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11 待价而沽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814322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11 待价而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考语文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11 待价而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11 待价而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11 待价而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待价而沽小明的姑姑大学毕业了,她投了不少简历去应聘工作。几天后,就收到了不少公司的通知,邀请她去上班。可姑姑看了这些公司的情况后,就果断地拒绝了。奶奶很生姑姑的气,说她不知道抓住机遇。姑姑却说:“你们不懂,我这叫待价而沽。”小明很好奇,问爸爸:“待价而沽是什么意思呢?”爸爸开始给小明讲子贡的故事。有一天,子贡对孔子说:“我的柜子里有一块美玉,我是继续把美玉收放起来呢,还是找一个有眼光的买家,把美玉卖掉呢?”孔子不懂得经商,为什么子贡还要问孔子这种问题呢?子贡的心里认为,像孔子这样学术渊博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贪官,但是却不愿意出来做官,不愿意为天下人付出,古代的君子个个都配有美玉,因为那是

2、身份的象征,所以子贡就借物喻人,想知道孔子愿不愿意出去做官,也想知道,如果有人请自己去做官,自己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孔子回答子贡说:“卖掉吧。但是,打算把它卖了的话,一定要等遇到欣赏他的人再卖。”于是,子贡明白了,孔子并不是不愿为天下人做事,而是在等待欣赏他的人。如果着急去做官,遇到不识货的人,把好好的美玉看成了玻璃就糟了。子贡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知道了自己应该学会等待。一个人再怎么优秀,也要等到欣赏自己的人,再去为他服务。如果是没有人欣赏你,或者没有遇到自己想要的,大可不必着急,等待合适的时机就好。不久,子贡遇到了欣赏他的人,他先后做了鲁国和卫国首相。他把从老师那学来的技能发挥得淋淋尽致,为人

3、民做了很多有益的事。后来,他又感觉自己不喜欢做官,就辞官下海经商,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当时孔子弟子之中的首富。不只是子贡,我们熟悉的姜太公姜尚,也是待价而沽的典范。殷商王朝后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败,民不聊生。而西部的周部落,由于西伯姬昌实行仁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足智多谋的姜尚,得知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来到渭水之滨的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等待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放上鱼饵,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姜尚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并且离水面三尺来高。一天,周文王坐着车,带着他儿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去打猎

4、,正好遇见了钓鱼的姜尚。姜尚奇特的钓鱼方法吸引了文王的注意。于是,便和他聊起天来。谈话中,周文王发现姜尚是一个目光远大、学问渊博的人,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提出了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了以后非常高兴,邀请姜尚一起打败昏庸的商纣王。姜尚也很欣赏姬昌的为人,表示愿意为他服务,造福百姓。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千百年来,“待价而沽” 一般比喻有好的待遇、条件才答应任职或做事。但首先你自己得有才能,得是金子。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

5、光的。下面看一下古今是如何使用这一成语的:杨时在谢楚大夫启中说:“公论一废,私揭肆行,待价而沽,顾连城而不售。”李渔在十二楼三与楼中说:“田产卖了不够还人,自然想到屋上。若还收拾得早,所欠不多,还好待价而沽,就卖也不肯贱卖。”这里的“待价而沽” 就是有好的价钱才肯卖掉之意。成 语:待价而沽di ji r g 释 义:等有好的价钱才卖。比喻等待好的时机和待遇,再去做事。或比喻怀有才者等待有人赏识重用才肯出仕效力。词 性:中性,不含贬义。近义词:善价而沽 奇货可居反义词:坐失良机示 例:拍卖会上,著名画家齐白石的作品正待价而沽,相信会引起竞标热潮。文言原文: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译文:子贡道:“这里有一块美玉,把它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道:“卖掉,卖掉,我是在等待识货者哩。”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