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页精品】人教小学美术三下教案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11834864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DF 页数:71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9页精品】人教小学美术三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69页精品】人教小学美术三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69页精品】人教小学美术三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69页精品】人教小学美术三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69页精品】人教小学美术三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9页精品】人教小学美术三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9页精品】人教小学美术三下教案(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学理念目标:一、全册教学理念目标: (一)造型表现 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 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 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二)设计应用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设 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三)欣赏评述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 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综合探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 创作、表演和展示,

2、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全册重难点: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 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习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二)难点: 1、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2、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3、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情况分析:三、教学情况分析: 1、从学生学习习惯分析: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

3、该年段学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 但娇生惯养的习性,还是养成了他们对事物的依赖感,遇到困难不 敢挑战自己,动不动就要请学生、老师、家长帮忙,自己就看着不 做,甚至去玩或做其他事情,懒惰成性。 2、从学生分析: 班:班与班的美术成绩相差很大,在班与班同等的优秀中,有 可能这个班的优秀在那个班里是良好,班级的集体素质相差很大, 很难拉的平均。 生:同一个班中,学生在幼儿园所授教育不同、家长管教不同, 也产生不同素质的学生。普遍有这三种学生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 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绘画技能娴熟,但在画面组织上不够理想, 在这几年的教学和有目的的兴趣小组的培养,也已经脱离画面的散 乱,构图不均,色

4、彩不够丰富等问题;有的学生敢表现自己想表现 的内容,但苦于绘画技能落后,在几学年学习绘画技能中,也有所 提高;有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在课堂气氛中过与活跃,甚至不 能自控,想学又不会就出现了爱讲空话的情况。 3、从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由于有了大部分的以上三种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在知识掌握上 也层次不均,有的绘画技能好,有的工艺水平高,有的在欣赏能力 上分析能力强,能说会道。 四、措施:四、措施: 1、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针对 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的“玩”中各种想象画训练,各种不同美术知 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自己美术能力充满信心。 2、学习时,要求学

5、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黄色构 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和敢画、敢做的决 心。 3、结合不同班级情况与学生各自不同表现,多让学生采取自己 喜欢的方式表达美术带给他们的感觉,经过通过看看、画画、做做 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 愿望。 教学进度安排表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教学内容 1 第 1 课 水墨游戏 第 2 课 重重复复 2 第 3 课 曲曲直直 第 4 课 平平稳稳 3 第 5 课 感受声音 第 6 课 多彩的梦 4 第 7 课 变幻无穷的形象 5 第 8 课 未来的建筑 6 第 9 课 难忘的朋友 7 第 10 课 快乐的节日 8

6、 第 11 课 动物的花衣裳 9 期中考试 10 第 12 课 多彩的窗户 11 第 13 课 彩线贴画 12 第 14 课 立体的画面 13 第 15 课 我们班级的标志 14 第 16 课 家乡的桥和塔 15 第 17 课 会“演戏”的玩具 第 18 课 电脑美术“喷笔” 画画 16 第 19 课 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第 20 课 认识图形标志 17 期末考试 1 水墨游戏 教学目标 学习传统笔墨技法知识,及在造型中表现的艺术情趣,提高对民族 绘画的认识并培养作画的基本功。 教学重点:笔墨造型中的笔情墨趣 教学难点:用笔用墨的方法和效果 教具:国画工具、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

7、查学生工具,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现在生宣纸上,用大笔以浓淡不同,相互重叠渗化的点线面笔 墨,信手表现几种不同的造型。以无声的语言,加上笔随意转的举 动 ,把学生引入微妙的遐想和情思,趁机提问,“老师用什么工具 材料画出来的?你们画过这种画吗?有什么体会?“ (二)用笔用墨技法及艺术情趣 1、用笔法(结合欣赏、演示与学生尝试) 笔锋运用练习:中锋、侧锋 笔触练习:点、线、面 2、用墨法:(结合欣赏、演示与练习) 墨色:浓、淡、干、湿 墨法:笔、墨、色、水相互交融的趣味 教师当堂演示用笔蘸墨、蘸色、色墨混合效果的试验以及在造 型中的具体应用,树干、树枝及不同用笔形成的点

8、线效果,采用随 堂讲练结合的办法。 墨法主要包括: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 泼墨法:一般以大面积的浓淡墨色,采用写意手法,势如泼出, 有的先以重墨落纸后,接着以水笔晕开找出形象再加点景;破墨法: 应用广泛,但不论浓破淡还是淡破浓,均应把握趁湿接画;积墨法: 主要是依据形象由浅到深层层积点,但要干后再接画第二遍,它在 形象塑造方面更具特点。 三、作业要求: 1、墨色的浓淡与水分把握的关系 2、墨和色相互作用的效果 第一点作随堂练习,第二点是学生做练习的重点,并可作为本 课的主要任务。 当堂作业的练习,要提醒学生注意水分与浓淡掌握的情况,检 查试笔纸和衬纸的运用的情况。 四、教学小结: 1、表扬笔墨

9、效果,水分把握较好的学生,并展示习作,要求多 在实践中体会。 2、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2 重重复复 教学目标 1、说出教材及教师提供的图案作品纹样排列、重复的规律。 2、够能够说出 1-5 处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有规律重复的图案。能够 选用拼贴、剪贴、绘画等方法表现 1-3 个有规律重复的图案。 教学重点:能够用美术中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表现 1-3 个有规律重 复的图案。 教学难点:方法正确有新意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笔、彩色纸等工具。火柴、 牙签、各种纽扣、瓶盖、树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用具准备情况,同时教师为稳定学生的 情绪,播放学生喜欢的歌曲,

