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姿态模型的确定方法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1826705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船舶姿态模型的确定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船舶姿态模型的确定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船舶姿态模型的确定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种船舶姿态模型的确定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种船舶姿态模型的确定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船舶姿态模型的确定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船舶姿态模型的确定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种船舶姿态模型的确定方法 李矩海 李良 雄 万大斌 长江航道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公园 路 2 0 号4 3 0 0 1 0 摘要随着G P s 卫星定位技术得不断应用,水深测t的精度要求越高,实际测t 必须考虑船舶姿态时测f结果得影响。 本文以C P S 进行船劫姿态侧f的处理结果为依据, 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回归分析,针对船舶姿态因子与mt过租中可观浏到的变f进行 了 船舶姿态模型的建立,并通过数学检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从而为船知的姿态改正提供 了一套全新的方法.在本文的最后,笔者总结了 姿态 模型建立的过租并提出了 其不足, 以供参考. 一、概述 近几年来。 G P S 载波测量技术得到很

2、大的发展, 一 用G P s 载波相位测量运动载体的姿态参数已 成为G P S 动态测量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姿态测量最先应用于 抗天器的姿态因子测定, 如在航空 摄影测量中, 通过对摄影时刻飞机姿态的Alt, 可得到摄影瞬间飞机的外方位元素的三维坐标( x , Y , Z ) 和内 方位 元素的姿 态角 ( 中 ,e ,W ), 从而可 实现 无控制点 全自 动航空摄 影测量。 姿态 测量在航空摄影测量中的应用,加速了姿态洲量技术的发展,仪器生产厂家针对用户的需求,开 发了多种型号的姿态侧量G P S 接收机, 如A S H T E C H 公司的3 D F 三维测向 系统, T R I M

3、B L E 公司的T A N S V E C T O R 三天线姿态测量系统, S E R C E L 公司的N R - 2 3 0 等, 其定姿的精度在;0 . 0 2 度以上。 这些技术 和设备的问世,又使得其应用领域向军事、航天、海洋扩展。在我国,应用G P S 进行姿态测全还 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姿态的侧定方法、姿态数据的处理和应用仅维持在姿态的测t上,对于姿态 模型的确定及生产实际应用基本处于空白。因此研究姿态的侧定方法和姿态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 意义。 海洋测绘数据处理的对象主要是动态数据,传统的处理方法夔本上是按陆地测渔的数据处理 方法进行,也就是依静态模式进行误差改正。由于以前对水

4、深侧绘精度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对 于水深测量过程中载体的运动姿态由于缺乏观测手段而很少涉及, 对于与姿态有关的如船舶的动 吃水改正是依靠大量的实测数据,用统计的方法建立的经验公式。如目 前普遍采用的霍密尔动态 吃 水改 正 公 式。 至于 姿 态 变 化 造成 其 他 方面的 影响 则 统 一 化归 为 定 位 误 差 和 测深 误 差。 因 此, 随 着对水深测量精度要求的提高,对海洋测量运动载体的姿态测定,通过对姿态数据的物理和数学 分析,构筑海洋测量动态误差改正框架,进一步从理论和实际上提高海洋测量的精度是目前的当 务之急。 海洋测量运动载体的姿态测量虽然在精度上要求不是象航空、航夭那样

5、高,但有其特殊性, 主要体现在载体动吃水等变化。因此。在本文中, 将根据姿态测定结果建立姿态改正模型并验证 其有效性和普遍性,以更好的服务于生产。 翻 石 二、船舶的运动特征 在波浪中航行的船舶,由于受波浪等因素扰动,船体会发生复杂的运动。如将船看成刚体, 则这种复杂的运动可以分解为三种角位移和三种线位移, 分别为横摇、 纵摇、 首摇和纵荡、 横荡、 垂荡。 如图1 为船舶运动坐标系。 G为船舶的重心,在平衡状态, 假定重心G在静水面上, x 。 轴 在中 线面内,平行于基面,指向 船首为正, X b , Y b l Z 、 可近似认为是船体的 三个惯性主轴。重心 沿G X轴的直线运动为纵荡,

