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涂鸦”一词源于希腊文 “ g r a p h e i n ” _ 和意大利文 “ g r a f f n0 ”的复数形式 _ “ g r a f f i t i ”,意为往墙上随意徐画, _ 这一词意在后来直用于艺术领域的 “ 涂 _ 蚕 篆 薹 箨 羹 囊 垂 茎 委 - 的 涂 鸦 艺 术 运 动 对 馊 时 的 涂 鸦 作 者 而 一 言 , 整 个 纽 约 城 就 是 一 块 天 然 的 、 巨 大 _ 作 为 术家 : 为纽约 尔区温柔塑像 M a r tin W o n g ,美籍华裔艺术家、涂鸦艺术收藏家1 9 4 6年出生于美国奥勒冈 州的波特兰市 ,后成长于加利福利亚州 的旧金 山市1 9 6 8 年毕业于美国洪堡州立 大学,专业为陶瓷艺术在校 四年及毕 业后的十年 间,他一直活跃于 旧金山湾区 的艺术圈 直到 1 9 7 8 年 , M a r t in Wo n g作出决定 : 从旧金山搬到纽约下东区对于此次搬迁, 他曾如此回忆 : “ 彼时的我常常流连于各大艺术集会,为人画肖像和制作陶瓷人 们都称我为 ‘ 人肉照相机’ ,我每为别人画一幅肖像,就能收获7 5美金。
有次我 一 天赶了2 7 个艺术集会,那是我的最高纪录了朋友见此,纷纷对我说 :‘ 既然 你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实力, 为什么不到纽约去发展呢? 就这样, 在朋友的友好 “ 怂 恿”下,M n W o n g来到了纽约下东区,并在随后的十余年间在此定居 历史的演进往往充满着偶然的 因素 ,当年朋友问一席不经意的对话,却把 M a r tin W o n g带到一片更为广 阔的天地在这里 ,生活环境、文化生态、艺术氛围 等都发生了变化,置身其中的艺术家对此作出种种思考与回应,最终延伸出的人 生轨迹与艺术历程 ,大概已超越了艺术家最初的想象可以说,纽约下东区对于 M a r t in Wo n g 而言, 是极为重要的人生节点, 其艺术生涯由此翻开新的一页 可以想见, 1 9 7 8年当M a r t in Wo n g初次踏上这片土地,纽约下东区那随处废弃房屋、满目凋败 砖墙的景象一定曾带给他别样的心灵触动和情感震撼,以至他在日后很长一段时 间里,如此乐此不疲地一遍又一遍描绘眼前的景象 他在这座城市生活,所见所闻自然成为了他艺术创作的着眼点他以怜爱的 目光,温柔凝望所在社区那一堵堵砖墙以及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片段,并用手中 的画笔在一幅幅油画中悉心描绘所见房屋与居民。
由于对陶艺素有研究,他在画 作 中所用色调 ,无论是氧化铁颜料还是金箔 ,均 出自其制陶时所 用颜料如此色 调恰如其分地表现 了下东区一带颓败砖墙和废弃房屋 的质地和氛围在他 写实主 义的画面中,总弥漫着一抹淡淡的忧伤,如同一阕意味悠长的挽歌,构成 M a r t in Wo n g作品的标志性风格纽约时报曾如此评论 : “ 作为~名艺术家,M a r t in W o n g所 创造的精微细致、弥漫梦幻色彩的现实主义风格,是 2 0 世纪 8 0年代纽约东村艺 术圈给我们留下的永恒遗产之一 ”除了描绘纽约下东区颓败景象的经典之作以外, M a r tin Wo n g 还创作了表现旧金山唐人街景象的戏谑之作以及为耳障人士绘制的交通 标志作品 而以纽约下东区为题材的作品无疑是其代表作, 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M a rt i n Wo n g的作品为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等博物馆收藏 为收栽家 : 为涂鸭艺术建立档案 1 9 7 8 年 M Q ff in Wo n g搬到纽约,彼时纽约城里建筑物的墙上、地下铁的车厢随 处可见涂鸦,这些涂鸦所散发出来的艺术气息吸引了他,他开始把 目光投 向涂鸦 运动。
