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六十年辉煌的航天科技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1840463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六十年辉煌的航天科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海六十年辉煌的航天科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海六十年辉煌的航天科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上海六十年辉煌的航天科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六十年辉煌的航天科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六十年辉煌的航天科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六十年辉煌的航天科技 造船委马国荣 中国航天自1 9 5 6 年1 0 月8 日,建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算起,已走过了5 1 个年头。至2 0 0 9 年4 月,中国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进行了1 1 6 次发射,发射各类中国卫星9 8 颗,外国卫星3 0 颗,飞船7 艘,中国航天的成 就辉煌。 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中,上海人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 近5 0 年上海航天的主要成就 1 1 上海为中国航天创立了l l 项第一 ( 1 ) 1 9 6 0 年在上海南汇老港的农田里升起了中国自力更生研制的第一枚探空火箭,揭开了中国空间技 术发展的帷幕。 ( 2 ) 1 9 6 9 年底,上海开始研制“

2、风暴1 号”运载火箭,1 9 7 5 年7 月2 6 日,中国用“风暴1 号”运载火箭首次 将1 1 0 7 千克重的“长空1 号”科学技术试验卫星送上太空。 ( 3 ) 1 9 8 1 年9 月2 0 日,中国首次用一枚“风暴1 号”火箭成功发射了“实践2 号”、“实践2 号”甲、“实践2 号”乙3 颗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用一箭发射多星的国家。 ( 4 ) 1 9 8 8 年9 月7 日,上海为主研制的长征4 号甲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使中 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 ( 5 ) “长征4 号”甲首发获得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上三级大型

3、运载火箭首发成功的先例。自1 9 8 8 年9 月到2 0 0 8 年1 2 月,长征4 号系列( 长征4 号A 、长征4 号B 、长征4 号C ) 火箭在2 0 年中执行了1 7 次卫星 发射任务,以首发成功、发发成功的成绩,先后发射卫星2 6 颗,创造了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史上的一个奇迹, 2 0 0 7 年,长征4 号火箭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授予“金牌火箭”荣誉称号。 ( 6 ) 在中国航天遭遇连续重大挫折的年代里,1 9 9 6 年l O 月2 0 日,上海研制的“长征2 号”丁火箭成功地 发射了一颗新一代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这次在当时被誉为“龙抬头”的发射任务,为长征系列火箭此后的连

4、续发射成功拉开了序幕。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卫星失利情况统计表 序号时间运载火箭 发射卫星火箭结果 卫星结果失败简况 119 9 4 0 4 0 2 C Z 一3 风云二号( 失败)未发射时卫星爆炸 21 9 9 4 1 1 3 0 C Z 一3 A 东风三号通信卫星 失败卫星姿控系统泄漏未进入同步轨道 31 9 9 5 0 1 2 6 C Z 一2 E 亚太二号通信卫星失败发射5 0 秒星箭爆炸 4 1 9 9 6 0 2 1 5 C Z 一3 B 国际7 0 8 通信卫星失败起飞后2 秒星箭伞毁 51 9 9 6 0 8 1 8 C Z 一3 中星七邮电通信卫星 失败 i 级提前关机,未入转移

5、轨道 马国荣原上海航天局 一3 9 长征系列火箭至2 0 0 9 年4 月1 5 日,共发射1 1 6 次,从1 9 9 6 年1 0 月开始至今1 2 年, 连续7 4 次发发成功。 以上海为主研制的运载火箭从1 9 8 1 年9 月开始至今2 8 年连续成功。 ( 7 ) 1 9 8 8 年9 月7 日,以上海为主研制的中国首颗“风云1 号”A 气象卫星升空,卫星重7 5 0 千克,成功 地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上。卫星装有两台互为备份的5 通道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仪,于当天向卫星地面站 发回了气象信息。 1 9 9 0 年,经改进后的“风云1 号”B 星发射升空,其红外云图质量与同时期国际先