6、沿G Y轴方向的运动为横荡,沿 G Z轴方向的直线运动为垂荡;船 体绕 G X轴的转动称为横摇,船体绕G Y轴的转动称为纵摇,船体绕G Z轴的转动称为首摇。以 上六种运动中,由于横摇、 纵摇和垂荡对航行影响最大,是船舶姿态研究的主要对象。 圈1 船帕运动坐标系和姿态参致 ( 一) 风、流对船帕操纵性的影响 船舶在实际航行中,经常处在风、流并存的外界环境。风作用于水线以上的主船体和上层建 筑,而流作用于水线以下的主船体上。船舶操纵理论的资料表明, 风、流中必须用较大的平衡舵 角以克服其作用。在海上航行时,主要由风对船舶的操纵性能发生改变。而在内河如长江,风、 流共同作用使船舶的操纵性能发生改变,

7、同时在内河地区进行水深测量时,其断面的布置为与两 岸河床垂直的方向, 测量时船舶的运动方向与水流的交角约9 0 度, 而且侧量时间多在风力较小的 天气进行。因此, 在内河地区,水流对船舶的操纵性能产生主要影响。 二) 波浪对船姿的 影响 船舶在横浪中的横摇为线性横摇,其幅度与波浪的波长有关,当波长较长时,横摇的变化幅 度较大,波长较短时, 船的横摇运动幅度较小。 船拍在迎浪中航行的垂荡和纵摇具有如下特点:与横摇相比,纵摇和垂荡运动较小;因船首 尾形状的不对称, 会同时发生垂荡和纵摇, 即祸合影响: 波长与船长比 对纵摇和垂荡有很大影响; 船速对船舶迎浪航行的垂荡和纵摇影响较大。 三、船舶姿态模

8、型的数学原理 ( 一)多元线性回归棋型 假定 船胎 的 动 吃 水( Y ) 与 水 深( H ) . 船 速( v ) 、 偏 航角( a , ) , 纵 摇( a , ) 横摇( a , ) 、 加 速度 4 4 7 . -.一一一 - - - -. . .- 一 ( A , ) 、 偏 航 角的 变 率( A p ) 存 在 如下 关系: y 邓。 邓,双 邓兴 邓汽邓aa H y i 邓sa z y i邓人邓7 “ M + i 二1)” 各。 , 相互独立且同 分布, 服从N ( 0 , c ) . 式中,l o , .B , . . . ,6 : 为未知数,H , Y , 态M量的数

9、据解算而得,r 是动吃水随机变量, 。 。 ,a N y i r。 , , A n, , A , 为 一般 变量, 是 通过 姿 : 是不可观测的随机误差。则回归函数为: E ( y ) = P o + # , H + fl z v + P A P + # 4 0 Z + # 5 0 H + P , A , + P , A , 令 : 、一 12) 右右 2了.leseseseseseseseses、 右 、11.k 月月脚 工A一AA H l H , 口IJI.J月.1 了J.,1卫ee.eseseseses -l X 、,lesesesesesesll.,尹 .,山日 几尸口尸np 了!1

10、月1、 H 二 月尸 .月 、,leseseseses.护 1内升时 yy.y 了万.,.1 则: Y=x 0+ 。 ,。 -N , ( 0 , a z / n ) 由模型及多元正态分布的性质可知, 协方差阵仍为。 2 /n,故也可极记为Y -N . Y 仍服从n 维正态分布, 其数学期望向 量为x 0,方差 a z / n ) o ( 二) 参数的.小二乘估计 令: Q . 。 ,p , p 7 ) 一 L (Y , - R 。 一 s : 则各B , 的最小二乘估计应满足: ( x p H, -一 p , A 护 入 Q(3 a , A八 归 . , , p , ) =价 m p 。 矛i

11、4 , 4 7 Q O。 , p , , , p , ) 因 Q( p 。 ,日 ,p , ) 是5 . 1p , ,. ,0 : 的非负二次方, 且关于13 0 , o i l . ,p : 可微, 则: =0 =0 , j =1 , 2 , 7 竺dllo竺峨 艺( y 。 一 A o 一 夕 . H 16 . - 一 Y 7 A p , ) = 。 Dy 、 一 1Q o - P i H i - 一P , A , , ) x y = 0 , j =l,2 , ,7 4 4 s 即: 八 ( x x ) a = x Y 当( x x ) 一 , 存在时,13 的最小 二乘估计为: 八 a