然而,尽管M a r tin Wo n o对涂鸦艺术始终保持着积极关注和审美欣赏,但此 一 时期,他主要还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涂鸦艺术 直到1 9 8 2年,M a r t in Wo n g与涂鸦艺术才开始真正结缘这一年,M a r t in Wo n g 的作品在纽约 “ 罪恶秀”( T h e C r im e S h o w )展览上首次亮相展览中经友人介绍, M a g in Wo n o和诗人M io u e l p i^ ∞ 相识,两人在随后的日子里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 在生活上,当 M c ~ in Wo n o对纽约下东区还 了解不深时 ,是 p i^ e r 帮助他全面深入地 了解这一区域并逐步融入其中在艺术上, 两人交流紧密, 合作默契, -[ ~ ,- j- 成为佳话 ~tio n ) ) 那时 P ifi e ro常把诗歌赠予 M a N n Wa n g M Q rt i n Wa ng 则根据这些诗歌的意境进行绘画 创作可以说,M n Wa n g的这部分画作是对 P ifi e r o诗作的最佳图解,实现了文学 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在两人初相识的 1 9 8 2年,有一天 ,P iF ~ ro带着 M a r li n Wa n g来到一个手球场, 那里竖立着一堵墙, 上面是P iri e r o的养子所涂画的带有 “ P a p a ”( 指 P i r~ e r o )和 “ L it t le Iv a n ”( 养子名字) 字样的标签涂鸦, P ifi e ro叮嘱Wa ng 要创作一幅画来纪念这一场景。
M a r t in Wo n o以此场景为原型, 用时两年 ( 从 1 9 8 2 年到 1 9 8 4年) 创作了《 艾敦尼街道》 ( A t t o rn e y S t r e e t ) 此幅画作堪称M n Wa ng的代表作品,画中包含了他艺术创作的 所有典型主题: 房屋砖墙、 铁网栅栏、 聋哑手语以及满布寂寥天空的手写的诗歌《 艾 敦尼街道》的创作,标志着M Q r t in Wo n o开始真正深入街头文化,从此与涂鸦艺术 结下不解之缘也是在 1 9 8 2 年, M a rt in Wa ng 加入一家名为“ P e a rl P a in t ” 的画具店工作 , 随后的多年时间里,纽约的--~ L L 涂鸦作者经常来这家店购买马克笔、喷漆、速写 本等画材画具,M Q # i n Wa n g与他们相识并常有交流与此同时,M Q d in Wa ng开始密 切关注关于涂鸦艺术的~切消息,并频繁出席各大涂鸦艺术活动和开幕式,不断 拓宽自己的交友圈在涂鸦艺术圈里长期游走,M a rt in Wa n g自然认识到越来越多的 涂鸦作者,并与他们成为 了好朋友 这些涂鸦作者主要来 自纽约五 区,用世俗的眼光看 ,他们是典型的叛逆少年, 逃课、偷窃、违法,整天游荡街头在各种墙体和车厢上乱涂乱画,这过程中还要 与巡逻的瞽察展开一场场 “ 猫和老鼠”的躲藏游戏。
NI,Y , 说,这些少年的涂鸦行 为是不为大众所理解的,人们普遍认为涂鸦是对公共空间的破坏 、对私人空间的 侵占,是城市衰败的象征但在M a r t in Wo n o看来,这些出自其朋友之手的涂鸦作 品——作为一种虽不合法但富有创意的表达方式——却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因 此他尽己所能地支持和资助这些朋友进行涂鸦创作一方面, M a rt in Wa ng一直以“ 友 情优惠价”把 P e a r l P a in t 店里的商品出售给他的朋友 ; 另一方面,M Q rt in Wa ng长期 以购买或交换的方式收集朋友的涂鸦作品在此值得提出的是,彼时很多涂鸦作 者都坚持 “ A r S ] ~ ,J 作”( 没有只局限在公共环境中涂鸦) , 他们既会走上街头, 在墙壁、 车厢上随意涂鸦; 也会在画布、纸板等材料上进行涂鸦创作,部分作品甚至是墙壁、 车厢涂鸦的复刻版,这无疑是对街头涂鸦艺术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据涂鸦艺术家D A Z E回 I'L ,“ M a r t in Wa ng深知在上世纪 8 0年代的纽约年轻人想 要成为艺术家所要经历的艰辛和磨难” ,因此 M Q r t in Wa ng 与他们之间更多地保持着 一 种同在天涯、惺惺相惜的朋友关系。
