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缺陷防治处理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778335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缺陷防治处理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质量缺陷防治处理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质量缺陷防治处理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质量缺陷防治处理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质量缺陷防治处理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缺陷防治处理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缺陷防治处理概要(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质量缺陷简单分类,A类:工程的某些部分的质量未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存在一定缺陷,但经过修补后可以达到质量标准,不影响使用功能及外观要求,例如:尺寸偏差、外形缺陷、外观缺陷等。修补处理; B类:主要是针对危及承载力的质量缺陷,例如严重的窟窿,大面积严重蜂窝等加固处理; C类:质量缺陷严重影响结构整体受力,简单修补不能解决问题或不具备补救性时,例如:承重部位混凝土强度远远小于设计要求。返工处理;,一、质量缺陷简单分类,二、质量缺陷对实体检测的影响,实体检测项目: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检测构件:梁、板。 检测数量: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

2、件中悬挑构件所占比例不少于50%。 构件选取及测点布置:应选取有代表性构件,现场检测时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及本单位相关人员结合构件重要性和分布均匀性共同选定重点选择主梁。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进行保护层厚度检测,对普通梁检测部位一般选取梁底中部,对悬挑梁检测部位选择梁顶面根部。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进行保护层厚度检测,对普通板检测部位一般选取板底中部,对悬挑板,检测部位宜选取板顶面根部。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二、质量缺陷对实体检测的

3、影响,实体检测项目: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结果评定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验收合格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结果判定合格。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测,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数为90%及以上时,结果判定合格。 (3)每次抽样检测的不合格点中最大偏差均不得大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附录E中规定的最大允许偏差的1.5倍。,二、质量缺陷对实体检测的影响,实体检测项目: 2、楼板厚度检测 检测仪器:楼板厚度测定仪(板厚

4、350mm),钢直尺。 检测构件:楼板。 检测数量: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块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数量参照第5项的统计数据。 构件选取及测点布置:应选取有代表性构件,现场检测时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及本单位相关人员结合构件重要性和分布均匀性共同选定。对选定的构件,一块板至少检测2点,当板短边尺寸为2.5m3m不少于4个测点,测点宜布置在板纵横跨度的1/31/4处,当短边尺寸大于或等于3m不少于5个测点,其中4个测点宜布置在板纵横跨度的1/31/4处,另一个测点布置在板中央。 楼板厚度检测的允许偏差:+8mm,-5mm。,二、质量缺陷对实体检测的影响,实体检测项目: 3、钻芯法强度检测 混

5、凝土标养试块不合格,现场回弹也不能确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对结构混凝土强度有疑问的时候,可采取钻芯取样的方式进行确认。对混凝土内部密实、或者认为结构混凝土内部存在施工冷缝影响结构受力等情况有争议,可采取钻芯取样的方式。 检测仪器:钻芯机,钢筋位置测定仪。 检测构件:墙柱。 检测数量:芯样试件的数量应根据检测批的容量确定(5%)。 芯样应从检测批的结构构件中随机抽取,每个芯样应取自一个构件或结构的局部部位,且取芯部位应符合: 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混凝土强度具有代表性的部位;便于钻芯机安放与操作的部位;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三、质量缺陷的形成及分析方法,以“混凝土强度”不足为例

6、,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1、钢筋偏位,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1、钢筋偏位 原因分析:混泥土浇筑前,剪力墙竖向钢筋定位不牢固,无加固措施且浇筑混泥土时无专人照看; 预防措施: 模板体系安装牢固、稳定,按要求放置垫块,保证钢筋与模板距离满足保护层厚度,在浇筑完成面以上多加一道定位箍筋,与竖向钢筋绑扎或焊接牢固,稳定,形成体系; 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看守; 处理措施: 弯折偏位钢筋,在合适部位另植同规格型号的足够长度的钢筋,与弯折钢筋联系一起。,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2、跑模 胀模,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2、跑模 胀模,四、一般质量缺陷的

7、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2、跑模 胀模 原因分析:模板被反复利用,刚度降低,难以承受混凝土的侧向压力;竖向模板的支撑和加固不到位,尤其是楼梯施工缝位置的竖向吊模施工,竖向模板下部的横向支撑不到位,导致楼梯施工缝接茬部位屡屡出现胀模现象;梁侧模固定措施未彻底落实,步步紧安装不到位。 预防措施 破损严重的模板及时更换;加强检查检查对拉螺杆及横向固定钢管的间距,确保模板的外形尺寸,并在竖向构件的下部设加强固定区域; 高于600mm的梁,除加强检查步步紧的施工外,保证两侧斜向模板固定措施的落实; 楼梯处施工缝,竖向吊模下口,用方木钢管将下部练成整体,并加多两道钢管在模板和对面梁之间支撑,保证下口处固定紧密

