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总体布局与道路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1777868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1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地总体布局与道路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场地总体布局与道路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场地总体布局与道路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场地总体布局与道路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场地总体布局与道路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场地总体布局与道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总体布局与道路(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 场地总体布局,1,5.1.4 外部空间的处理,3) 底界面的处理,5.1 场地总体布局,不同性质、级别空间的地面铺装和质地处理是不 一样的。 街道、广场的地面一般平铺,并满足坚硬、耐压、 耐磨、防滑、无灰等要求,而表面材料的性质、色 彩、图案组织直接影响着空间的情趣,带给人不同 的心灵感受与空间信息。 如:地面铺装由粗糙、普通变为精致、美观,常暗示从 交通性空间进入游憩性空间,或表明空间性质变得更为重要, 并引导人们减缓步行速度; 硬质地面变为草坪或水面,则应绕行或止步; 利用底界面铺装材料的图案、色彩、质感和拚缝, 可加强地面的方向感和尺度。,2,5.1.4 外部空间的处理,3) 底

2、界面的处理,5.1 场地总体布局,地界面的上升、下沉等起伏变化可以丰富空间效果。 地面的升高常用以强调空间或建筑物的重要性, 形成仰视构图; 坡地上的多层台地设置,可表达景物的不同重要 性,并丰富空间层次。 台阶、梯步或斜坡能引导人的视线由平视转为仰 视,产生期待感,在其中间或始末的平台作重点处 理有助于强调这一效果。,3,中国宁波历史博物馆,中国宁波历史博物馆,5.1.4 外部空间的处理,3) 底界面的处理,5.1 场地总体布局,部分底界面的下沉,增大了视距、提高了视点, 突出了该空间及其地面。 下沉式的广场或庭院求静,闹处寻幽之利;也可与 地下空间相结合,形成地面与地下的过渡。,一般来说,

3、向上行走有助表达兴奋、高兴或敬仰的 气氛,向下行走则有轻松、亲切和安全的感受。,6,5.1.5 外部空间的动态组织,空间的动态组织,指视点不断移动时动态观察对外部空间的组织要求,是对外部空间在时间秩序上连续、变化的知觉形象的组织,是动态中空间与时间的统一,是协调处理多个空间之间的关系。,5.1 场地总体布局,1) 空间的引导与暗示,(1)引发诱导的因素,空间的诱导,是通过行为主体:人,对远处景物 的有趣、新奇、期待等心理活动,进而产生的行为倾 向。,8,5.1.5 外部空间的动态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1) 空间的引导与暗示,(1)引发诱导的因素, 合理延续的暗示;, 有趣味的对象;, 空

4、间之间的转接点 出入口;,空间性质的改变,如从冷到暖,从硬质到 软质,从阳光下到阴影处等等;, 通路的便捷、安全、自由、熟悉等;, 交通流的指引;, 象征、重复或符号的暗示。,9,5.1.5 外部空间的动态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1) 空间的引导与暗示,(1)引发诱导的因素,10,甘肃和政桦林古动物化石保护馆,甘肃和政桦林古动物化石保护馆,12,13,5.1.5 外部空间的动态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1) 空间的引导与暗示,(1)引发诱导的因素 (2)转折与诱导,转折的空间对人的行为具有自然的诱导作用。,“曲径通幽”,在曲折的路径远处出现具有吸引力的景物时,期 待感会引导人向前行进;,

5、在曲折的路径远处出现具有吸引力的景物时,期 待感会引导人向前行进; 若转折过程中发现目标被其他景物所取代,好奇 心会驱使人沿路探寻;,有时目标可视而路不通,多次转折使目标时隐时 现、多次看到主体的某一局部,引导人向前。,15,5.1.5 外部空间的动态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1) 空间的引导与暗示,(1)引发诱导的因素 (2)转折与诱导 (3)障碍设置,按照其对空间的限定作用不同,障碍的方式主要 有视觉障碍、行为障碍和精神障碍三种。,16,17,5.1.5 外部空间的动态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空间的层次与渗透,外部空间之间的连续,都含有相互渗透和呼应 的因素,包括直