6、进卫星水平相当。 1 9 9 9 年5 月1 0 日发射的“风云l 号”c 星,卫星装有2 台互为备份的1 0 通道扫描辐射计。C 星是中国首 颗列入世界气象业务系列的卫星。为世界各地的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站每天发送两次云图信息,星上设备的技 术性能与美国N O A A 气象卫星性能相当。 2 0 0 5 年5 月1 5 日,“风云1 号”D 星发射成功,C 、D 两星实现了极轨气象卫星的双星运行,C 星有效工 作时间5 年以上,是中国航天史上在轨寿命最长、效益最好、应用范围最广的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去年,汶川大地震,风云l 号D 星每天清晨经过震区,当时大雨滂沱,卫星观测到了灾区高海拔山区新

7、 增的积雪,在大雾覆盖的情况下,还是得到了许多重要的气象资料,为抗震救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2 0 0 8 年5 月2 7 日,新一代“风云3 号”A 的升空,卫星重2 2 9 5 千克( 是风云1 号的3 倍多) ,装有可偏置 单翼太阳能帆板,展开面积为2 2 4 平方米。运行在高8 0 7 千米,倾角9 8 8 0 的太阳同步轨道上。 风云三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它创造了国内卫星的诸多 第一。 星载有效载荷数量第一:它采用新型卫星平台,装载着8 类、l l 台( 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红外分光 计、微波温度计、微波湿度计、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紫外臭氧

8、总量探测仪、微波成像仪、太阳辐射监测仪、地 球辐射探测仪和空间环境监测仪等) 9 0 多种探测通道的探测仪器,在国内卫星上是首次。 单机活动部件数量第一:它的2 0 台单机有活动部件3 5 个,在作多种模式的运动,是国内卫星活动部件 最多的卫星。 气象卫星观测功能第一:它的遥感仪器观测谱段从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一直到微波频段,既有光学 遥感,又有微波遥感,能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多光谱、三维、定量探测,可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全球的温 度、湿度、云雾、辐射等气象参数。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 在汶川大地震时,形成有3 0 多处堰塞湖,随时有溃坝的危险,威胁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如遇大雾天

9、气, 以往发射的气象卫星,就难于对当地情况进行监测,风云3 号利用星载微波成像仪,就能监测到堰塞湖的变 化情况。风云3 号参于北京奥运会天气预报也起了重要作用。 ( 8 ) 1 9 9 7 年6 月1 0 日,风云2 号A 星发射升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既有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又有地 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第三个国家。 卫星可覆盖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印度洋;目前在轨有两颗工作星,一颗备份星。每隔1 5 分钟可向地 面预报一次。中国两种轨道的气象卫星保证了北京奥运会天气预报的正确性。 ( 9 ) 2 0 0 3 年1 0 月2 1 日,上海微小卫星研究中心研制的“创新l 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重

10、8 8 8 千克,它 是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颗微型卫星。主要用于低容量数据存储转发通信。可在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油气输 送、防汛抗旱、森林火灾、地震监测等的数据信息传输中发挥重要作用。2 0 0 8 年1 1 月5 日,第二颗“创新l 号”卫星升空。 ( 1 0 ) 2 0 0 8 年9 月2 5 日,上海微小卫星研究中心研制的“伴星”l 号,随“神舟7 号”飞船发射升空,9 月2 7 日在太空释放。伴星在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拍摄到了1 0 0 0 余幅高清晰的飞船运行照片,并成功实行了绕飞轨 道舱的试验。这是世界上只有少数航天大国能实施的新技术。 伴星重3 9 8 千克( 全部载荷不足1 0 千克

11、) ,装有2 个摄像头,像素1 3 0 万。 一4 0 伴飞小卫星有四大技术突破( 能变轨、多定指向、三轴稳定姿控;微型液化气推进;高效大容量锂离子电 池与太阳能电池;视频与高效信息存储等) 。 ( 1 1 ) 自2 0 0 4 年至2 0 0 8 年,上海研制的实践6 号A 、实践7 号、遥感卫星l 号、遥感卫星3 号等多颗新颖 卫星发射升空,为中国的科学技术试验卫星、遥感卫星等技术领域填补了空白,实现了新飞跃。 1 2 上海与北京等共同为中国航天创立的四项第一 ( 1 ) 1 9 8 4 年4 月8 日,长征3 号运载火箭升空,将东方红2 号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使中国成为世界 上有能力独

