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3西方经济政策史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779182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7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3西方经济政策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3西方经济政策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3西方经济政策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3西方经济政策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3西方经济政策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3西方经济政策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3西方经济政策史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3 西方经济政策史,考情统计,主干串讲,史料分析,高考链接,考情统计,主干串讲,一、重商主义的盛行(17、18世纪) 1.背景 (1)15 世纪末,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和成长,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原始资本积累。 (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国际贸易不断发展。 (3)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西欧出现了众多的民族国家。 2.内容: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实行对外贸易垄断,通过提高关税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 3.影响: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 1.

2、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2.内容: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由市场调节社会生产,尽量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评价: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三、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 1.背景: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经济危机的破坏力增强,特别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2.内容: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以调节社会生产和消费,建立社会救济制度。,3.影响:反映了垄断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3、,建立了相对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混合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以后) 1.背景: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出现了国营企业效率低下、财政负担不堪重负的问题。 2.内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压缩了国营经济的规模,削减了福利开支。 3.影响:使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经济的繁荣。,史料分析,一、西方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材料 17世纪时,英国盛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其代表是海尔斯和斯塔福德。他们关心如何把货币保留在国内,不使货币流向国外,认为进口商品是有害的,主张禁止外国工业品进口,特别是奢侈品。

4、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来促进本国工业品的发展,发展本国的工业和手工业。 岳川英国的重商主义,【问题】 依据材料,概括英国重商主义的内容。,【解读】 阅读材料的时候注意提取关键词,按照关键词组织答案即可,材料的关键词按顺序分别为“货币流向”“进口商品”“贸易保护”,这样就基本上确定了答案的框架,然后加以润色即可。,答案:防止货币外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多出口,少进口;保护工业和手工业。,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材料 古典经济学家赞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他们主张实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

5、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要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产生的社会原因。,【解读】 “主要内容”根据材料概括即可,因为教材也有表述,所以难度不大。“社会原因”可以从政治(冲破封建枷锁)、经济(工业革命)、思想(启蒙思想)等角度归纳。,答案:思想:市场经济是“自然秩序”;政府不应干预经济生活;市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社会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冲破封建枷锁;工业革命开始兴起,工业资本主义呈现新的发展规律;平等自由等启蒙思想逐渐在社会上流行。,三、凯恩斯

6、主义 材料 战后初期至60年代末,美国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充分发挥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政策的宏观调节作用,大力刺激经济的增长逐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经济的机构,通过立法手段将政府经济干预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争夺世界霸权,政府将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庞大的军工生产和军事开支成了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的经常化的手段之一。 陆月娟二战后美国政府 干预经济的历史演变,【问题】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践行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措施与效果。,【解读】 “基本措施”的解答应该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标点符号省略号,三个省略号后内容实际上提供了三条答案。“效果”不同于“影响”,是直接的结果,不能将答

7、案无限扩展。,答案:基本措施:财政赤字政策(扩大政府开支);健全干预经济机制;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 效果: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高考链接,角度一 20世纪20年代美国生产管理方式的变革及其影响 1.(2014海南卷,20)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解析:A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经济大繁荣的时代,也是贫富差距加大的时代,因而,导致20

8、世纪30年代大危机。材料中也提示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而只有少数企业的工人享受到福利待遇,因此A项是正确项。20世纪20年代经济繁荣的主要推动力是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管理方式的变革,材料的主题是生产管理方式的变革及其影响,但不能否定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因此B项是错误的。C项和D项均与历史事实不符,20世纪20年代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严重才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国家干预始于罗斯福新政,故这两项亦可排除。,角度二 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制度 2.(2015全国卷,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9、(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解析:B 保险法是指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美国是最早实施保险法的国家之一,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主要包括养老和失业,材料反映的是养老保险,还应该包括失业保险制度,B项正确。A项制定公平经营章程属于1933年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内容,错误。C项提供农副产品补贴属于1933年通过的农业调整法的内容,错误;D项规定最低工资水平属于1938年颁布的公平劳动标准法的内容,错误。,角度三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3.(2017全国卷,

10、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解析:A 材料的关键信息一是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处于“滞胀”时期;二是尼克松主张权力和资源要回到全体人民手中,突出的是政府要放松对社会经济的控制,这是新自由主义的表现,故答案为A项;B项是对材料局部信息的误读;C项与材料的主旨相悖;D项错在“恢复”一词,材料突出的是适度减少国家干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