12、= ( X , X ) - l x Y ( 三) 显著性检验 显著性检验包括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对回归方程的检验采用假使检验: 比: 0 a = o = . . . _ O = 0 用S S T 表示总的偏差的平方和,则: S S T = 艺 ( , : 一 , ) , 一 DY ; 一 Y ) Z + E ( Y 一 Y ) i =S S E十S S .尺 由F 分布的定义。当式4 . 2 1 为真时, F = .貂尺I t S S E I ( n 一 t 一 1 ) F ( t n 一 t 一 1 ) 对变量的显著性检验也采用假设检验: H.,: 0 , “0 j

13、 = 1 , 2 , 二, t 因S S E / a “ 一x 2 ( n - t - 1 ) , 因 而可构 造一个t 统计 量或F 统 计量 去检验。 对于给定的显著 性水平。 , 。 / :( n - t - 1 ) 或F ; F , - o ( 1 , n - t - 1 ) 拒绝域为:I t , I ) t , 四、船舶动吃水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为了力图建立船舶的姿态改正模型, 笔者通过5 台双频G P S 接收机对长江中游地区铡量队使 用 的 一 艘 测 量 船 进 行 了 姿 态 侧 量 一 通 过 对 G P S 观 测 值 的 数 据 处 理 , 得 到 一 组 船 舶 横

14、摇 、 纵 摇 、 动 吃 水 与 与 船 拍 的 速 度 、 加 速 度、 偏 航 角 、 偏 航 角 变 率 、 水 深 等 相 对 关 系 的 数 据 . 由 于 船 舶 姿 态 因 子间相对独立,因此在本文中 将分别建立其回归方程。 ( 一)船拍横摇回归方程 船舶的横摇与船舶的速度、加速度、偏航角、 偏航角变率、水深有关, 考虑以上5 个自 变量 的变化,建立的回归方程如下: 姗 礴 , - 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船舶横摇回归方程参数 回归因子回归方程系数标准误差备注 P o - 0 . 0 4 9 5 3 5 4 3 30 . 0 1 6 9 2 2F 值:7 . 5 8

15、平均残差:1 . 4 7 度 标准误差: 。 . 8 5 度 H0 . 0 0 1 9 3 4 9 5 60 . 0 0 1 5 6 V- 0 . 0 0 5 1 9 8 0 5 10 . 0 0 1 9 3 8 加速度 - 0 . 0 6 5 6 3 1 6 7 60 . 0 4 9 9 0 8 偏航角 - 0 . 0 0 1 1 4 7 6 4 50 . 0 1 8 8 3 6 偏航角变率 0 . 0 3 9 0 1 9 0 5 60 . 0 8 6 9 5 1 ( 二) 船拍动吃水回归 方程 经过回归分析,船舶的动吃水其回归方程参数如下: 动吃水回归参数 回归因子回归方程系数标准误差 备

16、注 # o - 0 . 0 5 3 3 40 . 0 1 7 8 1 9F 值:2 1 . 1 9 平均残差: 0 . 0 3 0 7 m 标准误差: 。 . 0 3 6 口 H- 0 . 0 0 0 7 70 . 0 0 1 6 1 9 V- 0 . 0 0 1 1 80 . 0 0 2 0 3 5 V 加速度 0 . 1 1 0 5 9 60 . 0 5 1 8 2 偏航角- 0 . 0 1 7 6 5 0 . 0 1 9 4 8 7 偏航角加速度 - 0 . 0 8 1 4 40 . 0 8 9 9 9 5 横滚角度 0 . 7 2 5 8 6 80 . 0 6 7 0 6 1 ( 三)船拍纵摇回归方程 船舶的纵摇与船舶的速度、偏航角、水深及船舶的动吃水有关,针对六个自 变量建立的回归 方程如下: 船伯纵摇回归方程参数 回归因子回归方程系数 标 准 保 差 , .备 注 o o 0 . 0 0 0 3 2 5 7 9 “0 . 0 0 0 9 1 2 r 下 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