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编制原则(1)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降低成本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2)编制依据:①本工程设计图纸;②本工程的招标文件;③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规程及五指山市地方规范、规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 -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50476-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2)《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B/T50349-200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29-9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标[2000]85号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2010)《外墙饰石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126-2000)《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④公司多年来同类工程的成功施工经验。
⑤公司经细致的现场踏勘了解、掌握的情况及对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分析⑥公司现有的优秀技术人员储备及精良的施工机械设备;⑦五指山市有关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关规定;⑧公司ISO9001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⑨公司编制的本工程施工图预算书及其他资料⑩其他资料;适用范围(1)施工图纸内①、地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楼地面工程、屋面工程、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雨水排水工程、污水排水工程、消防工程、室内外给水工程及其它安装工程②、施工过程中应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设计院要求而进行的设计变更、技术处理等2)施工图纸外①、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布置②、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而必须采取的施工措施和施工工艺③、施工现场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道(线)的保护,安全和环境保护、噪音控制等措施④、施工期间防洪、防雨、防火等措施⑤ 、工程完工后建筑物周围10m内的清理平整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建筑概况一、工程说明1、工程名称:XXXXXX建设项目 一期工程2、工程地址:XXXX市内3、建设单位:XXXXXXX 4、勘察单位: XXXX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5、设计单位:X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6、施工单位:XXXXXX建筑工程总公司7、监理单位:XXXX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8、总建筑面积: 3021.3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2770.43㎡,地下室建筑面积 250.9 ㎡)a\综合楼:层数五层、楼高22.7米、抗震烈度:6度0.05g。
总建筑面积2191.54㎡;b\附属楼: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建筑高度7.5米、总建筑面积: 762.51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511.61 ㎡,地下室建筑面积 250.9㎡)c\门卫室:层数一层、楼高6.7米、建筑面积67.28㎡;9、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50年10、现场情况: 拟建场地周边环境较简单,北侧、西侧为已建市政道路(最近距离约300m),南侧有一条较大河沟(拟建箱涵),东侧环山11、水文、地质情况: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基础形式:独立基础13、建筑说明(1)屋面:防水等级I级,两道(1.2厚合成高分子自粘防水巻材、1.5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防水2)地面:陶瓷砖地面3)内墙面: 刮腻子 墙面4)外墙面: 米黄色外墙真石漆6)踢脚: 陶板面砖,高1508)顶棚: 水泥砂浆 顶棚 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其中对应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将在有关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尽快完成二、工期、质量及安全文明要求1、工程总工期目标:开工时间拟从2016年 9 月 15 日开工,2017年 7月 30日完成,总工期 300 天。
节点工期要求:箱涵及场地平整完成时间:2016年 9 月 30 日;全部主体结构封顶时间:2017年 2 月 25 日;装饰工程全部完成时间:2017年 4 月 25 日;道路工程全部完成时间:2017年 6 月 5 日;绿化工程全部完成时间:2017年 7 月 20 日由于工期紧,劳动力投入集中,合理安排工序穿插和流水施工并搞好各专业之间协调管理非常关键2、质量要求:质量目标为合格三、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能我公司将发挥集团优势,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管理和工程技术骨干,在施工现场组建精干高效的施工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和指挥,项目经理部严格按项目法实行施工管理项目经理部直接受建设单位(监理)指令并对建设单位负责,对专业分包商进行管理和协调项目经理部为施工现场总指挥部,总工程师、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测量员、试验员、预算员、材料员等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开展工作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如图1-1所示2、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序号姓名职务序号姓名职务1项目经理6梁豪材料员2技术负责人7张海英造价员3安全员4施工员5土建质检员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物资部工程部质安部混凝土搅拌站装饰工程平面管理技术管理贯标运行质量控制 安全监督材料供应设备采购材料堆放机电安装部电气安装水暖消防质量控制土建队其他分包队安装队装饰队图1-1 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图3、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本工程工期紧、标准高,涉及的专业面广,明确各参建单位在工程项目组织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能科学有序地进行的基础,在把该工程建设成一流建筑精品的同时,实现优质、高速、低成本的目标。
4、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施工部署:详见附图(1)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原则:①施工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空间,精心安排,周密规划,合理布局②合理布置起重机械和各种施工设施,科学规划施工道路,尽量降低二次运输费用③尽量采用装配式临建设施,提高安装速度,尽快投入使用④各项临建设施要本着“有利生产、经济适用、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要求进行布置2)施工平面图布置依据:①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及立面图②施工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案③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需用量计划④建筑红线、水源、电源位置⑤施工现场安全防火标准5、现场道路确定(1)现场道路布置原则:①、应满足材料、构件等运输要求、使道路通到各个仓库及堆场,并距离其装卸区域越近越好,以便装修②、应满足消防要求,使道路靠近建筑物、木料堆场等易发生火灾的地方以及消防栓处,便于消防工作的开展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3.5m③、为提高车辆的行驶速度和通行能力,应尽量将道路布置成环形道路,以保证物资运输畅通无阻不能设置环形道路的,应在路端设置倒车场地④、施工道路的布置应方便物资运输及装卸,使物资转运量尽量小,转运路径尽量短⑤、应尽量利用已有道路或永久性道路。
根据建筑总平面图上永久性道路位置,先修路基,作为临时道路工程结束后,再修路面,这样可节约施工时间和费用⑥、在满足现场需要的情况下,施工道路总长度应尽量减少,以使经济指标满足要求⑦、施工道路应避开拟建工程和地下管道等地方;否则,这些工程后期施工时,将切断临时道路,给施工带来困难2)道路设置根据设置原则,场内布置单行运输道路,在场地东侧设置车辆出入口;路面采用碎石进行硬化沿道路两旁设置深度及底边宽度均为0.4m的梯形排水沟,纵向坡度3‰6、现场材料堆场(1)材料堆场的设置原则:①不占正式工程位置,不影响施工,方便料具管理②尽量靠近道路,方便材料运输和装卸③尽量靠近起重机械,将材料一次运至作业面,减少二次搬运2)材料堆场设置本工程现场不设钢筋加工场地,钢筋的下料、成型均在专业加工场进行随着工程进度需要钢筋分层、分段、分部位、分规格运抵施工现场根据分段施工的安排、布置,在场地北侧综合楼旁设一个钢筋堆场和一个模板及周转材料堆场及混凝土搅拌机和配套的砂石堆料场和一个水泥库施工现场砂石露天存放,水泥存放在水泥库中7、现场临时建筑(1)现场临时建筑布置原则:①不占正式工程位置②尽量采用装配式房屋,可周转,经济实用。
③满足施工需要2)临建设施根据场地情况,本工程临时建筑集中布置在场地北侧,临建用房采用装配式盒式标准间,一栋职工宿舍、一栋办公楼、材料库房、工具房综合考虑现场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情况等各方面因素第三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施工部署第一节:施工平面布置说明总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统一负责,由质安负责人主管,按生产和生活区。