6、接渗透和间接渗透两种。,(1)直接渗透,建筑、道路、绿化、环 境小品等连续性质的界面 或形体在空间中的延续、 交错。,5.1.5 外部空间的动态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空间的层次与渗透,(1)直接渗透 (2)间接渗透,“借景”,18,5.1.5 外部空间的动态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空间的层次与渗透 空间的序列组织,外部空间的序列组织,是空间之间连接的构造序 列,是场地满足功能、美观、安宁和效率的基础。 应当根据动态空间的组织要求,依靠建筑、道路、 绿化、环境小品等物质形态的连续布置,建立起合 理的空间序列,达到外部空间体系的动态平衡。,19,5.1

7、.5 外部空间的动态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空间的层次与渗透 空间的序列组织,(1)功能序列,一种功能到另一种功能的过渡,反映的是各种 建筑功能的先后使用序列。,20,5.1.5 外部空间的动态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空间的层次与渗透 空间的序列组织,(1)功能序列 (2)空间序列,一种性质空间向另一种性质空间的过渡。,21,5.1.5 外部空间的动态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空间的层次与渗透 空间的序列组织,(1)功能序列 (2)空间序列 (3)情感序列,有意识地利用一些情感元素,按人的行进顺序 进行环境气氛的渲染,通过空间转换

8、来调动人的 情感,伴随空间的序列相应地产生一种情感的序 列。,22,5.1 场地总体布局,(3)情感序列,空间开始:,收心定情,使人从原来的初始心态进入设定的 情境,心理指向透射到对后续空间的期待和渴望。,23, 空间延续:,情感酝酿,利用一些诱导性、延续性的景物, 增加层次性和递变性的心理运动,进行情绪的渲 染,不断深化审美情境。, 空间主体:,高潮迭起,使人在期待和寻觅中突然发现所 追寻的目标而觉豁然开朗,精神为之一震。, 空间收尾:,形断意连,造成一种回味,景断而意不尽。,5.1.5 外部空间的动态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空间的层次与渗透 空间的序列组织,平直序列,

9、24,25,5.1.5 外部空间的动态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空间的层次与渗透 空间的序列组织,复杂序列,5.1.5 外部空间的动态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空间的层次与渗透 空间的序列组织,迂回序列,5.1.6 场地交通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1) 概述,(1) 交通组织的任务,根据场地分区、使用活动路线与行为规律要求, 分析场地内各种交通流的流向与流量,选择适当的 交通方式,建立场地内部完善的交通系统;,充分协调场地内部交通与其周围城市道路之间 的关系;,有序安排各种人流、车流、客、货交通,合理 布置相关设施,将场地各分区有机联系起来。,30,

10、5.1.6 场地交通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1) 概述,(2) 交通组织与场地布局的关系,项目决定交通组织特点;,场地布局状况是交通组织的前提;,交通组织是评价场地总体布局的重要标准;,交通组织是场地布局的核心内容,场地道路是 交通流线的通道,也是场地布局的结构骨架。,31,(3) 场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车行,人行,机动车,非机动车,客运交通,步行 自行车 摩托车 小汽车 客车 水上交通工具,货运交通,多为汽车运输,32,5.1.6 场地交通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1) 概述,(3) 场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满足场地功能需求,符合场地内交通特点;,适应场地周围交通运输条件;,满足各种

11、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要求;,满足环境保护及场地景观的要求。,33,5.1.6 场地交通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1) 概述,34,5.1.6 场地交通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3) 场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a. 入口集散场地,一般建筑场地均需在其主要出入口附近设 置供人员、车流集散的空间,是建筑场地与城 市空间的衔接与过渡,需重点处理好: 交通组织, 景观处理;,1) 概述,(3) 场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入口集散场地,入口集散场地即是场地对外出入的主要连 接点,也是组织场地内部交通的枢纽,必须 处理好各种人、车流的交通,使之路径短捷, 互不干扰。 对于人、车流量大而集中的场地,交通组织比