12、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第五个国家。 ( 2 ) 1 9 9 0 年4 月7 日,长征3 号火箭成功发射美国制造的亚洲l 号卫星,开启了中国发射外国卫星的先 河,至今中国发射了3 0 颗外星。1 9 8 4 年1 月至2 0 0 0 年6 月,长征3 号火箭共进行1 3 次发射,上海负责研制 的一级、二级与箭上控制系统等设备工作正常,全部完成了任务。 ( 3 ) 1 9 9 9 年1 1 月2 0 日,神舟l 号试验飞船升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发 射了载有单人、双人、叁人的飞船,并成功地进行了出舱活动。中国至今成功发射7 艘飞船。神舟号飞船上的 推进舱与推进系统、电源

13、系统以及测控系统的大部设备由上海研制。神舟七号释放的伴星等也由上海研制。 ( 4 ) 2 0 0 7 年1 0 月2 4 日下午6 时零5 分,长征3 号甲运载火箭携带嫦娥1 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卫星累 计飞行4 9 3 天,环月飞行4 8 2 天,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四大任务后,又为嫦娥后续工程做了大量试验,积累了丰 富经验。 2 0 0 8 年1 月3 1 日,首幅由嫦娥l 号拍摄的月球极区图像发布。这是我国首次获得此类图像。 2 0 0 8 年1 1 月1 2 日,中国第一幅全月影像图公布,这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 像。 2 0 0 9 年3 月1 日,1 6 时1 3

14、分1 0 秒,嫦娥l 号卫星按地面指令,在预定区域,又圆满成功地完成硬着陆。 1 3 上海承担的主要任务 ( 1 ) 长征3 号甲运载火箭配套任务有:外测安全系统设备。 ( 2 ) 嫦娥卫星8 次制动用与轨道机动使用的发动机。 ( 3 ) 嫦娥卫星上的部分探测设备。 上海天文台2 5 米射电望远镜除参加测控外,还承担了数据综合计算与分析等任务。 1 4 上海为中国航天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有几百个协作配套单位,承担着几百项重要科研项目和配套任务,五十多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 2 上海人民在发展航天科技中坚持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1 9 9 9 年9 月1 8 日,江泽民

15、主席在表彰“两弹一星“功臣的讲话中,把广大国防科技战线人员的伟大实践 和精神风貌,精辟地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 神。 上海人民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坚持发扬了“两弹一星”精神,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在改革 开放的今天,同样需要发扬这种精神。 为了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控制火箭头部与箭体分离需要有个定时钟表机构,当时没有现成的产 品,需要时间又紧迫,他们就从市场上只化了7 元钱,买来了一只小台钟,经过改装与各种环境试验后就制成 了小巧的钟表机构,保证了头体的定时分离;发动机点火装置是将普通小电珠的玻璃壳敲碎,取其灯丝包上 硝化

16、棉,制成了探空火箭的点火器,他们就这样因陋就简地造出了符合要求的产品。 发动机试车台是利用江湾机场内的一座废碉堡,由技术人员亲自动手,用草包、泥土与混凝土加工改造 而成。利用这么简陋的试车台,成功地进行了发动机的点火试车,研制出了符合要求的火箭发动机。 一4 l 一 没有发射场,就选择在南汇县海边的一块农田里进行;火箭加注燃料没有专用的压注设备,就用自行车 的打气筒作为压力源加注推进剂;发射场没有步话机,没有电话,也没有广播喇叭等通信设备,他们就用小红 旗与做手势来传递信息,指挥试验;没有自动遥测定向天线,就靠几个人用手转动天线来跟踪火箭。 就这样,仅用了三个月就装出了第一枚T 一7 M 火箭,不到半年飞行试验就获得了成功。1 9 6 9 年,为了研 制风暴l 号运载火箭,上海人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上”。如上海新新机器厂承担了火箭大 发动机的研制任务,需要用钎焊炉,但钎焊炉的高度比现有的厂房还高,若盖新厂房,一要经费,二要时间。新 新厂的职工想出了用数十只千斤顶抬高厂房的屋顶,再砌上砖头的办法,将屋顶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