10、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二、引导阶段 1、针对前面播放的歌曲引导学生说说歌曲中的特点,引出重复。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对重复的认识。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美术中的重复,有一个图形向上下或左右有规 律的重复排列,这就是重复。如教师用课件出示重复的构成方式: 纵式和横式。 4、学生用自己手中火柴来表现重复的构成方式。 5、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这种重复构成方式。教师小结后引出这在 美术中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二方连续。 三、发展阶段 1、欣赏画家设计的二方连续图案。 2、教师在二方连续的基础上认识四方连续。引导学生说一说除了前 面的排列方式外谁还有新的重复排列方式。 3、教师演示四方连续的排列方式:

11、一个图形向左右上下四个方向重 复有规律的排列,在美术中我们就叫四方连续。 4、让学生把手中的火柴来表现这种排列方式。 5、教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四方连续。 6、引导学生说说美术中的表现方式有绘画、剪纸、拓印等。然后让 学生用剪纸的形式表现一个简单的四方连续。 四、学生作业展示、师生互评。 五、教师小结本课时内容,并布置下课时带的用具。 3 曲曲直直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曲线和直线所传递的不同视觉感受。 2通过创新组合曲直形式的素材,发展学生的创力。 3选择一些生活中曲线直线形式的废旧物品作业,培养学生的环保 意识。 教学重点:曲线和直线带来的不同感受,曲线与直线组合带来的美 感。 教学

12、难点:巧妙利用集到的素材进行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一、音乐中感受直线曲线 1、播放二胡拉长的一个音符:谁愿意到讲台前用一根线条表 达对这个声音的感觉来。 (直线) 2、 (播放两段音乐)节奏明快音乐喜洋洋播放缓慢的抒 情音乐这两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一样吗, (不一样)谁愿意到讲台前 再用线条分别表现对这段音乐的感觉。 (不同波浪的曲线) 3、小结, (指向学生画的直线曲线)不同的线就像不同的音 乐一样给了我们不同的感觉。问:我们从一年级就知道这是直线, 这是曲线,特别是曲线的种类特别多, (指向直线)同学们直线给你 什么感觉?(指向曲线)曲线又是什么感觉呢? 4、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13、回答,有可能不完整,不全 面)二,在大自然,生活的图片中感受直线曲线 。 5、嗯不同的线给我们的感觉同学刚才都出了自己的理解,接 下来我们一起到大自然,生活中,到生活中,去寻找更多的直线和 曲线,感受一下那里的直线和曲线给我们了什么样的感觉? 6、出示课件(展示流水,蜘蛛网,中国结,兰花,建筑的 支撑柱,筷子,参天大树等等, )你发现了到直线和曲线了吗?,谁 来说说图片里的直线和曲线又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图片可以丰 富的学生视野,引发学生对直线曲线的新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了学 生对直线曲线的认识。 )总结优美的曲线给我们流动柔和轻快的感觉, 而直线会给我们明快简洁有力的感觉。三用准备的素材创造

14、直线 和曲线的感觉 7、刚才我们从音乐中,生活中,自然界里面发现了那么多的 直线和曲线,它们给了我们不同的感受,请同学接着看,出示一张 纸,剪出一张纸条,拉直的线条,同学看,这张纸条给我们的感觉 是直线还是曲线呢?(直线) ,谁有办法把它变成曲线。几个学生上 讲台演 8、哇变出这么漂亮的曲线了,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小朋友 们用手中的材料创造出来的曲线吧! 9、 (示学生各种范作课件)直线在哪,曲线在哪儿?看了这 些你有什么感觉呢? 10、师小结,瞧这些曲曲直直组合在一起,还真好看啊!同 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创造你们的曲曲直直,那就快动起手来吧。四 学生创作曲曲直直师辅导辅导要点:能否创造出更多的

15、直线曲 线感觉画面构图美观颜色丰富画面意图想像力丰富 五、评价: 凡是完成的同学都可将自己的作业自选粘贴到黑板上。问: 你最喜欢哪幅作业,为什么?你能帮他提些建议吗?问:谁愿意介 绍一下自己的作业呢六拓展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美的线条,我们今 天发现了,其实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那是不 同感觉的美。 4 平平稳稳 教学目标 1.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 2 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 的感觉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 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 教学用具:图片 投影仪 水彩笔

16、 油画棒 彩色纸 剪刀 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投影仪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物体造 型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对称、均衡的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二、发展阶段:引导学生感受均衡: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 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 举例:一棵树、一篮水果,它们的左右不一定对称,但视觉上看去 是平衡的。教材中的镜前的少女 、 组合橱等都是给人的视觉 上以平衡感,所以它们看上去是平稳。图片大海上的船 ,海面上 船有的大、有的小,画面左边一艘大轮船,右边有远近三艘小船。 画面左右不对称,但视觉上看是平衡的。 小组讨论: 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的,小 组个别同学汇报小结。 师小结;这些对称的或给人以平衡感的物体、图片,都给人平稳、 庄重、整齐的感觉。 作业布置: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 或均衡感受的作品。可以一人完成也可以俩人合作完成。 拓展: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 五 感受音乐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