8、; 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看守,出现异常,立即处理。,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2、跑模 胀模(防治措施),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2、跑模 胀模(防治措施),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2、跑模 胀模(防治措施),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3、连接部位缺陷 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连接部位,容易出现外观质量缺陷。在它们的连接部位出现质量缺陷危害最大的是的夹渣、缝隙,较常见的是 “烂根”、“烂脖子”。,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3、连接部位缺陷 原因分析 “夹渣”是因为施工缝中垃圾没有在浇筑混泥土之前清理干净; “烂跟”是因为垃圾杂物聚集在柱

9、跟或墙底,混凝土下料被卡住,柱墙较高振动器振捣不到,模板漏浆严重,浇筑前柱脚板没有固定到位以及没有用砂浆封堵严实; “烂脖子”、是因为节点部位钢筋较密混凝土被卡住,漏振;模板拼缝不严密,用PVC管或者麻袋堵缝。,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3、连接部位缺陷,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3、连接部位缺陷,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3、连接部位缺陷,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3、连接部位缺陷,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3、连接部位缺陷 预防措施 ”夹渣“:浇筑混泥土前清理干净,连接部位加强振捣; “烂跟”:在浇注混凝土前将底面杂物完全清理干净

10、;竖向模板安装完成后,用柱脚板顶住竖向模板,再用砂浆将局部缝隙较大处封堵严密; “烂脖子”:梁板同时浇注,先浇竖向结构,待充分沉实后再浇水平构件,连接部位加强二次振捣,消除沉降裂缝;加强模板拼缝的控制,防止连接部位处模板漏浆。,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3、连接部位缺陷(预防措施),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3、连接部位缺陷 修补措施: 根据缺陷的严重情况,选择与原混凝土相同的原材料,按原配合比适当增减各种成分(可掺加部分白水泥)调制砂浆进行修补,视情况选择用胶水和灰白水泥调和成一定的比例的水泥膏后进行表面外观处理。,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4、外形缺陷

11、原因分析: 拆模时间过早或折模时工人撬、扳、敲、击等造成缺棱掉角。 模板安装尺寸不准确,或模板刚度差、稳定性不够、紧固性不牢,造成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4、外形缺陷,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4、外形缺陷,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4、外形缺陷,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4、外形缺陷 预防措施 确保清水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才拆除模板,拆模时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严禁野蛮粗暴敲击、撬扳等行动。 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和安装模板,确保轴线和尺寸准确,加强模板的刚度、稳定性和牢固性,不使模板变形和位移。 修补措施 清水混

12、凝土的修补,必须采用与原混凝土相同的原材料,按原配合比适当增减各种成分(可掺加部分白水泥)调制砂浆,外形缺失和凹陷的部分,先用稀草酸溶液清除表面脱模剂的油脂,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让其表面湿透。再用上述配比砂浆抹灰补平。外形翘曲和凸出的部分,先凿除多余部分,清洗湿透后用砂浆抹灰补平。,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4、外形缺陷 预防措施 确保清水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才拆除模板,拆模时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严禁野蛮粗暴敲击、撬扳等行动。 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和安装模板,确保轴线和尺寸准确,加强模板的刚度、稳定性和牢固性,不使模板变形和位移。 修补措施 清水混凝土的修补,必须采用与原混凝土相同的

13、原材料,按原配合比适当增减各种成分(可掺加部分白水泥)调制砂浆,外形缺失和凹陷的部分,先用稀草酸溶液清除表面脱模剂的油脂,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让其表面湿透。再用上述配比砂浆抹灰补平。外形翘曲和凸出的部分,先凿除多余部分,清洗湿透后用砂浆抹灰补平。,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5、外表缺陷 主要的外表缺陷有 蜂窝、麻面、掉皮、起砂。 原因分析 蜂窝: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存在局部振捣不到位,也有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的原因; 脱皮:主要是由于拆模过早,也有模板安装前未清理干净,未刷脱模机等原因; 麻面起砂:是由于清水混凝土浇注时由于模板没有充分湿润,模板吸水,粘结砂浆;,四、一般

14、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5、外表缺陷 蜂窝:,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5、外表缺陷 蜂窝:,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5、外表缺陷 脱皮:,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5、外表缺陷 麻面起砂:,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5、外表缺陷 预防措施 模板安装前,仔细清除陈旧混凝土残渣,涂刷脱模剂,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充分湿润;加强模板验收,防止漏浆,浇砼时加强混凝土浇筑的监管。 修补措施 蜂窝的情况,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麻面与蜂窝的混凝土表面,可用同材料同配比砂浆抹平,在抹砂浆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较大面积或较严重的蜂窝,先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料直至正常密实的砼面为止,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出现麻面、掉皮和起砂现象,在修饰前述清洗干净,让其表面湿透。再将与混凝土颜色一致的胶水和黑白水泥拌合的水泥膏,按刮腻子的方法,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向清水混凝土外表缺陷内,即压即刮平,养护后,用细砂纸打磨至表面颜色一致。,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5、外表缺陷 修补效果,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5、外表缺陷 修补效果,四、一般质量缺陷的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5、外表缺陷 修补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