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1807403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宜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作用于运动物体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了偏移,使许多自然现象都受其影响。下图中粗黑点表示河水自里向外流,表示河水自外向里流。读图完成下题。根据河床特征判断,符合自然规律的是A. C和DB. A和BC. B和CD. A和D【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2、详解】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判读时要面朝物体运动方向,AC图中粗黑点表示河水自里向外流,面朝外,南半球左偏,即面向图流水向此图中的河床右方偏转,A图正确;BD图中表示河水自外向里流,面朝里,北半球右偏,即面向图流水向此图中的河床右方偏转,D图正确。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地球上由高纬度向低纬度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均向西偏转,由低纬度向高纬度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均向东偏转。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俗称“冒白

3、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而形成。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下左图为大兴安岭冰雾日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该日光温室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 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的原因是降温最快 气温最低 相对湿度大 风速较强A. B. C. D. 3. 该日光温室前屋面的朝向是A. 正南B. 东南C. 正北D. 西南4. 在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当地农民掀起和盖上草苫的时间分别是A. 14时前后、20时前后B. 10时前后、15时前后C. 日出前后、日落

4、前后D. 正午前后、日落前后【答案】2. B 3. A 4. 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冰雾的形成原理,正午太阳方位,日光温室对光照的有效利用。【2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冰雾出现在冬季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所以冰雾形成需要空气中水汽较多,相对湿度较大时,且在气温最低的时候。所以本题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3题详解】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我国东北地区在冬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为保证冬季全室无光照死角,可以获得更长的日照时间,从而获得更高的热量,日光温室前屋面的朝向为正南才能充分利用光照。故选A。【4题详解】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

5、等保温材料两层。在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白天或光照强烈时应该让温室内获得更充足的光照,就应该将草苫等保温材料掀起;在光照差或无光照时将保温材料覆盖保温。当地农民掀起应该是在白天,特别是白体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时以获得最多的光照;盖上草苫的时间段应该是气温较低、光照较差时,主要是夜晚,因此也就是日落前后是当地农民盖上草苫的时间。故选D。老年人口指60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水平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为中国和印度在2010-2100年期间的老年人口规模和老龄化水平变化的数据(含预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 2010-2100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是( )A. aB. bC

6、. cD. d6. 图示时间段有关中国、印度两国人口的表述,正确的是( )A. 2080年前,中印两国人口均为正增长B. 2065年左右,中印两国人口数量相当C. 印度老年人口规模增速逐年增加D. 大约2020年后印度人口超过中国【答案】5. B 6. D【解析】考查人口自然增长,中国与印度人口数量变化。【5题详解】通过读图可知,210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约为3.2亿,老龄化水平约为34%,故中国人口数量约3.2亿34%=9.4亿人,排除除A、C、D,故B正确。【6题详解】通过上题b曲线可知,2080年前中国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故A错;2065年中、印老年人口数量相等,老龄化水平中国大于印度,

7、故印度人口数量大于中国,故B错;印度老年人口规模增速前期校快,后期较慢,故C错;计算得知2015年:印度人口约1.2亿9%=13.3亿,中国人口约2.1亿5%=14亿,中国人口数量多于印度;2020年:印度人口约1.4亿10%=14亿,中国人口约2.4亿17%=14.1亿,人口数量差距很小;2025年:印度人口约1.7亿11%=15.4亿,中国人口约2.9亿20%=14.5亿,印度人口口数量超过中国,故推测约2020年后印度人口数量超过中国,故D正确。地下水位(指地下水面相对于海平面的高程)的高低会影响种植业生产,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土壤中盐分含量多,不适宜种植业生产。读我国某地地质构造与地下水

8、位等值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7. 图示地貌形成区的地质构造类型可能是( )A. 断层上升岩块B. 断层下沉岩块C. 向斜D. 背斜8. 图中四地最不适宜种植业发展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7. B 8. D【解析】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农业区位因素。【7题详解】由图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相关信息判断得知,此地地貌类型为冲积扇。冲积扇顶部有陡崖发育,由此判断冲积扇可能形成于断裂构造形成的断层下沉岩块中。故B正确。【8题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土壤中盐分含量较多,不适宜种植业生产。在图中各区域中由等高线和地下水等值线的相关信息可以判断得出丁地地下水埋藏最浅,地下

