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到实验室去 探究燃烧的条件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817913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到实验室去 探究燃烧的条件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到实验室去 探究燃烧的条件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到实验室去 探究燃烧的条件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到实验室去 探究燃烧的条件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到实验室去 探究燃烧的条件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到实验室去 探究燃烧的条件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到实验室去 探究燃烧的条件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2.森林突发大火时,消防队员常使用一种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可以喷出类似12级台风的高速空气流将火吹灭。该灭火机的灭火原

2、理是() A.隔绝氧气B.吹走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着火点D.降温到着火点以下3.成语“釜底抽薪”所包含的化学灭火原理是( ) A.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B.撤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4. 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B.火灾时,只能用CO2灭火C.高楼发生火灾,应该跳楼逃生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5.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周围氧气的浓度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小吴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

3、,便将木柴架空,随后火焰就大了。他这样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木柴的着火点B.升高木柴的温度C.方便添加木柴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7.燃烧的发生需要一定条件,下列不属于燃烧所需要的条件的是() A.可燃物B.氧气C.着火点D.压强8.(2015梧州)今年清明期间,我市发生多起森林火灾,下列措施不能扑灭森林火灾的是( ) A.高压水枪灭火B.设法降低木材的着火点C.直升飞机撒播灭火剂灭火D.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9.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

4、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二、填空题(共4题;共14分)10.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主题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参与完成(1)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2)交流讨论: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春之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3)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即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

5、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1.善于把握关键词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燃烧和灭火内容的学习中,“可燃物、氧气、着火点”是三个重要的关键词。一般来说,灭火原理有三种,其中之一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请回答另外两种灭火的原理。灭火原理之二:_;灭火原理之三:_。 12.燃烧是一种_ 、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13.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出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1)图中标“”的仪器名称是_。(2)图A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氧气的收集方法是_或_。(3)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时,打开图中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在图中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

6、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_。(4)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0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8分)14.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仪器a,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_ (3)对照和,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 (4)课后,小明查阅化学实验手册获知:切割白磷时,应在水下进行,其原因是_ 15.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交流讨论】 (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

7、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 (3)【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钾遇水生成H2和KOH,该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1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什么在铁丝前系一根火柴?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五、综合题(共1题;共4分)17.蚊香是夏日驱蚊虫的常用物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蚊香时,要加热使

8、蚊香的温度达到_,燃着的蚊香放置时要注意_(填序号) 悬空放置在金属架上 远离被子、蚊帐等 放置在报纸上 (2)微风吹动时,蚊香燃烧的时间会较短,其原因是_;而适时熄灭蚊香是节约和安全的需要,请说出熄灭蚊香的一种方法: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根据这三个条件,并结合题目信息进行分析【解答】A、玻璃棒没有神奇的功力错误;B、酒精灯的着火点不能降低错误;C、高锰酸钾和浓硫酸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正确;D、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也不能自发燃烧错误故选

9、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条件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2.【答案】D 【解析】【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解答】高速空气流能够带走大量的热,可以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D3.【答案】B 【解析】【解答】解: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 故选:B【分析】根据釜底抽薪是将可燃物取走,使燃烧停止进行解答4.【答案】D 【解析】【分析】A、根据燃烧的定义判断B、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C、根据

10、高楼发生火灾逃生的正确措施判断D、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及气体受热密度变小的性质判断【解答】A、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错误B、灭火的原理有三种,分别是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根据不同原理和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形式,所以错误C、高楼发生火灾,跳楼逃生易摔伤或致死,所以错误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有毒气体,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5.【答案】B 【解析

11、】【解答】解:A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主要取决于可燃物本身的性质,故A错误;B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故B正确;C氧气支持燃烧,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故C错误;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越剧烈,故D错误故选B【分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燃烧影响很小而不同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燃烧速度相差很大,如油很容易燃烧而木材却相对困难;周围空气的浓度对物质的燃烧有影响,如高原上空气稀薄,燃料燃烧较平原慢;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大小,影响物质的燃烧,如煤点燃比柴草困难,速度也慢6.【答案】D 【解析】【解答】A、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B、不能升高木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C、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选

12、项错误;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木柴燃烧故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从促进燃烧的方法角度考虑;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解答本题要理解将木柴架空能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促进木柴燃烧7.【答案】D 【解析】A、燃烧必须要有可燃物故选项错误;B、燃烧必须要有氧气参加故选项错误;C、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故选项错误D、压强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故选项正确;故选D8.【答案】B 【解析】【解答】A、用高压水枪喷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A不符合题意;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所以降低树木的着火点是不可采用的,B符合题意;C、直升飞机撒播灭火剂可以灭火,能达到灭火的目的,C不符合题意;D、设置防火隔离带,属于撤离可燃物灭火,能达到灭火的目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灭火原理分析,灭火原理有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三个条件只要满足一个就可以,但注意着火点不能降低。9.【答案】C 【解析】【解答】A、遇到意外,若自己能处理应积极面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自救,通过电话向他人救助,可以获得更大的救助力量此措施合情合理切实可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