12、 较复杂,建筑与场地出入口之间需要较大的空间 用以满足人流、车流集散的要求。,35,5.1.6 场地交通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1) 概述,5.1.6 场地交通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2) 交通流线的组织,(1) 确定流线体系的基本结构形式,尽端式流线结构,流线组织反映了场地内人、车流动的基本模式。,指流线进入场地抵达目的地后,沿原路线返回 离开场地,因而各条流线起点和终点区分明确。,36,5.1.6 场地交通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2) 交通流线的组织,(1) 确定流线体系的基本结构形式,通过式流线结构,指流线从一端进入场地后可从另一端离开而无 需折返,各流线可互相连通,起点与终

13、点无明显 区分,进出方向可逆。,37,5.1.6 场地交通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2) 交通流线的组织,(1) 确定流线体系的基本结构形式,对于建筑综合体,一般在建筑外围设环路,满足 消防环道的要求。 在建筑群体场地中,环通的流线组 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有利于各功能 分区间必要的交通联系,同时也保证 了各分区的相对独立性。,38,5.1.6 场地交通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2) 交通流线的组织,(2) 不同类型流线的组织,场地中的流线从功能上可分为: 使用流线 服务流线 从交通对象的角度又可分为: 人员流线 车辆流线,39,5.1.6 场地交通组织,5.1 场地总体布局,2) 交通流线

14、的组织,(2) 不同类型流线的组织,40,场地总体布局中主要分析使用人流、使用车流 和服务流线(服务人流、车流合并看待)三种类型。,分流式,合流式,第六讲 场地道路,41,6.1.1 交通组织的一般工作步骤,6.1 交通组织与场地布置,1) 研究场地设计总的要求,明确任务;,2) 预测交通量;,3) 研究可行的交通运输方式;,4) 结合用地功能布局进行交通组织。,42,6.1.2 运输方式简介,6.1 交通组织与场地布置,1) 铁路运输;,2) 水路运输;,3) 航空运输;,4) 陆路运输。,43,6.1.2 运输方式简介,6.1 交通组织与场地布置,4) 陆路运输:,可以分为地面交通和路外交

15、通两方面:,44,(1) 地面交通 地面交通是陆路运输的主要方式,是指各 种交通工具通过使用地面的交通设施来完成客货运 输任务的方式。,(2) 路外交通 路外交通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才逐步兴起的一种陆 路运输方式,它是指各种特殊的交通工具通过设置 在地面以外的交通工程设施来完成客货运输任务的 方式。,6.1.3 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基本原则,6.1 交通组织与场地布置,一般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满足场地功能要求、符合场地内客货运输特点;,(2) 适应场地周围交通运输条件;,(3) 满足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运营要求;,(4) 较低的运输成本及良好的经营管理效果;,(5) 满足环境保护及场地景观的

16、要求。,45,6.1.3 场地设计中常涉及的交通运输方式,6.1 交通组织与场地布置,1) 场地周围交通设施,46,对于城市内一般类型的场地,其周围的客运 交通主要涉及以下方式: 公共汽电车、地下铁道、高架轻轨、出租小汽车、 私人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以及步行。 场地周围的货运交通通常以陆路运输为主; 特定位置与特殊类型的场地(特别是工业场地) 周围还可能采取其他交通方式。 主要有: 货运汽车、货运码头、专用铁路线等。,6.1.3 场地设计中常涉及的交通运输方式,6.1 交通组织与场地布置,2) 场地内部交通设施,场地内部的客运交通方式因其规模、类型 的不同而各异,通常以非公共交通为主,较为 简单,包括: 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以及大中型汽车等。 场地内部的货运交通方式因建设项目的不同 而差异较大,一般不外乎: 中小型货运汽车、大型货运汽车、连续运输等。,47,6.1.4 交通组织中应注意的问题,6.1 交通组织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