9、水位最高,故地表可能是湿地盐沼,因此最不适宜种业生产。故D正确。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读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9. 该山夏季不同海拔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特点是()A. 海拔1 100 m以下,积雪覆盖面积下降B. 海拔1 100 m5 300 m,积雪覆盖面积增加C. 海拔5 300 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下降D. 海拔1 100 m以下,积雪可能已在春季消融10. 该

10、山夏季积雪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 造成地质灾害多发B. 减弱对太阳辐射的吸收C. 改变区域地表形态D. 改变区域气候类型11. 影响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3 800 m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率的主要原因是()A. 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下降B. 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积雪的升华量减小C. 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部分积雪被强风搬走D. 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太阳辐射逐渐增强【答案】9. D 10. A 11. C【解析】图中曲线是积雪覆盖面积变化率,不是面积数量。变化率为0,表示积雪面积不变。负值表示减少,正值表示面积增加。不能按曲线上升、下降情况,判断面积是增加或减少。积雪面积变化

11、,主要受气温、风力影响。【9题详解】从图中可知,夏季,该山海拔1100m以下,积雪覆盖变化率为0,积雪覆盖面积无变化,A错;海拔1100m-5300m,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表明积雪覆盖面积减少,B错;海拔5300m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率变为正值,不断上升,表明积雪覆盖面积增加,C错;海拔1100m以下,无论冬季积雪覆盖变化率怎么变化,夏季积雪覆盖变化率始终为0,积雪覆盖面积无变化,则积雪可能已在春季消融。D项正确。【10题详解】冰川泥石流是高山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多发季节是夏季。 高山地区冰川堆积和冻融风化作用显著,多松散冰碛物,为泥石流灾害提供了物质条件,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易携带泥沙

12、石块形成泥石流,造成地质灾害,A项正确。积雪大量融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吸收增强,B项错;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由内外力共同作用,积雪融化的作用比较微小,C错误;区域气候类型的形成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的影响,积雪的融化无法改变,D错;正确答案为A。【11题详解】积雪面积变化,主要受气温、风力影响。高海拔地区全年气温低,气温变化对积雪覆盖的影响小,A项错;海拔越高,风速越大,积雪的升华量越大,B错;高海拔地区冬季多大风,部分区域的积雪被强风搬运至它处,积雪覆盖面积下降,C对;积雪面积变化主要受气温、风力影响,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弱并不直接影响积雪的面积变化,D项错。正确答案为C。

13、读图“世界部分海域大洋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 下列有关图示海域洋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 洋流的形成受东南信风影响B. 位于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C. 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D. 该海域可能出现上升补偿流13.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向东流黄河山东河段发生凌汛现象甲气压带控制区域降水丰沛乙地风浪正处全年最大时期开普敦白昼时间短于重庆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广州A. B. C. D. 【答案】12. B 13. A【解析】分析】考查世界大洋环流规律,不同季节的地理事项。【12题详解】读“世界局部大洋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14、,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风从该高压带向南北吹,图中可看出风向左偏,说明图示洋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也可根据中低纬度逆时针大洋环流判读该海域位于南半球。故洋流的形成受东南信风影响,A正确;属于自西向东流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不是位于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B错误,符合题意;洋流为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C正确;该海域大洋东岸由于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吹拂,可能出现上升补偿流,D正确。故选B。【13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洋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根据图中副热带高压带位于30以北,位置偏北,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受夏季西南

15、季风影响向东流,正确;黄河山东河段发生凌汛现象出现在冬春季节,错误;甲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控制区域降水稀少,错误;乙地是南半球中纬度海区,南半球冬季西风强劲,风浪正处全年最大时期,正确;开普敦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重庆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故开普敦的白昼时间短于重庆,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广州,错误。综上所述,正确,故选A。【点睛】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东暖西寒;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顺冬逆。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