下降到过程中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直到找到清晰的物象。染色时用稀碘液,成弱碱性,因为细胞核中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染色体,故细胞核染色最深。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13、(4分)在横线上填出植物细胞的结构名称: ,它对细胞有保护和 支持作用。 ,它具有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 ,它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

11、心。 ,它内部有细胞液。【答案】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液泡【解析】试题分析:是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是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是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内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质,不断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是液泡,内含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4、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

12、整。(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2)作出假设:_(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5)结论:该实验可以证明鼠妇适宜生活在 的环境中生活。(6)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它又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答案】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光 阴暗 生态因素

13、【解析】试题分析: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这是探究实验的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环境中,也可以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阴暗的环境中鼠妇较多,则可以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风等等。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