同时,“ 他非常了解艺术作 品的创作过程” , 因而更懂得挖掘作品的内在价值,更懂得收藏涂鸦作品之道可见在与涂鸦作者 交往的过程中,M a r t in Wa ng 的艺术家身份让彼此间的交流和交易变得更为容易和顺 畅 事实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 ,M a rt in Wa ng 在这个 由涂鸦作者构成 的群落里逐渐 担 当起良师益友的角色在他的影响和培养下 ,一批批极具天赋的涂鸦作者在涂 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逐步形成各自鲜明的艺术风格,以新星的 姿态在艺坛崭露头角可以说,M a rt in Wa ng在促进涂鸦艺术运动的发展方面起到举 足轻重的作用涂鸦艺术家 D A Z E曾如此回忆 : “ M a rt i n Wa ng 的创作对我的艺术创 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认识他以前,我就对城市主题很感兴趣但真正启发我深 入研究和细致刻画这一主题的,是M a rt in Wa ng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娴熟技巧以及 他对所描绘题材不断完善的执着 ”另一位涂鸦艺术家S H A R P回忆说 : “ 彼时的我们 还年少无知,不太清楚自己与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M a rt in W a ng一直支持我们 的涂鸦运动,他相信我们,鼓励我们,正是因为有他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 1 9 8 9年8月,M a r t in Wa ng创办美国涂鸦博物馆,落成典礼上来自纽约五区的 】 『p {{ U n tit le d )) 1 9 9 0年 众多涂鸦作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举随后的时间里,M o r t in Wo n o在这里为多位涂 鸦作者举办了涂鸦作品展览,此举的影响是深远的据涂鸦作者回忆 : “ 尽管M o r f in W o n g所创办的这家美国涂鸦博物馆 ‘ 寿命’短暂,但是他在这家博物馆里展出我 们的涂鸦作品,以此宣示我们的涂鸦作品是有价值的,是可以进入博物馆展览体 系的,这大大鼓舞了我们的创作热情 ”从 1 9 8 2年往后的十余年间,M o r t in Wo n o收 集 了 来 自 C E Y 、L A D Y P IN K 、K e it h H Q r in O 、L E E 、D A Z E 、S H A R P 、D ON D I 、F U T U R A 2 0 0 0 、 T R A C Y 1 6 8 、L A 等5 5 位涂鸦作者的 5 5 本名为 “ 黑色书”的素描本以及 3 0 0多件 作品这 3 0 0多件作品绘于油画布、纸板、纸和胶合板等媒材上,创作时间横跨 1 9 7 1 年到 1 9 9 2 年。
M Q r fi n W o n o希望以此为纽约涂鸦艺术运动建立一份相对全面客 观的艺术档案而为了更完整地呈现这份涂鸦艺术档案,M Q r t in Wo n g在 1 9 9 4年返 回旧金 山之前把藏品全部捐给了纽约城市博物馆1 9 9 9 年 ,M Q r f in Wo n o因病去世 , 其对涂鸦作品的收藏由此画上了最后的句号现存的这批涂鸦藏品成为M o rt in Wo n o 留给后人的一份独一无二的遗产,从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涂鸦艺术灵动跳跃的色调、 不断完善的技术以及反映时代文化风貌和社会情态的个人风格,同时也可以了解 一 场艺术运动、一种文化现象和一段城市历史 作为 场 苦 : 以 场之姿 j 时f t t .t H 遇 从 1 g 7 0年代 M a rt in Wo n g开始关注纽约涂鸦艺术到1 g g o年代 M a r t in Wo n g去世, 如同一扇窗户,让人们有机会去认识一种曾经充满生 时间流逝如弹指一挥,但对涂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